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佳妮专利>正文

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90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2:01
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涉及现代物流技术领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左、右两段均规定连接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分别套接在筒体的左、右两段,两个所述限位环的尺寸相同,并且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筒体的外径,两个所述限位环与筒体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筒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该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利用齿轮变速器的原理对筒体的转速进行调节,避免了频繁的速度调节过程中容易使电机和滚筒主轴的磨损程度增加,增加了滚筒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因频繁的改变滚筒主轴的转速可能导致因应力和摩擦力增大而使其发生应力变形,提高了使用时的质量。

Logistics drum with adjustable rotation spe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ear transmission

The logistics roller which can adjust its own spe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ear transmiss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odern logistics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cylinder. The left and right segments of the cylinder are specified to connect with the limited ring, and the two limited rings are respectively sleev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egments of the cylinder. The sizes of the two limited rings are the same, and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limited ring is larger than the outer diameter of the cylinder. The two limited rings are of the same size The ring is in the same straight line wit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ositioning column.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gear transmission, the speed of the drum can be adjust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gear transmission, the speed of the drum can be adjusted to avoid the increase of the wear degree of the motor and the main shaft of the drum in the process of frequent speed adjustment, increase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rum, and avoid the possible stress and friction caused by frequent change of the speed of the main shaft of the drum The stress deformation and the quality in use ar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现代物流
,具体为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
技术介绍
物流产业在进行分拣、传送等工序时,需要借助滚筒输送线来减少工作量,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形状和质量的物体来调节滚筒输送线的行进速度,现有的调节方法基本为直接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进而使滚筒的转速改变,即电机的输出轴与滚筒的主轴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电机输出轴的转速降低时滚筒的转速降低,滚筒的转速越快则输送线的行进速度越快。由于只能通过改变电机和滚筒主轴的转速才能改变输送线的行进速度,因此在频繁的速度调节过程中容易使电机和滚筒主轴的磨损程度增加,减少了滚筒的使用寿命,同时,频繁的改变滚筒主轴的转速可能导致因应力和摩擦力增大而使其发生应力变形,影响使用时的稳定。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技术者提出了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具备可在不改变主轴转速的情况下,调节滚筒转速的优点,避免了频繁的改变主轴转速可能造成的应力变形,增加了滚筒的使用寿命,同时利用齿轮变速器的原理,可使操作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可在不改变主轴转速的情况下,调节滚筒转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包括筒体、限位环、定位柱、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防脱环、主轴、限位螺栓、缓冲弹簧、近端轴承组件、远端轴承组件、链条、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从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三、从动齿轮三、曲轴和齿环。上述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及连接关系如下:所述筒体的左、右两段均规定连接有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分别套接在筒体的左、右两段,两个所述限位环的尺寸相同,并且所述限位环的外径大于筒体的外径,两个所述限位环与筒体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筒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均套接在定位柱的外侧且形状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齿距相同且与链条的链距相同,即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与链条相适配。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防脱环,所述防脱环套接在定位柱的外侧且外径大于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的内径尺寸,所述定位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轴,所述主轴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主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筒体内部的左、右两段分别活动连接有近端轴承组件和远端轴承组件,所述近端轴承组件和远端轴承组件的规格尺寸均相同且均与筒体的内贴合,所述筒体、定位柱、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防脱环、主轴、限位螺栓、近端轴承组件和远端轴承组件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和相邻两个第二传动齿轮之间均活动连接有链条。所述主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一,所述从动齿轮一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一,所述传动齿轮一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二,所述传动齿轮二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二,所述传动齿轮二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三,所述传动齿轮三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三。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和传动齿轮三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从动齿轮一与传动齿轮一直径的和、从动齿轮二与传动齿轮二直径的和以及从动齿轮三与传动齿轮三直径的和相同,所述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和从动齿轮三呈等距分布,即从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二之间的距离,等于从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三之间的距离,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和传动齿轮三呈等距分布,并且所述传动齿轮一与传动齿轮二之间的距离等于从动齿轮一与从动齿轮二之间的距离。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和传动齿轮三之间活动连接有曲轴,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和传动齿轮三的下方均活动连接有齿环。作为优选,三个所述齿环均与筒体的内壁贴合且固定连接,三个所述齿环的规格尺寸均相同,并且三个所述齿环表面的齿牙分别与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和传动齿轮三相适配。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和从动齿轮三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轴承,轴承套接在曲轴的外侧且与其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齿轮二的直径是传动齿轮一直径的三分之二,所述传动齿轮三的直径是传动齿轮二直径的二分之一。作为优选,所述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和从动齿轮三的宽度和齿距均相同,所述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和传动齿轮三的宽度和齿距均相同,并且所述从动齿轮一与传动齿轮一的齿距相同,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和从动齿轮三,分别与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和传动齿轮三相对应且相互啮合。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齿轮的半径与从动齿轮一的直径、传动齿轮一的直径及齿环的长度和,等于筒体的半径。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齿轮的齿距与从动齿轮的齿距相同,即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一、从动齿轮二和从动齿轮三相适配。与现有技术及产品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通过主轴,在为该装置整体提供支撑的同时还可提供驱动力,增加了各结构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了在使用过程中结构发生偏移而对使用效果造成影响,通过两个限位环,可在使用过程中限制从筒体表面经过物体的位置,防止其发生偏移或脱落,提高了在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限位螺栓,可根据不同尺寸的操作平台来进行调节,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通过缓冲弹簧,可减小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同时在主轴转动时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少了主轴的磨损程度。2、该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通过利用齿轮变速器的原理对筒体的转速进行调节,与以往的利用主轴直接带动筒体转动相比,可在调节过程中使主轴的转速不变,利用不同直径的传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二和传动齿轮三分别通过齿环带动筒体本身自转,避免了频繁的速度调节过程中容易使电机和滚筒主轴的磨损程度增加,增加了滚筒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了因频繁的改变滚筒主轴的转速可能导致因应力和摩擦力增大而使其发生应力变形,提高了使用时的质量,增加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结构平面示意图,此时各结构均处于初始位置;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链条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相邻两个第一传动齿轮之间和相邻两个第二传动齿轮之间均连接有链条,即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连接,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连接;图4为本专利技术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一连接结构示意图,此时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一、传动齿轮一和齿环呈啮合状态,筒体的转速最快;图5为本专利技术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二连接结构示意图,此时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二、传动齿轮二和齿环呈啮合状态,筒体的转速降低;图6为本专利技术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三连接结构示意图,此时驱动齿轮、从动齿轮三、传动齿轮三和齿环呈啮合状态,筒体的转速最低。图中:1-筒体、2-限位环、3-定位柱、4-第一传动齿轮、5-第二传动齿轮、6-防脱环、7-主轴、8-限位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左、右两段均规定连接有限位环(2),所述筒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3),所述定位柱(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4),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5),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防脱环(6),所述定位柱(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轴(7),所述主轴(7)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8);/n所述主轴(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弹簧(9),所述筒体(1)内部的左、右两段分别活动连接有近端轴承组件(10)和远端轴承组件(1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和相邻两个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均活动连接有链条(12);/n所述主轴(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驱动齿轮(13),所述驱动齿轮(1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一(14),所述从动齿轮一(14)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一(15),所述传动齿轮一(1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二(16),所述传动齿轮二(16)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二(17),所述传动齿轮二(1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三(18),所述传动齿轮三(18)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三(19),所述传动齿轮一(15)、传动齿轮二(16)和传动齿轮三(18)之间活动连接有曲轴(20),所述传动齿轮一(15)、传动齿轮二(16)和传动齿轮三(18)的下方均活动连接有齿环(21)。/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左、右两段均规定连接有限位环(2),所述筒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柱(3),所述定位柱(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4),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5),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防脱环(6),所述定位柱(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轴(7),所述主轴(7)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限位螺栓(8);
所述主轴(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缓冲弹簧(9),所述筒体(1)内部的左、右两段分别活动连接有近端轴承组件(10)和远端轴承组件(11),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和相邻两个第二传动齿轮(5)之间均活动连接有链条(12);
所述主轴(7)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驱动齿轮(13),所述驱动齿轮(13)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一(14),所述从动齿轮一(14)的下方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一(15),所述传动齿轮一(15)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二(16),所述传动齿轮二(16)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二(17),所述传动齿轮二(16)的右侧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三(18),所述传动齿轮三(18)的上方活动连接有从动齿轮三(19),所述传动齿轮一(15)、传动齿轮二(16)和传动齿轮三(18)之间活动连接有曲轴(20),所述传动齿轮一(15)、传动齿轮二(16)和传动齿轮三(18)的下方均活动连接有齿环(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定位柱(3)、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防脱环(6)、主轴(7)、限位螺栓(8)、近端轴承组件(10)和远端轴承组件(11)的中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齿轮变速器原理可调节自身转速的物流滚筒,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环(2)分别套接在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佳妮
申请(专利权)人:彭佳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