行星齿轮增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357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增速装置,应用在电机转动增速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一个大齿轮和三个与大齿轮啮合连接的小齿轮,箱体贯穿穿设有主转轴,主转轴同轴穿设过大齿轮,大齿轮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箱体的开口端卡接有轮盘,主转轴的输出端与轮盘同轴固定连接,三个小齿轮上均同轴连接有分转轴,分转轴远离小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轮盘上,箱体内填充有润滑油,轮盘的外周缘和箱体的开口端的内周缘之间卡接有第一油封,主转轴的外周和箱体的接缝处固设有第二油封,分转轴的外周和轮盘的接缝处固设有第三油封;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减少了润滑油从箱体内漏出造成浪费的可能。

Planetary gear speed increa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星齿轮增速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转动增速
,特别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增速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吸管进行切割时,刀片固定连接在行星齿轮增速机的刀盘上,然后行星齿轮增速机的箱体内设有一个大齿轮和三个小齿轮,三个小齿轮和大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大齿轮中间的转动轴和电机的转动轴同轴连接。三个小齿轮中间的转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刀盘上,三个小齿轮中间的转动轴穿设过刀盘与刀片固定连接,行星齿轮增速机的箱体内设有润滑油。工作时,电机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再带动小齿轮转动,使得小齿轮上的转动轴带动刀片对吸管进行切割。但是在大齿轮转动的过程中,箱体内的润滑油随着大齿轮和小齿轮的转动被抛到大齿轮和小齿轮之间的转动轴上进行润滑。但是润滑有随着大齿轮和小齿轮中间的转动轴的转动被到箱体的外侧,使得润滑油沿着箱体的外侧流出来,这样不仅影响箱体外侧的洁净度,而且容易造成润滑油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增速装置,其优点是:减少了箱体内的润滑油从箱体内渗出的可能,减少了对润滑油的浪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行星齿轮增速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一个大齿轮和三个小齿轮,三个所述小齿轮绕大齿轮的外周分布并与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箱体贯穿穿设有主转轴,所述主转轴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主转轴同轴穿设过大齿轮,所述大齿轮通过第一销钉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箱体远离主转轴的一侧设有开口端,所述箱体的开口端卡接有轮盘,所述主转轴的输出端与轮盘同轴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小齿轮上均同轴连接有分转轴,所述分转轴远离小齿轮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轮盘上,所述箱体内填充有用于对箱体内的大齿轮、主转轴、小齿轮以及分转轴进行润滑的润滑油,所述箱体上开设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入口,所述轮盘的外周缘和箱体的开口端的内周缘之间卡接有第一油封,所述主转轴的外周和箱体的接缝处固设有第二油封,所述分转轴的外周和轮盘的接缝处固设有第三油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操作者启动电机带动主转轴进行转动,主转轴转动并带动轮盘转动,此时轮盘上的三个分转轴带动小齿轮沿着大齿轮的外周缘做圆周运动,与此同时分转轴绕着第一轴承旋转。在小齿轮随着轮盘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三个小齿轮依次从箱体内的润滑油中蹚过,然后小齿轮上的润滑油沿着小齿轮流到分转轴和大齿轮以及主转轴上进行润滑养护。此时第一油封将轮盘和箱体之间的间隙封堵住,第二油封将主转轴和箱体之间的间隙封堵住,第三油封将分转轴轮盘之间的间隙封堵住,从而减少了箱体内的润滑油渗漏出来的可能并被浪费掉的可能,同时也减少了润滑油从箱体内渗漏出来造成箱体外侧被污染的可能,保证了箱体外侧表面的洁净。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外侧在主转轴的输入端设有第一压盖,所述第一压盖通过第二螺钉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外侧,所述主转轴的输出端穿设过第一压盖,所述第二油封卡接在主转轴的外周和第一压盖之间的拼接缝处,所述箱体的外侧在主转轴的输出端设有闷盖,所述闷盖通过第三螺钉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外侧,所述主转轴靠近闷盖的一端沿径向开设有卡槽,所述闷盖朝向主转轴的一端固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在卡槽内,所述主转轴输出端抵触在闷盖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主转轴出现时,操作者将第二螺钉从第一压盖上拧下,再将第三螺钉从闷盖上拧下,然后将主转轴从箱体内取出进行更换。主转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与箱体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操作者对主转轴进行装卸,从而便于操作者在主转轴出现故障时对主转轴进行更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盘上开设有阶梯状的通槽,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通槽内,所述轮盘的外侧在分转轴的输入端设有第二压盖,所述第二压盖通过第四螺钉螺纹连接在轮盘的外侧壁上,所述分转轴的输入端穿设过第二压盖,所述第三油封卡接在分转轴和第二压盖的接缝处,所述分转轴的输出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第五螺钉螺纹连接在小齿轮背离第一轴承的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分转轴的输出端抵触在端盖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分转轴或小齿轮出现故障时,操作者先将轮盘从箱体上拆卸下来,然后将第四螺钉从第二压盖上拧下,并将第五螺钉从端盖上拧下,使得分转轴和轮盘之间拆开,再使得分转轴和小齿轮之间拆开,然后操作者将出现损坏的分转轴和小齿轮进行更换。分转轴和轮盘之间、分转轴和小齿轮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操作者对分转轴和小齿轮进行装卸,从而便于操作者对出现损坏的分转轴和小齿轮进行拆卸和检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转轴的外周缘和大齿轮中间的通孔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大齿轮中间的通孔的内周缘,所述主转轴与第二轴承的内轴同轴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主转轴在电机的转动轴的带动下绕着第二轴承旋转。第二轴承的设置,使得主转轴的外周缘和大齿轮上的通孔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减小了大齿轮上的通孔的内周缘对主转轴的摩擦阻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转轴的外周缘和箱体之间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周轴承卡接在箱体上的通孔中,所述主转轴与第三轴承的内轴同轴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轴承的设置,使得主转轴的外周缘和箱体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减小了箱体上的通孔的内周缘对主转轴的外周缘的摩擦阻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一隔套,所述第一隔套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相抵触;所述分转轴上套设有第二隔套,所述第二隔套的两端分别抵触在第一轴承和小齿轮的端面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隔套的设置,使得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被支撑限制住,对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起到了限位作用,增加了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在主转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第二隔套的设置,使得小齿轮被夹紧在端盖和第二隔套之间,使得小齿轮被限制住,增加了小齿轮和分转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盖呈匚形,所述第一压盖和第三轴承的之间形成空腔,所述主转轴上在空腔内螺纹连接有圆螺母,所述圆螺母上卡接有止动垫圈,所述止动垫圈和第三轴承相抵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螺母和止动垫圈的设置,对第三轴承的轴向起到了固定作用,减小了第三轴承的位置发生偏移的可能,从而有利于增加主转轴和第三轴承的轴线始终保持在同一轴线上。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观察箱体内润滑油的液位的透明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刻度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观察窗的设置,便于操作者通过观察窗以及刻度尺对箱体内润滑油的液位及时的进行观察定位。当操作者观察到箱体内润滑油的液位较低时,操作者及时的向箱体内添加润滑油,减少了因箱体内的润滑油较少时小齿轮难以沾到润滑油使得小齿轮和大齿轮难以得到润滑而容易摩擦损坏的可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减少了箱体内的润滑油从轮盘和箱体、主转轴和箱体、分转轴和轮盘之间的缝隙中渗透出来的可能,从而减少了润滑油的浪费;2.主转轴和箱体之间、分转轴和轮盘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便于操作者在主转轴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齿轮增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一个大齿轮(2)和三个小齿轮(3),三个所述小齿轮(3)绕大齿轮(2)的外周分布并与大齿轮(2)啮合连接,所述箱体(1)贯穿穿设有主转轴(4),所述主转轴(4)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主转轴(4)同轴穿设过大齿轮(2),所述大齿轮(2)通过第一销钉(5)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所述箱体(1)远离主转轴(4)的一侧设有开口端(6),所述箱体(1)的开口端(6)卡接有轮盘(7),所述主转轴(4)的输出端与轮盘(7)同轴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小齿轮(3)上均同轴连接有分转轴(8),所述分转轴(8)远离小齿轮(3)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9)转动连接在轮盘(7)上,所述箱体(1)内填充有用于对箱体(1)内的大齿轮(2)、主转轴(4)、小齿轮(3)以及分转轴(8)进行润滑的润滑油,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入口(10),所述轮盘(7)的外周缘和箱体(1)的开口端(6)的内周缘之间卡接有第一油封(11),所述主转轴(4)的外周和箱体(1)的接缝处固设有第二油封(12),所述分转轴(8)的外周和轮盘(7)的接缝处固设有第三油封(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齿轮增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一个大齿轮(2)和三个小齿轮(3),三个所述小齿轮(3)绕大齿轮(2)的外周分布并与大齿轮(2)啮合连接,所述箱体(1)贯穿穿设有主转轴(4),所述主转轴(4)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转动轴同轴连接,所述主转轴(4)同轴穿设过大齿轮(2),所述大齿轮(2)通过第一销钉(5)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壁上,所述箱体(1)远离主转轴(4)的一侧设有开口端(6),所述箱体(1)的开口端(6)卡接有轮盘(7),所述主转轴(4)的输出端与轮盘(7)同轴固定连接,三个所述小齿轮(3)上均同轴连接有分转轴(8),所述分转轴(8)远离小齿轮(3)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9)转动连接在轮盘(7)上,所述箱体(1)内填充有用于对箱体(1)内的大齿轮(2)、主转轴(4)、小齿轮(3)以及分转轴(8)进行润滑的润滑油,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入口(10),所述轮盘(7)的外周缘和箱体(1)的开口端(6)的内周缘之间卡接有第一油封(11),所述主转轴(4)的外周和箱体(1)的接缝处固设有第二油封(12),所述分转轴(8)的外周和轮盘(7)的接缝处固设有第三油封(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齿轮增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侧在主转轴(4)的输入端设有第一压盖(14),所述第一压盖(14)通过第二螺钉(15)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外侧,所述主转轴(4)的输出端穿设过第一压盖(14),所述第二油封(12)卡接在主转轴(4)的外周和第一压盖(14)之间的拼接缝处,所述箱体(1)的外侧在主转轴(4)的输出端设有闷盖(16),所述闷盖(16)通过第三螺钉(17)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外侧,所述主转轴(4)靠近闷盖(16)的一端沿径向开设有卡槽(33),所述闷盖(16)朝向主转轴(4)的一端固接有卡块(32),所述卡块(32)卡接在卡槽(33)内,所述主转轴(4)输出端抵触在闷盖(1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齿轮增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7)上开设有阶梯状的通槽(18),所述第一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灿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