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145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穿设有能够相对支撑座改变高度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升降杆与以驱动机构沿竖直方向固定配合,支撑座外侧设置有与驱动机构配合以调整驱动机构动作的手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械式升降立柱的优点在于:纯机械式结构,不用考虑电气走线,结构稳定,维修方便,摆脱了对电源的依赖,避免触电风险,提高安全性。

A mechanical lifting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高度调整的过渡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第三方过渡机构进行高度调整以便使用,如运动障碍患者的复健设备,对于不同的患者使用的复健设备的高度是不同的,对于同一患者来说在不同的复健时期内对同一复健设备的使用高度也存在不同,因此需要在使用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高度。对于固定器械可以通过改变患者所处位置的高度或复健设备的高度来满足需求,而对于在患者运动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则只能改变设备自身高度,因此需要引入第三方调整机构改变复健设备的高度。目前比较常见的调整高度的过渡机构大都采用电动调节以便操作,然而通过电动调节存在以下问题:1)电气走线麻烦,依赖外接电源;2)升降机构噪声大,需要布置在有电源插座的位置;3)承受的倾覆力矩和摇摆力矩较低;此外,消费者对于电动产品的安全性要求会更高,在制造和封装时需要考虑漏电保护等安全事宜,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其他设备配合调整该设备高度的机械式升降立柱。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穿设有能够相对支撑座改变高度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驱动机构沿竖直方向固定配合,支撑座外侧设置有与驱动机构配合以调整驱动机构动作的手柄。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丝杆螺母组件传动配合,升降杆与丝杆螺母组件固定配合,所述丝杆螺母的丝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丝杆螺母组件的丝杆和螺母发生相对转动驱动升降杆相对支撑座改变高度。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固定配合,所述升降杆与螺母固定配合,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丝杆绕其轴线转动,所述丝杆的外螺纹为梯形螺纹。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单元和第二减速单元,手柄与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固定配合,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传动配合,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固定配合。优选地,所述手柄固定于支撑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减速单元为齿轮减速箱,第二减速单元为蜗轮蜗杆减速箱。优选地,所述升降杆上固定有处于支撑座内部的滑块,所述支撑座内沿竖直方向至少固定有一个滑轨,所述滑块沿滑轨长度方向与滑轨自由配合。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内设置有两个所述滑轨。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有直线轴承,所述升降杆穿设于直线轴承内并与直线轴承沿竖直方向自由配合。优选地,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固定有直线轴承,所述升降杆穿设于直线轴承内并与直线轴承沿竖直方向自由配合;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有处于支撑座内部的滑块,所述支撑座内沿竖直方向至少固定有一个滑轨,所述滑块沿滑轨长度方向与滑轨自由配合;所述螺母与滑块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升降杆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连接件,所述支撑座底部还固定有第二连接件。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有滚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械式升降立柱的优点在于:纯机械式结构,不用考虑电气走线,结构稳定,维修方便,摆脱了对电源的依赖,避免触电风险,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械式升降立柱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械式升降立柱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机械式升降立柱的俯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包括支撑座1、升降杆2、驱动机构3和与驱动机构3配合的手柄4;所述支撑座1沿竖直方向设置,本实施例以呈长方体结构的支撑座1对各部分结构进行说明,但本申请的支撑座1并不限于长方体结构。升降杆2贯穿支撑座1的上表面并能够相对支撑座1沿竖直方向运动改变高度;在工作时需要将待调整机构与升降杆2固定配合,从而跟随升降杆2调整高度。本实施例中还在升降杆2的上端并固定有处于支撑座1之外的第一连接件21,将需要调整高度的机构与第一连接件21固定配合,然后通过转动手柄4使驱动机构3动作调整升降杆2相对于支撑座1的高度,即可改变固定于第一连接件21上的机构的高度,从而方便用户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高度,所述第一连接件21的具体结构以及连接方式根据需要固定的机构的具体形态进行设置即可,本实施例中示出的为常见的板状结构,并在其表面开设部分圆孔和/或腰型孔,以方便使用螺栓与相应机构固定连接。参考图2,所述驱动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丝杆螺母组件5传动配合,升降杆2的下端与丝杆螺母组件5沿轴向固定配合,丝杆51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丝杆螺母组件5的丝杆51和螺母52发生相对转动驱动升降杆2相对支撑座1改变高度;而且由于升降杆2的高度是通过丝杆螺母组件5在水平面内的转动进行调整的,在第一连接件21上固定的机构比较重的时候,也不会因为自身的压力降升降杆2压下去,确保升降杆2的高度稳定,为了提高丝杆螺母的自锁效果,丝杆的螺纹优选为能够自锁的梯形螺纹,在使用时,一般除了滚珠螺母均可实现自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丝杆螺母的自锁要求选择螺纹的具体形状,如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锯齿形螺纹或其他特殊形状。参考图3,本实施例将驱动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51固定配合,所述升降杆2与螺母52固定配合,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丝杆51以其自身轴线为转轴转动,使螺母52相对丝杆51转动改变高度,从而调整升降杆2的高度。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第一减速单元31和第二减速单元32,所述手柄4与第一减速单元31的动力输出端固定配合,第一减速单元3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减速单元32的动力输入端传动配合,第二减速单元32的动力输出端与丝杆51固定配合。通过第一减速单元31和第二减速单元32的两级减速,能够提高升降杆2的高度调节精度,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度。本实施例通过机械方式调整升降高度,相对于电动调节能够及时锁死,防止因电动控制时容易出现因惯性而继续运动的情况,显著提高调整调节精度。本实施例中手柄4固定于支撑座1的侧面上,即驱动机构3需要将手柄4在竖直平面内的转动转换为在丝杆51在水平面内的转动,基于这一要求,所述第一减速单元31设置为齿轮减速箱,第二减速单元32设置为能够实现自锁效果的蜗轮蜗杆减速箱,通过调整蜗轮蜗杆的减速比,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改变定制调节精度。需要注意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也可以直接将螺母52与驱动机构3的动力输出端配合,同时让丝杆51与升降杆2固定配合,通过螺母52的转动驱动丝杆51沿竖直方向改变高度实现对升降杆2的驱动。结合图3和图4,在升降杆2上还固定有处于支撑座1内部的滑块22,所述支撑座1内沿竖直方向固定有至少一个滑轨11,所述滑块22沿滑轨11的长度方向与滑轨11自由配合,通过设置滑块22和滑轨11,在不影响升降杆2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穿设有能够相对支撑座改变高度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以驱动机构沿竖直方向固定配合,支撑座外侧设置有与驱动机构配合以调整驱动机构动作的手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表面穿设有能够相对支撑座改变高度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以驱动机构沿竖直方向固定配合,支撑座外侧设置有与驱动机构配合以调整驱动机构动作的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一丝杆螺母组件传动配合,升降杆与丝杆螺母组件固定配合,所述丝杆螺母的丝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丝杆螺母组件的丝杆和螺母发生相对转动驱动升降杆相对支撑座改变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固定配合,所述升降杆与螺母固定配合,驱动机构能够驱动丝杆绕其轴线转动,所述丝杆的外螺纹为梯形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减速单元和第二减速单元,手柄与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固定配合,第一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入端传动配合,第二减速单元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丝杆固定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械式升降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固定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张岩岭林忠邵东升赵泰祥于振中李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