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8101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刀具切割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机构,齿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齿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旋桨,转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复位弹簧。转轴也随着发生偏移,并挤压复位弹簧,使其推动切割机构内的导向轮和连杆向外移动,并使刀具裸露出来,且随着转轴的偏移,限制轮改变转轴的驱动力传递方向,使转轴直接驱动刀具进行旋转,刀具旋转将缠绕物切割掉,又因其为扇叶形,可暂时起到驱动源的作用,从而达到了缠绕时自救的同时又有驱动源的效果。

An anti winding device with carbon fiber cutting tool for unmanned ship prope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纤维刀具切割
,具体为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潜艇等航行器在行进过程中螺旋桨经常遇到水中悬浮物的缠绕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外露的桨轴和高速旋转的桨叶,一旦被水生植物或废弃的渔网缠上,就会越缠越多,越缠越紧,轻则使螺旋桨阻力增加浪费能源,重则使主机不能运转而被迫停车使船舶失去操控性,甚至造成船毁人亡的后果,给航行器的航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人船技术在海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无人船在工作时所需要达到的各项功能指标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技术要求,随着需要工作的水域情况越来越复杂,当螺旋桨被缠绕时,无人船要进行自救非常困难,一旦不能实施自救,无人船便无法继续行驶或继续进行其他任务,对救援工作也增加困难,因此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应运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缠绕不严重时进行切割自救、缠绕严重时,有驱动源继续使其进行移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机构,齿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转轴远离齿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旋桨,转轴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导向轮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导向轮的一端铰接有刀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壳体安装在螺旋桨部位,当螺旋桨正常工作时,各部件正常运行,推动船舶前进,当船舶行驶至复杂路段,且螺旋桨及转轴表面缠绕有杂物的时候,有以下二种情况:第一种,两个螺旋桨表面均缠绕有杂物,此时随着转轴的旋转,齿轮在杂物的缠绕带动下会相互靠近,挤压联动机构内的弹性杆,转轴也随着发生偏移,并挤压复位弹簧,使其推动切割机构内的导向轮和连杆向外移动,并使刀具裸露出来,且随着转轴的偏移,限制轮改变转轴的驱动力传递方向,使转轴直接驱动刀具进行旋转,刀具旋转将缠绕物切割掉,又因其为扇叶形,可暂时起到驱动源的作用,从而达到了缠绕时自救的同时又有驱动源的效果。2.通过上述可知,第二种情况为:一侧螺旋桨和转轴有缠绕物,因为两个螺旋桨的为相互啮合的齿轮连接,因此一侧被缠绕有物体,转动速度肯定会改变,因此会发生上述情况,将被缠绕物体的转轴内的刀具伸出来进行切割,而另一侧螺旋桨正常工作,从而达到了缠绕不严重时进行切割自救的效果。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弹性杆,弹性杆的两端均与转轴活动连接,弹性杆与转轴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齿轮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制轮,起到改变转轴驱动方向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刀具设计为十字形,且外端为曲线,便于切割缠绕物。优选的,所述刀具的数量是四个,均匀分布在连杆表面,四者组成扇叶形,可起到驱动源的作用。优选的,所述切割机构的长度小于转轴的宽度。优选的,所述齿轮的数量是两个,且相邻的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的长度小于相连螺旋桨之间的距离,防止螺旋杆碰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壳体结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轴结构主视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切割机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齿轮结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齿轮结构俯视剖视图。图中:1-壳体、2-齿轮、3-联动机构、4-转轴、5-螺旋桨、6-切割机构、7-复位弹簧、8-导向轮、9-连杆、10-刀具、11-弹性杆、12-支撑板、13-限制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2,齿轮2的数量是两个,且相邻的齿轮2相啮合,齿轮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制轮13,起到改变转轴4驱动方向的作用,齿轮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机构3,齿轮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4,联动机构3包括弹性杆11,弹性杆11的两端均与转轴4活动连接,弹性杆11与转轴4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转轴4远离齿轮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旋桨5,联动机构3的长度小于相连螺旋桨5之间的距离,防止螺旋杆碰撞,转轴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切割机构6,切割机构6的长度小于转轴4的宽度,切割机构6包括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8,导向轮8远离复位弹簧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9,连杆9远离导向轮8的一端铰接有刀具10,刀具10设计为十字形,且外端为曲线,便于切割缠绕物,刀具10的数量是四个,均匀分布在连杆9表面,四者组成扇叶形,可起到驱动源的作用。两个螺旋桨5表面均缠绕有杂物,此时随着转轴4的旋转,齿轮2在杂物的缠绕带动下会相互靠近,挤压联动机构3内的弹性杆11,转轴4也随着发生偏移,并挤压复位弹簧7,使其推动切割机构6内的导向轮8和连杆9向外移动,并使刀具10裸露出来,且随着转轴4的偏移,限制轮13改变转轴4的驱动力传递方向,使转轴4直接驱动刀具10进行旋转,刀具10旋转将缠绕物切割掉,又因其为扇叶形,可暂时起到驱动源的作用,从而达到了缠绕时自救的同时又有驱动源的效果。在使用时,将壳体1安装在螺旋桨5部位,当螺旋桨5正常工作时,各部件正常运行,推动船舶前进,当船舶行驶至复杂路段,且螺旋桨5及转轴4表面缠绕有杂物的时候,会出现以下二种情况:第一种,两个螺旋桨5表面均缠绕有杂物,此时随着转轴4的旋转,齿轮2在杂物的缠绕带动下会相互靠近,挤压联动机构3内的弹性杆11,转轴4也随着发生偏移,并挤压复位弹簧7,使其推动切割机构6内的导向轮8和连杆9向外移动,并使刀具10裸露出来,且随着转轴4的偏移,限制轮13改变转轴4的驱动力传递方向,使转轴4直接驱动刀具10进行旋转,刀具10旋转将缠绕物切割掉,又因其为扇叶形,可暂时起到驱动源的作用,起到缠绕时自救的同时又有驱动源的作用;通过上述可知,第二种情况为:一侧螺旋桨5和转轴4有缠绕物,因为两个螺旋桨5为相互啮合的齿轮2连接,因此一侧被缠绕有物体,转动速度肯定会改变,因此会发生上述情况,将被缠绕物体的转轴4内的刀具10伸出来进行切割,而另一侧螺旋桨5正常工作,起到缠绕不严重时进行切割自救的作用。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2),齿轮(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机构(3),齿轮(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远离齿轮(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旋桨(5),转轴(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切割机构(6)。/n所述切割机构(6)包括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8),导向轮(8)远离复位弹簧(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9),连杆(9)远离导向轮(8)的一端铰接有刀具(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齿轮(2),齿轮(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联动机构(3),齿轮(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远离齿轮(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螺旋桨(5),转轴(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切割机构(6)。
所述切割机构(6)包括复位弹簧(7),复位弹簧(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8),导向轮(8)远离复位弹簧(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连杆(9),连杆(9)远离导向轮(8)的一端铰接有刀具(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3)包括弹性杆(11),弹性杆(11)的两端均与转轴(4)活动连接,弹性杆(11)与转轴(4)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舶螺旋桨带碳纤维切割刀具的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芸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晁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