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奉清平专利>正文

一种空心薄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239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心薄壁管,包括管体和两端堵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管体内设置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支撑受力杆。这样,由于在空心管管体内设置有支撑受力杆,消除了空心管成孔后管内无受力构件和抗裂构造的缺陷,具有强度高,能承受复杂的拉力、压力、剪力等的作用,双向受力传力差异小,抗剪强,抗变形大,抗震性能好,施工运输方便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现浇钢筋砼空心结构的一种空心簿壁管。(二)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现浇钢筋砼空心楼板成孔构件为永久芯模,如纸管、塑料管、金 属波纹管、芯模轻质材料等,这些管状芯模或构件主要考虑抽空砼,减小楼板重量。这些管 具有强度高、抗变形、抗振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但无法承受复杂的压力、拉力、剪力 等作用,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空心簿壁管已为急需。(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心簿壁管,在使用时,它既是模板又是受力构件,同时, 具有强度高,也能承受复杂的压力、拉力、剪力等作用,双向受力传力差异小,抗剪抗抓性 能强,抗变形大,抗震性能好,施工运输方便等优点。本技术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在空心管管体内设置有至少二根以上的支撑受力杆。这 样就消除了空心管成孔后管内无受力构件和抗裂构造的缺陷,具有强度高,能承受复杂的拉 力、压力、剪力等的作用,双向受力传力差异小,抗剪抗扭强,抗变形大,抗震性能好,施 工运输方便等特点,从而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多根支撑受力杆在管体内空间彼此呈平面布置或垂直布置或乱 向布置或有规则布置或以群杆的型式布置。这样,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受力分析,在管体内对 支撑受力杆进行不同方向及位置的设置。如平面布置,可使支撑受力杆在平面内呈平行布置、 V型布置、桁架式布置。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在管体内设置有至少一片加劲肋。这样,由于在管体内设置加 劲肋,因而现浇砼结构在沿管的横向强度与刚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加强,双向受力传力差 异更小,抗剪能力更强,抗变形能力更大。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的侧面有加强筋。这样,能进步提高加劲肋的强度与刚 度,或减薄加劲肋的厚度,减少空心簿壁管的重量,减少成本。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支撑受力杆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圆环形、矩形、空心方管形、 槽形、工字型、u型,在同一管体内布置的多根支撑受力杆可为相同截面的支撑受力杆或不同截面的支撑受力杆或变截面的支撑受力杆或者它们的组合。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支撑受力杆从管体伸出有杆头,或者支撑受力杆从管体伸出有 露筋,或者支撑受力杆同时从管体伸出有杆头、露筋。这样,支撑受力杆伸出管体或伸出有 露筋或两者同时伸出,将大大加强管体与现浇砼之间的整体性,使支撑受力杆更好地受力、 传力。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从管体伸伸出有肋,或者加劲肋从管体伸出有露筋或露 网,或者加劲肋从管体同时伸出有肋、露筋或露网。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加劲肋的受力、传 力作用,增加管体与现浇砼之间的整体性。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两端堵头为加劲肋,或者一一端为加劲肋,另一端为堵头。这 样,能进一步改善与提高堵头在现浇砼中的受力性能。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支撑受力杆为同一材质或不同材质复合的杆件。(四)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刷新型的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5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如附图所示,包括管体1和两端堵头2,本技术的特征在于管体1内设 置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支撑受力杆3。如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1表示管 体,2表示堵头,3表示支撑受力杆,在管体l内的支撑受力杆3有3根,且在同一平面内呈 平行布置。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多根支撑受力杆3在管体1内空间彼此呈平面布置或垂直布置 或乱向布置或有规则布置或以群杆的型式布置。如图1所示,多根支撑受力杆3在同一平面 内呈平行布置。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l内的支撑受力杆3在 同一平面内呈V型布置。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l内的支撑受 力杆3在同一平面内呈桁架式布置。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l内的支撑受杆3在空间彼此相间一定距离呈垂直布置。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5的结构 示意图,在管体l内的支撑受力杆3在空间彼此相间一定距离呈乱向布置。图6是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1内的支撑受力杆3在空间彼此相间一定距离呈有规律 变化。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1内的支撑受力杆3为桁架式支 撑受力杆。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在管体1内设置有至少一片加劲肋4。图8是本技术的实 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1内设置有横向的三片加劲肋4。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4的侧面有加强筋5。图9是本技术的实施例9的 结构示意图,在管体1内的加劲肋4的侧面有加强筋5。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支撑受力杆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圆环形、矩形、空心方管形、 槽形、工字型、U型,在同一管体1内布置的多根支撑受力杆3可同时为相同截面的支撑受 力杆3或不同截面的支撑受力杆3或变截面的支撑受力杆3或者它们的组合。图10是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l内的支撑受力杆3的截面形状有2种,它们都为相 同的工字形截面。图1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1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1内的支撑受力杆 3的截面形状分别为圆环形和U型。图1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2的结构列示意图,在管 体1内的支撑受力杆3是一种变截面杆。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支撑受力杆3从管体1伸出杆头6,或者支撑受力杆3从管体 l伸出有露筋7,或者支撑受力杆3同时从管体1伸出有杆头6、露筋7。图13是本实用新 型的实施例13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受力杆3从管体1伸出有杆头6。图14是本技术的 实施例14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受力杆3从管体1伸出有露筋7。图15是本技术的实施 例15的结构示意图,支撑受力杆3从管体1伸出有杆头6、露筋7。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加劲肋4从管体1伸有肋8,或杆加劲肋4从管体1伸出有露 筋9或露网10,或者加劲肋4从管体1同时伸出有肋8、露筋9或露网10。图16是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例16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1内的加劲肋4从管体1伸出有肋8。图17是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例17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l内的加劲肋4从管体1伸出有露筋9。图18是 本技术的实施例18的结构示意图,在管体l内的加劲肋4从管体1伸有肋8、露网IO。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两端堵头2为加劲肋,或者一端为加劲肋,另一端为堵头。如 图10两端堵头2均为加劲肋;图ll一端为加劲肋,另一端为堵头。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支撑受力杆3为同一材质或不同材质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心薄壁管,包括管体和两端堵头,其特征在于管体内设置有至少一根以上的支撑受力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奉清平
申请(专利权)人:奉清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