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装置及废料排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274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振动装置,在振动座上设置中空的振动腔,振动腔的外周为圆形,振动腔内滚动放置振动球;通过振动座上设置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将振动腔与外界连通,由进气通道向振动腔输入驱动气体,通过驱动气体带动振动球在振动腔内运动,振动腔内的气体从出气通道向外排出;进气通道不断输入驱动气体,出气通道不断向外排出,不断带动振动球运动,振动球运动时对振动座产生作用力,使振动座产生振动,可使滑板产生振动,将滑板上的废料排出。

A vibration device and waste dischar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动装置及废料排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冲压件生产
,更进一步涉及一种振动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废料排出装置。
技术介绍
冲压件生产过程中,将原材料冲压形成所需形状的构件,冲压件形成的同时会产生废料,冲压件与废料分别排出,废料沿滑板向下滑落,由于废料的形状多样,多为不规则形状,滑落过程容易发生阻塞,废料堆积过多,不能及时排入传输带上,造成工装损坏等事故,影响生产节拍。当废料出现堆积时,传统的做法是由人工疏导,工作区域不允许人员进入,由操作人员疏导易发生伤害事故。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避免废料出现阻塞,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振动装置,可使滑板产生振动,将滑板上的废料排出,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座,所述振动座上设置中空的振动腔,所述振动腔的外周为圆形,所述振动腔内滚动放置振动球;所述振动座上设置连通所述振动腔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用于向所述振动腔输入驱动气体,用于带动所述振动球在所述振动腔内运动,所述出气通道用于向外排出气体。可选地,所述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相互平行设置,且进气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分别所述振动腔的外周相切。可选地,所述振动座一体设置,所述振动座的中部贯通设置开孔;所述振动腔由两块压板和所述振动座开设的开孔侧壁形成。可选地,所述振动座开设的开孔侧壁上设置台阶,两块所述压板通过紧固螺栓压在所述台阶上。可选地,两块所述压板的中心分别设置与所述振动球外表面贴合的圆弧锥面。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台阶和所述压板之间的隔套,所述隔套上设置与所述振动球外表面贴合的圆弧面;所述压板和所述隔套之间设置密封圈。可选地,所述出气通道上连接消音器。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废料排出装置,包括用于导料的滑板,所述滑板上设置上述的振动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振动装置,在振动座上设置中空的振动腔,振动腔的外周为圆形,振动腔内滚动放置振动球;通过振动座上设置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将振动腔与外界连通,由进气通道向振动腔输入驱动气体,通过驱动气体带动振动球在振动腔内运动,振动腔内的气体从出气通道向外排出;进气通道不断输入驱动气体,出气通道不断向外排出,不断带动振动球运动,振动球运动时对振动座产生作用力,使振动座产生振动,可使滑板产生振动,将滑板上的废料排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本技术振动装置的轴测图;图1B为本技术振动装置另一角度的轴测图;图1C为本技术振动装置的爆炸图;图2A为本技术振动装置的正视方向透视图;图2B为图2A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中包括:振动座1、振动腔2、振动球3、进气通道4、出气通道5、压板6、圆弧锥面61、紧固螺栓7、隔套8、消音器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振动装置,可使滑板产生振动,将滑板上的废料排出。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振动装置及废料排出装置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如图1A所示,为本技术振动装置的轴测图,图1B为本技术振动装置另一角度的轴测图,图1C为本技术振动装置的爆炸图;该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座1,振动座1上设置中空的振动腔2,振动腔2为中空结构,振动腔2的外周为圆形,也即振动腔2外周的横截面为圆形,这里所指的圆形并非仅指几何意义上的圆,还包括了近似于圆形的多边形、椭圆等形状;振动腔2为一空间立体结构,近似于筒形结构,但各高度的直径尺寸可不完全相等,也即振动腔2的外周在不同的高度下可有不同的尺寸。在振动腔2内滚动放置振动球3,振动球3受到振动腔2的限位,在振动腔2内运动,振动球3的尺寸应小于振动腔2,振动球3和振动腔2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隙,振动球3相对于振动腔2具有较大的运动距离,使振动球3运动时相对于振动腔2具有较大的运动惯量。如图2A所示,为本技术振动装置的正视方向透视图;图2B为图2A中A-A方向的剖面图;振动座1上设置连通振动腔2的进气通道4和出气通道5,振动腔2自身为独立的空腔结构,与外界相互隔离,振动腔2经由进气通道4和出气通道5与外界相连通,实现气体流通交换。进气通道4连接气源,用于向振动腔2输入驱动气体,通过进气通道4向振动腔2内输入流速较高的气流,在振动腔2内流动,并带动振动球3在振动腔2内运动,气流具有一定的方向,可使振动球3在振动腔内2紧贴外周做圆弧运动,也可使振动球3在振动腔2内做不规则的撞击运动;气体在振动腔2内流动,经过出气通道5排出振动腔2之外,气体通过进气通道4和出气通道5形成完整的循环流动。进气通道4不断输入驱动气体,出气通道5不断向外排出气体,不断带动振动球3运动,振动球3运动时对振动座产生作用力,当振动球3围绕振动腔2做圆周运动时,对振动腔2的外周产生不断变换方向的压力,使振动座1产生振动;当振动球3在振动腔2内做不规则运动时,对振动腔2的外周产生产生不断的冲击力,使振动座1产生振动;振动座1安装在滑板上,进而使滑板产生振动,滑板用于导向输出废料,通过不断振动滑板使其上的废料不断抖动排出,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废料堆积在滑板上的问题,防止冲压后产生的废料出现阻塞。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中的进气通道4和出气通道5相互平行设置,且进气通道4和出气通道5分别振动腔2的外周相切,进气方向与出气方向的夹角为180度;当驱动气体从进气通道4进入振动腔2时,气流的运动方向与振动腔2的外周相切,对振动球3产生切线方向的驱动力,使振动球3围绕振动腔2做圆周运动,振动座1可产生规律的振动,且不会出现冲击,避免噪音;气流在振动腔2内运动一周后沿相切方向排出。优选地,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振动腔2的具体结构,振动座1一体设置,如图1C所示,振动座1为一长方体状结构,在振动座1的中部贯通设置形成开孔,开孔两端均与外部相通;振动腔2由两块压板6和振动座1开设的开孔侧壁形成,也即开孔两端分别设置一块压板6,压板6分别与振动座1相互固定,两块压板6将振动座1上的开孔两端密封,形成振动腔2,振动腔2为一封闭的空间结构。以上的结构仅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方案,振动座1也可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例如采用两块拼接形成,两块上分别开设盲孔,拼接后形成振动腔,这些具体的设置形式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更进一步,为了方便固定,在振动座1开设的开孔侧壁上设置台阶,如图2B所示,台阶凸出于开孔的侧壁,开孔两端的内径大于中段的内径,压板6可伸入到开孔内部,与侧壁的台阶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座(1),所述振动座(1)上设置中空的振动腔(2),所述振动腔(2)的外周为圆形,所述振动腔(2)内滚动放置振动球(3);/n所述振动座(1)上设置连通所述振动腔(2)的进气通道(4)和出气通道(5);所述进气通道(4)用于向所述振动腔(2)输入驱动气体,用于带动所述振动球(3)在所述振动腔(2)内运动,所述出气通道(5)用于向外排出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座(1),所述振动座(1)上设置中空的振动腔(2),所述振动腔(2)的外周为圆形,所述振动腔(2)内滚动放置振动球(3);
所述振动座(1)上设置连通所述振动腔(2)的进气通道(4)和出气通道(5);所述进气通道(4)用于向所述振动腔(2)输入驱动气体,用于带动所述振动球(3)在所述振动腔(2)内运动,所述出气通道(5)用于向外排出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通道(4)和所述出气通道(5)相互平行设置,且进气通道(4)和所述出气通道(5)分别所述振动腔(2)的外周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座(1)一体设置,所述振动座(1)的中部贯通设置开孔;
所述振动腔(2)由两块压板(6)和所述振动座(1)开设的开孔侧壁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军
申请(专利权)人:云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