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Q420高强度钢厚板气电立焊一次成形焊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80861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4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Q420高强度钢厚板气电立焊一次成形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焊接板材为Q420高强度钢厚板的焊接处加工V型焊接坡口;V型焊接坡口两侧的焊接板材采用卡码装配;通过半自动式CO2气体保护焊的方式在V型焊接坡口的两端分别焊接引弧板和熄弧板;在V型焊接坡口的背面安装配陶瓷衬垫,陶瓷衬垫中心正对V型焊接坡口中心后将斜铁卡在卡码和衬垫的间隙内以压紧陶瓷衬垫;在V型焊接坡口正面安装焊接导轨和焊接小车;调节焊枪,使焊枪与待焊工件表面呈5‑10°夹角,同时使焊枪的导电嘴端部与滑块中保护气体输出口下缘的垂直距离控制在20‑30mm;选用直径为1.6mm的药芯焊丝对焊接板材进行焊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气电立焊工艺在Q420高强度钢厚板上的应用。

A one-step forming welding process of Q420 high strength steel thick plate by gas electric vertical we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Q420高强度钢厚板气电立焊一次成形焊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强度钢厚板焊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Q420高强度钢厚板气电立焊一次成形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桥梁、隧道等建筑的技术指标、寿命要求的提高,其承力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已经逐渐被高强度结构钢的设计结构所替代,设计采用的钢材也在朝着高强度大厚度方向发展。Q420是一种屈服强度级别大于等于420MPa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已经被应用于桥梁建筑的钢箱梁结构、桁架结构,隧道建筑的钢壳结构等。在Q420高强度钢厚板的焊接中,传统上采用半自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式,焊接热输入较低,而且单道焊缝焊接填充量有限,无法实现一次成形焊接工艺,40mm厚的Q420高强度钢厚板通常需要进行20-25道多层多道焊,道间还要进行严格的清渣工作,以避免焊缝内部出现夹渣,严重阻碍了焊接效率的提高。而气电立焊焊接过程中,熔融金属进入焊接坡口后,在背面陶瓷衬垫和正面铜滑块的约束下形成焊缝,实现单面焊双面一次成形,目前已经大量应用于厚度10-30mm船体结构钢DH36以下材质的焊接中。但是气电立焊焊接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Q420高强度钢厚板气电立焊一次成形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在焊接板材为Q420高强度钢厚板的焊接处加工V型焊接坡口,其中V型焊接坡口的相应参数分别为:坡口的角度为22°-28°,根部间隙5-7mm;加工好后,对V型焊接坡口面及V型焊接坡口周围20-30mm范围内的氧化层及杂质进行清理;/n步骤2,V型焊接坡口两侧的焊接板材采用卡码进行装配,其中卡码装配于V型焊接坡口的背面侧,卡码装配间距为300-400mm;/n步骤3,通过半自动式CO2气体保护焊的方式在V型焊接坡口的两端分别焊接引弧板和熄弧板;其中,引弧板、熄弧板与焊接板材的材质、厚度、坡口尺寸相同;/n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Q420高强度钢厚板气电立焊一次成形焊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焊接板材为Q420高强度钢厚板的焊接处加工V型焊接坡口,其中V型焊接坡口的相应参数分别为:坡口的角度为22°-28°,根部间隙5-7mm;加工好后,对V型焊接坡口面及V型焊接坡口周围20-30mm范围内的氧化层及杂质进行清理;
步骤2,V型焊接坡口两侧的焊接板材采用卡码进行装配,其中卡码装配于V型焊接坡口的背面侧,卡码装配间距为300-400mm;
步骤3,通过半自动式CO2气体保护焊的方式在V型焊接坡口的两端分别焊接引弧板和熄弧板;其中,引弧板、熄弧板与焊接板材的材质、厚度、坡口尺寸相同;
步骤4,在V型焊接坡口的背面安装陶瓷衬垫,陶瓷衬垫中心正对V型焊接坡口中心后将斜铁卡在卡码和衬垫的间隙内以压紧陶瓷衬垫;
步骤5,在V型焊接坡口正面而且平行于V型焊接坡口的方向安装焊接导轨和焊接小车,其中铜滑块和焊枪连接循环水冷却系统;
步骤6,调节焊枪,使焊枪与待焊工件表面呈5-10°夹角,同时使焊枪的导电嘴端部与滑块中保护气体输出口下缘的垂直距离控制在20-30mm时,拧紧焊枪固定旋钮;然后将焊丝伸出导电嘴30-35mm,调节焊枪移动旋钮使焊丝端部位于V型焊接坡口坡口截面的重心位置;
步骤7,选用直径为1.6mm的药芯焊丝对焊接板材进行焊接,并且药芯焊丝符合AWSA5.26焊材标准中EG82T-NM2的相应技术指标;焊接过程采用纯度为99.5%以上的CO2气体进行保护,其中保护气体流量为30-35L/min,焊接电流为340-360A,焊接电压为44-46V,焊接速度为2-3cm/min;并且焊丝摆幅控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炳育邵丹丹陈立群张继军卓振坚杨婷何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黄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