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7879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11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平衡车,包括两车轮、设置在两车轮之间的双四边形机构、设置在双四边形机构上的车座底架和设置在车座底架与双四边形机构之间的主动悬挂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平衡车将车座底架与车轮使用双四边形机构连接,保证了车座底架运动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车座底架和双四边形机构之间设置主动悬挂系统,当平衡车经过复杂的路况、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挂系统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同时双四边形机构为两车轮相对车架底座提供了一定的位移能力,配合主动悬挂系统使得平衡车能够得以在复杂的路况上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

Balancing ca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alance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two wheels, a double quadrilateral mechanism arranged between two wheels, a vehicle base underframe arranged on the double quadrilateral mechanism and an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arranged between the vehicle base underframe and the double quadrilateral mechanism. The balance car uses the double quadrilateral mechanism to connect the base frame and the wheel, which ensures the balance and stability of the motion of the base frame. At the same time, th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frame and the double quadrilateral mechanism. When the balance car passes through the complex road conditions, the inertia of braking or turning causes the spring deformation, th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will produce a force which is relatively resistant to the inertia force, At the same time, the double quadrilateral mechanism provides a certain displacement ability for the two wheels relative to the frame base. With the active suspension system, the balance car can be used in complex road conditions,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衡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移动载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平衡车。
技术介绍
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摄位车等。市场上主要有独轮和双轮两类。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和陀螺仪虽然能够调节系统的平衡,但是无法为平衡车提供在复杂的和不平坦的路面上行走的抗震性能,从而使得平衡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平坦的路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复杂路况上行驶抗震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平衡车,包括两车轮、设置在两所述车轮之间的双四边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双四边形机构上的车座底架和设置在所述车座底架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之间的主动悬挂系统,所述双四边形机构包括两个连杆组件和连接板,两所述连杆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各所述连杆组件均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连接板铰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不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杆。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双四边形机构还包括加强板,同一所述连杆组件的所述加强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各所述加强杆均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加强板铰接,所述加强板和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车座底架包括用于放置车座的水平支架和用于将所述水平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加强板上的连接架。进一步地,同一所述连杆组件的所述加强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车座底架包括用于放置车座的水平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分别与所述水平支架和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分别与所述水平支架和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水平支架包括多根支撑杆,多根所述支撑杆分别为两根横杆和三根纵杆;所述连接架包括两个连接件,所述水平支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均设置有一所述连接件,其中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另一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加强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车还包括第三连杆,所述主动悬挂系统通过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动悬挂系统通过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衡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平衡车将车座底架与车轮使用双四边形机构连接,保证了车座底架运动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车座底架和双四边形机构之间设置主动悬挂系统,当平衡车经过复杂的路况、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挂系统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同时双四边形机构为两车轮相对车架底座提供了一定的位移能力,配合主动悬挂系统使得平衡车能够得以在复杂的路况上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的立体示意图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衡车与车座安装架的安装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车轮;2-双四边形机构;21-连杆组件;22-连接板;23-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5-加强杆;26-加强板;27-加强筋;3-车座底架;31-水平支架;32-连接架;33-第三连杆;34-安装板;4-主动悬挂系统;5-车座安装架;6-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衡车进行说明。平衡车,包括两车轮1、设置在两车轮1之间的双四边形机构2、设置在双四边形机构2上的车座底架3和设置在车座底架3与双四边形机构2之间的主动悬挂系统4。本专利技术平衡车将车座底架3与车轮1使用双四边形机构2连接,保证了车座底架3运动的平衡和稳定性,同时,车座底架3和双四边形机构2之间设置主动悬挂系统4,当平衡车经过复杂的路况、制动或拐弯时的惯性引起弹簧变形时,主动悬挂系统4会产生一个与惯力相对抗的力,减少车身位置的变化,同时双四边形机构2为两车轮1相对车架底座提供了一定的位移能力,配合主动悬挂系统4使得平衡车能够得以在复杂的路况上使用,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实用性。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衡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双四边形机构2包括两个互相连接的连杆组件21,两个连杆组件21通过一连接板22连接,各连杆组件21均包括第一连杆23和与第一连杆23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杆24,第一连杆23分别与车轮1和连接板22铰接,第二连杆24分别与车轮1和连接板22铰接。第一连杆23和第二连杆24的长度不相等,通过设置不相等的两个连杆,并把两个连杆组件21并连,使得双四边形机构2没有死点,能够适合平衡车的使用要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3设置在第二连杆24的上方,第一连杆23的长度小于第二连杆24。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衡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各连杆组件21还包括加强杆25,双四边形机构2还包括加强板26,同一连杆组件21的加强杆25与第二连杆24平行设置,各加强杆25均分别与车轮1和加强板26铰接,加强板26和连接板22平行设置。加强板26和连接板22共同支撑起车座底架3。通过设置加强板26和加强杆25,一方面能够增加双四边形机构2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为安装车座底架3提供支撑。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衡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同一连杆组件21的加强杆25和第二连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27。通过设置加强筋27进一步增加连杆组件21的强度和提高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平衡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车轮、设置在两所述车轮之间的双四边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双四边形机构上的车座底架和设置在所述车座底架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之间的主动悬挂系统,所述双四边形机构包括两个连杆组件和连接板,两所述连杆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各所述连杆组件均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平衡车还包括路况识别系统,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路况识别系统的安装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车轮、设置在两所述车轮之间的双四边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双四边形机构上的车座底架和设置在所述车座底架与所述双四边形机构之间的主动悬挂系统,所述双四边形机构包括两个连杆组件和连接板,两所述连杆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连接,各所述连杆组件均包括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连接板铰接;所述平衡车还包括路况识别系统,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路况识别系统的安装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长度不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杆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连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衡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杆组件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双四边形机构还包括加强板,同一所述连杆组件的所述加强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平行设置,各所述加强杆均分别与所述车轮和所述加强板铰接,所述加强板和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鹏孔祥天朱彬马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鳄鱼平衡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