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818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指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座,包含有:基部与发光二极管基部;该基部左、右侧各上伸有一耳墙,该些耳墙之间分布有散热鳍片,该基部下方与发光二极管基部之间夹贴有热交换导管,且该热交换导管两端分别设有伸出发光二极管灯座的外接端子;据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座应用热交换导管配合散热鳍片以提升散热的效果。

Led holder

The invention refers to a light-emitting diode lamp hold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art and a light-emitting diode base part;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ase part are respectively extended with an ear wall, between the ear walls are distributed with radiating fins, between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se part and the light-emitting diode base part is clamped with a heat exchange conduit, and both ends of the heat exchange condui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external terminals extending the light-emitting diode lamp holder; accordingly, the invention The bright light-emitting diode lamp holder shall be equipped with heat exchange conduit and heat fins to improve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灯座
本专利技术是指一种灯座,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基部与发光二极管基部,该基部与发光二极管基部之间夹贴有热交换导管的发光二极管灯座。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目前温室植物栽培很多都利用立体式的植物承架10种植植栽20,而为了控制植栽20加快成长,大多会在植物承架10周围架设发光二极管灯座30,以供应光线予植栽20能于夜间成长。但是,目前的该发光二极管灯座30的散热,仅是靠空气散发,而空气是否能充分散热,实有待商榷。另外,发光二极管灯座30在光线产生只有单一光谱时,其单一光谱无法针对不同品种及成长阶段的植栽20需求变化调整,而且,发光二极管灯座30是布满于植物承架10周围,而发光二极管灯座30发光时更会产生高温,导致发光二极管灯座30产生的高温会深入影响与干扰植栽20成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得知已知发光二极管灯座产生的高温有干扰植栽成长的问题,因此,促使本案专利技术人朝向消除高温的方向研发,并经由本案专利技术人多方思考,遂而思及,据以热交换导管是为最佳。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座包含有:一基部与一发光二极管基部;而该基部左、右侧各上伸有一耳墙,该耳墙顶端外伸有一平接部,且该基部在该些耳墙之间分布有散热鳍片,该基部下方上凹有一上热交换导槽,且该基部前侧分布有上凹及互通该上热交换导槽的上外接端子包槽;而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下方平设有一发光二极管接面,该发光二极管接面组接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且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上方对应该上热交换导槽下凹有一下热交换导槽,并且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上方对应该上外接端子包槽分布有下凹的下外接端子包槽;该基部与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以该上热交换导槽与该下热交换导槽夹贴有一热交换导管,且该热交换导管两端各设有一外接端子,该外接端子由该上外接端子包槽及该下外接端子包槽之间伸出该发光二极管灯座。本专利技术的该平接部设置分布有上、下贯穿的螺丝锁孔。而后,该发光二极管基部左、右侧各朝下斜伸有一聚光片。另外于该聚光片下方设有至少一反光片。本专利技术的该发光二极管基部左、右侧各朝下曲面斜伸有一聚光片。本专利技术的该发光二极管接面组接有至少两行且并排的发光二极管组,该发光二极管灯座设有一连接及设定与控制该发光二极管组的控制组件。另外于该发光二极管灯座下方设有至少两个植物成长架,且该植物成长架与该植物成长架之间恰好设有一该发光二极管灯座。综上所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座在于该基部与该发光二极管基部夹贴有热交换导管,据以,热交换导管配合散热鳍片实现发光二极管灯座的散热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技术所用的灯罩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座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座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聚光片与反光片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曲面聚光片的组合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座与植物成长架的组合示意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已知技术中的符号说明:10植物承架;20植栽;30发光二极管灯座;本专利技术中的符号说明:A发光二极管灯座;B植物成长架;C植物;1基部;11耳墙;12平接部;121螺丝锁孔;13散热鳍片;14上热交换导槽;15上外接端子包槽;2发光二极管基部;21发光二极管接面;22下热交换导槽;23下外接端子包槽;24聚光片;25反光片;3发光二极管组;4热交换导管;41外接端子;5控制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专利技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现以下列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座,包含有:一基部1与一发光二极管基部2;该基部1左、右侧各上伸有一耳墙11,该耳墙11顶端外伸有一平接部12,且该基部1在该些耳墙11之间分布有散热鳍片13,该基部1下方上凹有一上热交换导槽14,且该基部1前侧分布有上凹及互通该上热交换导槽14的上外接端子包槽15;而该发光二极管基部2下方平设有一发光二极管接面21,该发光二极管接面21组接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3,且该发光二极管基部2上方对应该上热交换导槽14下凹有一下热交换导槽22,并且该发光二极管基部2上方对应该上外接端子包槽15分布有下凹的下外接端子包槽23;该基部1与该发光二极管基部2以该上热交换导槽14与该下热交换导槽22夹贴有一热交换导管4,且该热交换导管4两端各设有一外接端子41,该外接端子41由该上外接端子包槽15及该下外接端子包槽23之间伸出发光二极管灯座A,如图2、3所示;另外,该发光二极管组3的英文缩写为LED。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是利用该热交换导管4吸收该发光二极管组3使用时所产生的热量约300℃至500℃左右,其热量将由该热交换导管4吸收及输出至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之外,同时,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以散热鳍片13与该热交换导管4配合散发热量,此散发热量可让该发光二极管组3周边温度保持在50℃至60℃左右,依此,致使使用中的该发光二极管组3可保证维持在最佳工作温度内,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该平接部12设置分布有上、下贯穿的螺丝锁孔121,如图3所示。而该发光二极管基部2左、右侧各朝下斜伸有一聚光片24,该聚光片24下方设有至少一反光片25,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该发光二极管基部2左、右侧各朝下曲面斜伸有一聚光片24,如图5所示。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还以该聚光片24贴设的该反光片25对该发光二极管组3产生的光线大多折射、集中于正下方,使该发光二极管组3产生的光线不会散射,如图4所示。或者是利用曲面斜伸的该聚光片24作为光线集中的工具,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该发光二极管接面21组接有至少两行且并排的该发光二极管组3,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设有一连接及设定与控制该发光二极管组3的控制组件5。而后,该发光二极管接面21分布的该发光二极管组3所产生的光谱、光线颜色各异,而该发光二极管组3的光谱及光线颜色是由该控制组件5设定实施,如图3所示。另外,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下方设有至少两个植物成长架B,且该植物成长架B与该植物成长架B之间恰好设有一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而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的该发光二极管组3的光谱及光线颜色是由该控制组件5配合该植物成长架B所种植的植物C各成长阶段及生存特性设定驱动,如图6所示;另外,该发光二极管组3分布请参照图3所示。经由以上叙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是以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利用该热交换导管4吸收该发光二极管组3使用时所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输送出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执行热交换,同时,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以散热鳍片13与该热交换导管4配合散发热量及成为本专利技术的首要优异特点。再者,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光谱及光线颜色是由该控制组件5配合该植物成长架B所种植的植物C各成长阶段及生存特性设定驱动,如此,该发光二极管灯座A可广泛使用至任意不同植物栽培及成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异特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士仍可能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揭示而作各种不背离本案专利技术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座,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部与一发光二极管基部;该基部左、右侧各上伸有一耳墙,该耳墙顶端外伸有一平接部,且该基部在该些耳墙之间分布有散热鳍片,该基部下方上凹有一上热交换导槽,且该基部前侧分布有上凹及互通该上热交换导槽的上外接端子包槽;而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下方平设有一发光二极管接面,该发光二极管接面组接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且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上方对应该上热交换导槽下凹有一下热交换导槽,并且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上方对应该上外接端子包槽分布有下凹的下外接端子包槽;该基部与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以该上热交换导槽与该下热交换导槽夹贴有一热交换导管,且该热交换导管两端各设有一外接端子,该外接端子由该上外接端子包槽及该下外接端子包槽之间伸出该发光二极管灯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座,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基部与一发光二极管基部;该基部左、右侧各上伸有一耳墙,该耳墙顶端外伸有一平接部,且该基部在该些耳墙之间分布有散热鳍片,该基部下方上凹有一上热交换导槽,且该基部前侧分布有上凹及互通该上热交换导槽的上外接端子包槽;而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下方平设有一发光二极管接面,该发光二极管接面组接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且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上方对应该上热交换导槽下凹有一下热交换导槽,并且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上方对应该上外接端子包槽分布有下凹的下外接端子包槽;该基部与该发光二极管基部以该上热交换导槽与该下热交换导槽夹贴有一热交换导管,且该热交换导管两端各设有一外接端子,该外接端子由该上外接端子包槽及该下外接端子包槽之间伸出该发光二极管灯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座,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平接部设置分布有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境界
申请(专利权)人:四季洋圃生物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TW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