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块蒸压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9319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气块生产领域,具体为加气块蒸压釜,其包括釜体和设置于釜体开口的端部的釜盖,在釜体内设置有釜内轨道,在釜体端部的外侧与釜内轨道同一高度处与釜内轨道相对设置有车间轨道,在釜体与车间轨道之间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沿釜内轨道的方向设置有中间轨道,在升降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平台升降的驱动机构;在需要进出蒸养小车时,先打开釜盖,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驱动升降平台上升至中间轨道与釜内轨道对齐,从而使釜内轨道和车间轨道对接,蒸养小车可利用中间轨道在釜内轨道和车间轨道之间转运,在转运操作完成后,利用驱动机构下移升降平台,减少升降平台对开闭釜盖造成的影响,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

Aerated block autocla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gas charging block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gas charging block autoclave,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and a kettle cover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kettle body opening, an inner kettle track is arranged in the kettle body, a workshop track is arranged opposite to the inner kettle track at the same height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kettle body end and the inner kettle track, a lift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kettle body and the workshop track, and the upper edge of the lift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The direction of the track in the kettle is provided with an intermediate track,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below the lifting platform to drive the lifting of the lifting platform; when it is necessary to enter and exit the steam curing trolley, first open the kettle cover, drive the lifting platform to rise to the alignment between the intermediate track and the track in the kettle through the driving mechanism, so as to make the track in the kettle and the track in the workshop butt joint, and the steam curing trolley can use the intermediate track in the kettle Transfer between the inner track and workshop track. After the transfer operation, use the driving mechanism to move down the lifting platform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the lifting platform on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kettle cover.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气块蒸压釜
本技术涉及加气块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加气块蒸压釜。
技术介绍
由于加气块具有质量轻、强度高、保温隔热、隔音、防火、抗渗透、锚固性能好、动工方便和可加工性强的优势,已经慢慢的代替传统的红砖,被广泛用于工业与人民生活所使用的建造中。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加气块生产厂家对加气块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在加气块的生产流程中,有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将成型好的加气块放在蒸养小车上推入蒸压釜中,进行蒸养,利用釜内高温、高压的环境,将砖的水分快速蒸发掉,提高砖的强度。由于要开、关釜盖的原因,车间轨道和釜内轨道是断开的,断开距离在2米左右。蒸养小车要进入釜内,必须有个过桥将断开的轨道连接起来。现在行业的通用做法是人工搭桥,将一定长度的轻轨两端钻孔通过销轴与釜内轨道和车间轨道连接起来。由于轨道比较重,一般需由2~3个工人相互配合完成搭桥工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对车间轨道和釜内轨道进行对接的加气块蒸压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加气块蒸压釜,包括釜体和设置于釜体开口的端部的釜盖,在釜体内设置有釜内轨道,在釜体端部的外侧与釜内轨道同一高度处与釜内轨道相对设置有车间轨道,在釜体与车间轨道之间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上沿釜内轨道的方向设置有中间轨道,在升降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平台升降的驱动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进出蒸养小车时,先打开釜盖,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驱动升降平台上升至中间轨道与釜内轨道对齐,从而使釜内轨道和车间轨道对接,蒸养小车可利用中间轨道在釜内轨道和车间轨道之间转运,在转运操作完成后,利用驱动机构下移升降平台,减少升降平台对开闭釜盖造成的影响,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轨道包括固定轨道和活动轨道,所述固定轨道固定连接于升降平台,所述活动轨道可拆卸连接于升降平台,所述活动轨道连接于升降平台时,活动轨道一端与固定轨道贴近,另一端与釜内轨道贴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降下升降平台时,先取出活动轨道,减少活动轨道对降下升降平台的阻碍,而在将升降平台上升至固定轨道与车间轨道对齐时,再将活动轨道安上,将固定轨道和釜内轨道对接,方便移动蒸养小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活动轨道的收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放置卸下的活动轨道,减少活动轨道丢失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座、内螺纹套、螺杆和电机,在釜体与车间轨道之间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底座设置于安装槽的底部,所述内螺纹套和螺杆均呈竖直设置,所述内螺纹套转动连接于底座,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内螺纹套,螺杆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升降平台,所述内螺纹套和螺杆的数量大于1,且一一对应,所述电机对内螺纹套进行驱动,所述内螺纹套之间通过链轮和链条同步传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驱动内螺纹套转动,从而带动螺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对升降平台升降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分别连接于电机的正转回路和反转回路的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所述升降平台分别在移动至活动轨道与釜内轨道相对时和升降平台低于釜体的开口后触发上行程开关和下行程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下行程开关对升降平台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减少因电机转动过度而损坏驱动机构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连接有控制其正反转的控制电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电路对电机的正反转进行控制,方便对升降平台的升降进行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正转按钮、反转按钮、正转继电器和反转继电器,所述正转按钮连接于正转继电器的线圈的通电回路,所述正转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于电机的正转回路,所述反转按钮连接于反转继电器的线圈的通电回路,所述反转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于电机的反转回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下正转按钮,连通正转继电器的线圈的通电回路,正转继电器动作,连通电机的正转回路,电机正转,按下反转按钮,连通反转继电器的线圈的通电回路,反转继电器动作,连通电机的反转回路,电机反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上设置有检测釜盖的开闭状态接近传感器,所述接近传感器连接有比较器,所述比较器与一开关件的控制端连接,开关件连接于正转继电器的通电回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近传感器对釜盖的开闭状态进行检测,并且在釜盖处于闭合状态时,比较器控制开关件关断,断开正转继电器和反转继电器的通电回路,电机不能转动,减少升降平台在上升的过程中与釜盖发生碰撞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需要进出蒸养小车时,先打开釜盖,按下正转开关,升降平台上升至中间轨道与釜内轨道对齐,从而使釜内轨道和车间轨道对接,蒸养小车可利用中间轨道在釜内轨道和车间轨道之间转运,在转运操作完成后,按下反转开关下移升降平台,减少升降平台对开闭釜盖造成的影响,操作简单方便,工作效率高;2.在釜盖处于闭合状态时,电机不能转动,减少升降平台在上升的过程中与釜盖发生碰撞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接近传感器的电路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电机的电路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釜体;2、釜盖;3、釜内轨道;4、车间轨道;5、升降平台;6、固定轨道;7、活动轨道;8、收纳槽;9、底座;10、内螺纹套;11、螺杆;12、电机;13、安装槽;14、链轮;15、链条;16、上行程开关;17、下行程开关;18、正转按钮;19、反转按钮;20、正转继电器;21、反转继电器;22、接近传感器;23、限位槽;24、操作面板;25、电源开关;26、连接板;27、比较器;28、开关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加气块蒸压釜,包括釜体1和设置于釜体1开口的端部的釜盖2,在釜体1一端的外侧设置有操作面板24,操作面板24上从上至下分别安装有正转按钮18、自保持式的电源开关25和反转按钮19。在釜体1内设置有釜内轨道3,在釜体1端部的外侧与釜内轨道3同一高度处与釜内轨道3相对设置有车间轨道4,蒸养小车可在釜内轨道3和车间轨道4上滑动。在釜体1与车间轨道4之间设置有升降平台5,在升降平台5正下方的地面向下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的上表面沿釜内轨道3的方向设置有中间轨道,中间轨道包括固定轨道6和活动轨道7,固定轨道6固定连接于升降平台5,并与釜内轨道3平行,在升降平台5位于中间轨道与釜内轨道3对应的高度位置时,固定轨道6的一端与车间轨道4对接,升降平台5在固定轨道6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挡板,并且挡板往靠近釜内轨道3的方向延伸,两挡板之间形成限位槽23,活动轨道7与限位槽23插接配合,并且在固定轨道6与车间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气块蒸压釜,包括釜体(1)和设置于釜体(1)开口的端部的釜盖(2),在釜体(1)内设置有釜内轨道(3),在釜体(1)端部的外侧与釜内轨道(3)同一高度处与釜内轨道(3)相对设置有车间轨道(4),其特征在于:在釜体(1)与车间轨道(4)之间设置有升降平台(5),所述升降平台(5)上沿釜内轨道(3)的方向设置有中间轨道,在升降平台(5)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平台(5)升降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加气块蒸压釜,包括釜体(1)和设置于釜体(1)开口的端部的釜盖(2),在釜体(1)内设置有釜内轨道(3),在釜体(1)端部的外侧与釜内轨道(3)同一高度处与釜内轨道(3)相对设置有车间轨道(4),其特征在于:在釜体(1)与车间轨道(4)之间设置有升降平台(5),所述升降平台(5)上沿釜内轨道(3)的方向设置有中间轨道,在升降平台(5)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升降平台(5)升降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块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轨道包括固定轨道(6)和活动轨道(7),所述固定轨道(6)固定连接于升降平台(5),所述活动轨道(7)可拆卸连接于升降平台(5),所述活动轨道(7)连接于升降平台(5)时,活动轨道(7)一端与固定轨道(6)贴近,另一端与釜内轨道(3)贴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气块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5)上设置有用于收纳活动轨道(7)的收纳槽(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块蒸压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座(9)、内螺纹套(10)、螺杆(11)和电机(12),在釜体(1)与车间轨道(4)之间设置有安装槽(13),所述底座(9)设置于安装槽(13)的底部,所述内螺纹套(10)和螺杆(11)均呈竖直设置,所述内螺纹套(10)转动连接于底座(9),所述螺杆(11)螺纹连接于内螺纹套(10),螺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升降平台(5),所述内螺纹套(10)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昆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恒建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