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现有的施工常规技术手段,对城市地区景观河道软土地质(如淤泥)无内支撑情况下,采用双排灌注桩+冠梁及横向连梁形成双排灌注桩支护,该常规支护体系耗时较长,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围护结构等强。灌注桩+冠梁及横向连梁成本高,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能够加快施工速度以至降低工程成本的支护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护装置,包括双排桩体及横向连接件,每排桩体由首至尾高低交错设置,所述双排桩体横向对应的高出端通过所述横向连接件连接成一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桩体为U形钢板桩。相邻U形钢板桩的开口朝向相反。所述U形钢板桩两侧的端部均设有挂接部,相邻U形钢板桩在对接处的挂接部相互挂接。所述挂接部为所述U形钢板桩的侧边向外翻卷形成的弯钩形边。所述弯钩形边形成的夹角a<90°。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排桩体(1)及横向连接件(2),每排桩体(1)由首至尾高低交错设置,所述双排桩体(1)横向对应的高出端通过所述横向连接件(2)连接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排桩体(1)及横向连接件(2),每排桩体(1)由首至尾高低交错设置,所述双排桩体(1)横向对应的高出端通过所述横向连接件(2)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为U形钢板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U形钢板桩的开口朝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钢板桩两侧的端部均设有挂接部(3),相邻U形钢板桩在对接处的挂接部(3)相互挂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部(3)为所述U形钢板桩的侧边向外翻卷形成的弯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立涛,喻伯良,刘黎明,樊思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