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管弯头防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45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管弯头防堵装置,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本装置包括粉尘收集槽(3),所述粉尘收集槽(3)的一端与除尘管(1)本体侧壁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连通处的除尘管(1)内壁上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下端伸入粉尘收集槽(3)内,且挡板(2)的倾斜角度可调。本结构通过增设粉尘收集槽(3)和挡板(2),将除尘管(1)内的部分粉尘通过挡板(2)进行阻挡分流至粉尘收集槽(3)内,从而解决现有除尘风机及除尘系统离除尘间(工作场所)的距离较远,吸风口的管道很长且弯道较多,造成管道各吸风口至风机的压力损失较大和管道内积尘较多,造成除尘间的除尘效果差的问题。

Anti blocking device of dedusting pipe elb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尘管弯头防堵装置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管弯头防堵装置,属于除尘设备

技术介绍
我司的除尘间烟尘较大且带刺鼻的硫化物气体,工人长时间呆在这种环境内,使得工人易得矽肺病和中毒。而目前,除尘设备主要是由除尘风机、除尘系统、除尘管、烟道等组成。由于场地受限或除尘系统结构等原因,一般除尘风机及除尘系统离除尘间工作场所的距离较远,吸风口的除尘管很长且弯道较多,造成除尘管各吸风口至风机的压力损失较大和除尘管内积尘较多,特别是弯头处积尘较多。因此,造成整个除尘间的除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除尘风机及除尘系统离除尘间距离较远,吸风口的管道很长且弯道较多,造成管道各吸风口至风机的压力损失较大和管道内积尘较多,造成除尘间的除尘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除尘管弯头防堵装置,包括粉尘收集槽,所述粉尘收集槽的一端与除尘管本体侧壁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连通处的除尘管内壁上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下端伸入粉尘收集槽内,且挡板的倾斜角度可调。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单向转动件和调节齿轮,所述挡板上部两端与除尘管铰接固定,一端的铰轴延伸出除尘管管壁,并在其端部套设有调节齿轮,单向转动件可使调节齿轮单向转动,且可控制调节齿轮的转动角度。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单向转动件包括调节盘、转轴和单向轴承,所述转轴平行铰轴且设置在除尘管外壁上,调节盘中部设置有通孔;单向轴承设置在通孔内,单向轴承的内圈与转轴连接,外圈与调节盘通孔内壁连接,所述调节盘的边缘侧设置有若干轮齿,转动调节盘可使其与调节齿轮啮合。进一步,上述装置中还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调节盘外侧壁连接,且调节杆与调节盘轴线平行设置。进一步,上述装置中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为中空的箱式结构,防护罩罩设在调节盘和调节齿轮外侧。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挡板距除尘管进风口距离为10m。其中,上述装置中还包括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除尘管进风口处。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轴流风机进风口处设置有筛网。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筛网的孔径为10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增设粉尘收集槽和挡板,将除尘管内的部分粉尘通过挡板进行阻挡分流至粉尘收集槽内,从而减小气流中粉尘的含量来避免除尘管尤其是弯头处的粉尘堆积,保证除尘管的畅通。同时本装置为避免设置挡板后造成的压力损失,还在除尘管进风口处设置轴流风机来增加进风口处的压力,从而保证气流流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全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挡板与除尘管铰接设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A断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I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调节齿轮和调节盘啮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2的挡板转动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是除尘管,2是挡板,3是粉尘收集槽,4是轴流风机,5是筛网,6是石棉垫,7是单向转动件,71是防护罩,72是调节盘,73是调节杆,74是调节齿轮,75是转轴,76是单向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除尘管弯头防堵装置,包括粉尘收集槽3,所述粉尘收集槽3的一端与除尘管1本体侧壁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连通处的除尘管1内壁上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下端伸入粉尘收集槽3内,且挡板2的倾斜角度可调。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结构通过增设粉尘收集槽3和挡板2,将除尘管1内的部分粉尘通过挡板2进行阻挡分流至粉尘收集槽3内,从而减小气流中粉尘的含量来避免除尘管1尤其是弯头处的粉尘堆积,保证除尘管1的畅通。故挡板2主要用于阻挡粉尘,故挡板2应沿除尘管1径向设置,用于阻挡来自除尘管1的轴线气流。而粉尘收集槽3主要用于收集粉尘,故粉尘收集槽3为料仓形结构,上部为筒状结构,下部为锥形结构,筒状结构的上端与除尘管1连接,在锥形口的下端设置有阀门,用于定时排出粉尘。可优选挡板2的上部为圆弧形结构且与除尘管1内壁适配。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还包括单向转动件7和调节齿轮74,所述挡板2上部两端与除尘管1铰接固定,一端的铰轴延伸出除尘管1管壁,并在其端部套设有调节齿轮74,单向转动件7可使调节齿轮74单向转动,且可控制调节齿轮74的转动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优选还设置单向转动件7和调节齿轮74,将挡板2上部两端与除尘管1铰接固定,同时将一端的铰轴延伸出除尘管1管壁,再将调节齿轮74套设在铰轴的伸出端上,而本装置的单向转动件7可使调节齿轮74单向转动,实际是可控制调节齿轮74的转动角度,由于调节齿轮74套设在铰轴上,实际可控制挡板2的转动角度,来实现控制挡板2侧壁与靠进风口侧的除尘管1的开度,这种结构设置实际可根据气流中的粉尘含量来实现控制挡板2的开度,进而减小粉尘在挡板2后侧的除尘管1内的含量,使得整个调节更加智能化,大大降低弯头堵塞的可能性。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单向转动件7包括调节盘72、转轴75和单向轴承76,所述转轴75平行铰轴且设置在除尘管1外壁上,调节盘72中部设置有通孔;单向轴承76设置在通孔内,单向轴承76的内圈与转轴75连接,外圈与调节盘72通孔内壁连接,所述调节盘72的边缘侧设置有若干轮齿,转动调节盘72可使其与调节齿轮74啮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装置只是优选单向转动件7的具体结构,包括调节盘72、转轴75和单向轴承76,将转轴75与伸出的铰轴平行设置,且单向轴承76套设在转轴75上,再将调节盘72沿通孔套设在单向轴承76的外侧,这种结构设置使得调节盘72只能沿转轴75单向转动。同时在调节盘72的外缘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轮齿,使得转动调节盘72可使得轮齿与调节齿轮74啮合而带动调节齿轮74转动,从而实现调节挡板2倾斜角度也即是挡板2与粉尘收集槽3内壁的夹角。而轮齿的数量有限,故只有当轮齿与调节齿轮74啮合时,转动调节盘72才能保证挡板2转动,故实际制作时,应根据挡板2转动的最大角度与两端部的轮齿的圆心角想对应来设置,保证轮齿与调节齿轮74拖脱离刚好使挡板2的下端与粉尘收集槽3的内壁接触。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还包括调节杆73,所述调节杆73的一端与调节盘72外侧壁连接,且调节杆73与调节盘72轴线平行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调节盘72只能单向转动,为了方便调节转动角度,故本装置优选设置调节杆73,并使得调节杆73与调节盘72外侧端面垂直设置。优选的,上述装置中还包括防护罩71,所述防护罩71为中空的箱式结构,防护罩71罩设在调节盘72和调节齿轮74外侧。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调节盘72和调节齿轮74为齿轮连接,为防止外物卷入啮合处影响使用。故本装置优选通过防护罩71将其罩住来实现封闭调节盘72和调节齿轮74的目的。同时应考虑方便调节杆73的转动,应在防护罩71对应处设置弧形结构的开口,便于调节杆73的伸出和转动。优选的,上述装置中所述挡板2距除尘管1进风口距离为1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除尘管弯头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尘收集槽(3),所述粉尘收集槽(3)的一端与除尘管(1)本体侧壁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连通处的除尘管(1)内壁上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下端伸入粉尘收集槽(3)内,且挡板(2)的倾斜角度可调。/n

【技术特征摘要】
1.除尘管弯头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尘收集槽(3),所述粉尘收集槽(3)的一端与除尘管(1)本体侧壁连接并与其内部连通,连通处的除尘管(1)内壁上设置有挡板(2),挡板(2)的下端伸入粉尘收集槽(3)内,且挡板(2)的倾斜角度可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管弯头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转动件(7)和调节齿轮(74),所述挡板(2)上部两端与除尘管(1)铰接固定,一端的铰轴延伸出除尘管(1)管壁,并在其端部套设有调节齿轮(74),单向转动件(7)可使调节齿轮(74)单向转动,且可控制调节齿轮(74)的转动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管弯头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转动件(7)包括调节盘(72)、转轴(75)和单向轴承(76),所述转轴(75)平行铰轴且设置在除尘管(1)外壁上,调节盘(72)中部设置有通孔;单向轴承(76)设置在通孔内,单向轴承(76)的内圈与转轴(75)连接,外圈与调节盘(72)通孔内壁连接,所述调节盘(72)的边缘侧设置有若干轮齿,转动调节盘(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成文呙兵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成都钛材有限公司江油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