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设备及沉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8328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沉积设备及沉积系统,所述沉积设备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侧面的升降门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热处理设备,所述热处理设备用于热加工光纤预制棒,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冷却管,所述升降门上设有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均用于流通冷却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沉积设备及沉积系统,结构简单,通过在箱体和升降门上设置冷却管,通入冷却液进行冷却降温,箱体内的元器件不易损坏,故障率低,升降门在高温下不易变形,避免出现老化现象,保证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积设备及沉积系统
本技术涉及光纤预制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积设备及沉积系统。
技术介绍
光纤预制棒生产设备主要为热加工热处理设备,设备产生热量较大,环境温度高。目前使用金属隔断间将设备封闭,但由于温度较高,设备上元器件由于高温容易损坏,传递到隔断间外表面的温度也较高,热传导导致隔断间密封件材质易变形,也容易出现老化现象,对接处产生间隙,起不到密封效果,传递到隔断间外侧散热较大,给车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沉积设备,其箱体内的元器件不易损坏,密封效果好。本技术提供一种沉积设备,所述沉积设备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侧面的升降门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热处理设备,所述热处理设备用于热加工光纤预制棒,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冷却管,所述升降门上设有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均用于流通冷却液。进一步的,所述沉积设备还包括排风系统,所述排风系统包括送风部、排风部及气流板,所述送风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面以将风送入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排风部连通一外部废气塔以排出所述箱体内部的热量,所述气流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且位于所述送风部和排风部之间,所述气流板用于使所述送风部送入的风均匀分布于所述箱体内部以便于排出。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部为风机机组,所述风机机组的风量为1000~8000m3/min。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板、所述箱体上与所述升降门所在的侧面相连接的两个侧壁以及相对的侧壁均装设有所述第一冷却管。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冷却管所在的箱体的侧壁以及顶板上均设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冷却管上,所述第一保温层上包覆有外包层,所述外包层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保温层以及对其进行封边。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温层为复合硅酸盐棉板,所述外包层为铝皮。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门包括门体,所述第二冷却管装设于所述门体的周侧,所述第二保温层包覆于所述第二冷却管上。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门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减速机、传动轴、链轮及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门体连接。一种采用所述的沉积设备的沉积系统,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容水池、进水泵及回水泵,所述进水泵与回水泵均设置于所述容水池中,所述进水泵和回水泵均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所述一级过滤器将所述容水池分隔为两部分,所述进水泵与回水泵分别置于其中,所述二级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泵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容水池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用于降低所述容水池中的冷却液的温度。本技术提供的沉积设备结构简单,通过在箱体和升降门上设置冷却管,通入冷却液进行冷却降温,箱体内的元器件不易损坏,故障率低,升降门在高温下不易变形,避免出现老化现象,保证密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沉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沉积设备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升降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中的沉积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沉积设备100用于热处理光纤预制棒,所述沉积设备100包括箱体10、排风系统20、升降门30及热处理设备101,所述热处理设备101用于热加工预制棒。所述排风系统20及升降门30均设置于所述箱体10上。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箱体10包括若干侧壁和相对设置的顶板11和底板12,所述若干侧壁、顶板11及底板12组成一大体长方形的箱体10。其中一所述侧壁上设有开口(图未示),所述升降门30设置于所述开口处以控制所述开口的开闭。所述箱体10的底板12上设有所述热处理设备101。所述箱体10的顶板11、所述箱体10上与所述升降门30所在的侧面相连接的两个侧壁以及相对的侧壁均装设有第一冷却管13,所述第一冷却管13在所述顶板11和侧壁上呈蛇形分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冷却管13为不锈钢管,所述第一冷却管13管与管之间间隙为20mm,所述第一冷却管13管径为20mm,管壁厚度为3mm。所述第一冷却管13中通有循环流通的冷却液。设置有所述第一冷却管13的所述箱体10的侧壁以及所述顶板11上均设有第一保温层14,所述第一保温层14包覆在所述第一冷却管13上,所述第一保温层14上包覆有外包层15,所述外包层15用于固定以及封边所述第一保温层1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保温层14为复合硅酸盐棉板,厚度为50mm;所述外包层15为铝皮,厚度为1.5mm。所述排风系统20包括送风部21、排风部22及气流板23,所述送风部21设置于所述箱体10的侧壁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送风部21设置于所述升降门30所在侧壁的相对侧壁上且位于所述侧壁下方的位置。所述送风部21连通外界和所述箱体10的内部,所述送风部21用于将外部风送入所述箱体10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送风部21为风机过滤机组,风量为1000~8000m3/min,所述送风部21的数量为3个。所述排风部22设置于所述顶板11的中间位置,所述排风部22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0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外部废气塔(图未示)连通,所述排风部22用于将所述箱体10内部的热量、气体、原料等送入所述废气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排风部22为抽风管道,所述抽风管道管径为100-400mm,所述抽风管道的数量为4个,所述抽风管道均匀排布在所述顶板11的中间位置。所述气流板23相对所述底板12设置于所述箱体10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热处理设备101的上方,所述气流板23用于整流所述送风部21送入的外部风,使其均匀分布便于通过所述排风部22将其送入所述废气塔。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述升降门30包括门体31、传动机构32、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设备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侧面的升降门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热处理设备,所述热处理设备用于热加工光纤预制棒,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冷却管,所述升降门设有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均用于流通冷却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设备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侧面的升降门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热处理设备,所述热处理设备用于热加工光纤预制棒,所述箱体上设有第一冷却管,所述升降门设有第二冷却管,所述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均用于流通冷却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设备还包括排风系统,所述排风系统包括送风部、排风部及气流板,所述送风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侧面以将风送入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排风部连通一外部废气塔以排出所述箱体内部的热量,所述气流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且位于所述送风部和排风部之间,所述气流板用于使所述送风部送入的风均匀分布于所述箱体内部以便于排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为风机机组,所述风机机组的风量为1000~8000m3/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设置于所述箱体的顶板、所述箱体上与所述升降门所在的侧面相连接的两个侧壁以及相对的侧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管所在的箱体的侧壁以及顶板上均设有第一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冷却管上,所述第一保温层上包覆有外包层,所述外包层用于固定所述第一保温层以及对其进行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卫沈一春张贤根王占举施敏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科技精密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