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式多级压缩机内的级间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697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平式多级压缩机内的级间冷却结构,包括一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一级压缩腔内的出气腔与二级压缩腔内的吸气腔之间安装有级间齿轮箱,级间齿轮箱内安装有用于传动一二级压缩腔内的转子的传动齿轮,级间齿轮箱与二级压缩腔的吸气腔之间设置有喷油口装置,且喷油口装置位于传动齿轮的后方;喷油口装置包括若干个喷油孔,若干个喷油孔朝向于级间齿轮箱与二级压缩腔的吸气腔之间所在的腔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喷油口装置的位置布置可有效避免冷却油直接喷向高速运转的齿轮,减小齿轮功耗及甩油情况;设计多个轴向及径向喷油孔,能使冷却油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提高冷却效果,提高压缩机整体能效。

Interstage cooling structure in horizontal multistage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r stage cooling structure in a horizontal multi-stage compresso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tage compression cavity and a second stage compression cavity. An inter stage gearbox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air outlet cavity in the first stage compression cavity and the suction cavity in the second stage compression cavity, a transmission gear for driving the rotor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stage compression cavities is installed in the inter stage gearbox, and an suction cavity between the inter stage gearbox and the second stage compression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uel injection device, and the fuel injection device is located at the rear of the transmission gear; the fuel injection device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uel injection holes, and a plurality of fuel injection holes are directed to the cavity between the interstage gear box and the suction cavity of the second stage compression cavity;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cooling oil can be effectively prevented from directly spraying to the high-speed teeth through the position arrangement of the fuel injection device The design of multiple axial and radial injection holes can fully mix the cooling oil and high temperature gas, improve the cooling effect, and improve the overall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式多级压缩机内的级间冷却结构
本技术属于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水平式多级压缩机内的级间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水平式多级压缩机,其一级压缩后气体在进入二级压缩前,需经过冷却,从而降低二级的进气温度,使之更接近于等温压缩,提高压缩机的整体能效。目前常用的冷却方式都是在一级与二级之间布置级间喷油冷却,由于一级主机与二级主机多用齿轮连接;当级间喷油位置布置在齿轮前面或者齿轮中间时,就会产生以下几点隐患:1、级间喷入的大量冷却油,随着一级排出气体经过高速运转的传动齿轮,会增加齿轮的传动负荷,从而增大了主机的功耗;2、喷入的大量冷却油,会被高速运转的齿轮甩到齿轮箱内壁上,油滴顺着内壁沉积在齿轮箱底部,会造成积液现象;3、大部分的冷却油被齿轮甩到内壁,造成二级冷却不够,过高的二级气体温度也会影响主机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水平式多级压缩机内的级间冷却结构,既能达到级间冷却效果,又能避免增大齿轮传动负荷,减少积液现象。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水平式多级压缩机内的级间冷却结构包括一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所述一级压缩腔内的出气腔与所述二级压缩腔内的吸气腔之间安装有级间齿轮箱,所述级间齿轮箱内安装有用于传动一二级压缩腔内的转子的传动齿轮,所述级间齿轮箱与所述二级压缩腔的吸气腔之间设置有喷油口装置,且所述喷油口装置位于所述传动齿轮的后方;所述喷油口装置包括若干个喷油孔,所述若干个喷油孔朝向于所述级间齿轮箱与所述二级压缩腔的吸气腔之间所在的腔体内。作为优选,所述喷油口装置为环状结构,并设置在所述级间齿轮箱的内壁上,且所述喷油口装置位于所述级间齿轮箱的上方处。作为优选,所述喷油口装置为环状结构,并设置在所述二级压缩腔的内壁上,且所述喷油口装置位于所述二级压缩腔的上方处。作为优选,所述若干个喷油孔分为径向喷油孔、轴向喷油孔,所述径向喷油孔与所述腔体的径向平行,所述轴向喷油孔与所述腔体的轴向平行。作为优选,所述径向喷油孔所在的管路与所述轴向喷油孔所在的管路之间呈等均间隔分布。作为优选,所述若干个喷油孔与设在压缩腔内的油路连通,且油路内通有冷却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把喷油口装置的位置布置在级间齿轮箱与二级吸气腔之间,并在传动齿轮的后方,可以有效的避免冷却油直接喷向高速运转的齿轮,减小齿轮功耗、减少齿轮甩油情况;2、设计多个轴向以及径向喷油孔,并均匀的间隔分布,呈交叉式雾化喷射,使冷却油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提高冷却效果,使二级气体温度更接近于等温压缩,提高压缩机的整体能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一级压缩腔;2、二级压缩腔;3、级间齿轮箱;4、转子;5、传动齿轮;6、喷油口装置;7、腔体;8、管路;9、油路;61、喷油孔;4-1、一级阳转子;4-2、二级阳转子;5-1、主动齿轮;5-2、从动齿轮;61-1、径向喷油孔;61-2、轴向喷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3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本技术包括一级压缩腔1、二级压缩腔2,一级压缩腔1内的出气腔与二级压缩腔2内的吸气腔之间安装有级间齿轮箱3,级间齿轮箱3内安装有用于传动一二级压缩腔内的转子4的传动齿轮5,转子4分为一级阳转子4-1、二级阳转子4-2,与一级阳转子4-1相连的是主动齿轮5-1,与二级阳转子4-2相连的是从动齿轮5-2,一级阳转子4-1与二级阳转子4-2之间通过主动齿轮5-1以及从动齿轮5-2来传动,需要说明的是,该一级阳转子可替换为一级阴转子,二级阳转子可替换为二级阴转子,其一二级阴转子之间的传动原理跟一二级阳转子的传动原理一样。为了可有效避免冷却油直接喷向高速运转的齿轮,减小齿轮功耗、减少齿轮甩油情况,级间齿轮箱3与二级压缩腔2的吸气腔之间设置有喷油口装置6,且喷油口装置6位于传动齿轮5的后方,即为传动齿轮5的轴向右侧方(如图2所示);喷油口装置6包括若干个喷油孔61,若干个喷油孔61朝向于级间齿轮箱3与二级压缩腔2的吸气腔之间所在的腔体7内。为了使喷油口装置6合理化布置且能达到冷却目的,喷油口装置6设置在级间齿轮箱3的内壁上(即齿轮箱3的上壁或左右侧壁),且喷油口装置6位于级间齿轮箱3的上方处;因喷出的冷却油一部分会流入到级间齿轮箱3的底部,故喷油口装置6位于级间齿轮箱3的1/2或2/3上方处,以来减少加工成本及达到冷却的效果。喷油口装置6设置在二级压缩腔2的内壁上(即二级压缩腔2的上壁或左右侧壁),这样冷却油的喷射范围更大,喷油冷却效果也更好,且一级压缩后的高温气体在进入二级压缩腔2前能与冷却油更充分混合,喷油口装置6位于二级压缩腔2的1/2或2/3上方处,以来减少加工成本及达到冷却的效果。若干个喷油孔61分为径向喷油孔61-1、轴向喷油孔61-2,径向喷油孔61-1与腔体7的径向平行,即径向喷油孔61-1所喷射的冷却油朝向于腔体7底部位置处,轴向喷油孔61-2与腔体7的轴向平行,即轴向喷油孔61-2所喷射的冷却油朝向于腔体7轴向位置处及传动齿轮5的后方位置处。径向喷油孔61-1所在的管路8与轴向喷油孔61-2所在的管路8之间呈等均间隔分布,且轴向喷油孔在其管路8上呈等均分布,径向喷油孔61-1与轴向喷油孔61-2在喷射冷却油的时候呈交叉式雾化喷射;使冷却油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提高冷却效果,使二级气体温度更接近于等温压缩,提高压缩机的整体能效。若干个喷油孔61与设在压缩腔内的油路9连通,且油路9内通有冷却油。为了考虑加工工艺的简化性及生产成本问题,喷油口装置6可设置在二级压缩腔2内壁的上壁处(如附图1、3所示),且喷油口装置6位于二级压缩腔2的1/2上方处,且喷油口装置6内的径向喷油孔61-1所在的管路8与轴向喷油孔61-2所在的管路8之间呈等均间隔分布,即径向喷油孔61-1所喷射的冷却油朝向于腔体的底部,轴向喷油孔61-2所喷射的冷却油朝向于腔体7轴向位置处及传动齿轮5的后方位置处;此结构设计能满足冷却油与高温气体充分混合,同时也能简化加工工艺及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式多级压缩机内的级间冷却结构,包括一级压缩腔(1)、二级压缩腔(2),所述一级压缩腔(1)内的出气腔与所述二级压缩腔(2)内的吸气腔之间安装有级间齿轮箱(3),所述级间齿轮箱(3)内安装有用于传动一二级压缩腔内的转子(4)的传动齿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齿轮箱(3)与所述二级压缩腔(2)的吸气腔之间设置有喷油口装置(6),且所述喷油口装置(6)位于所述传动齿轮(5)的后方;所述喷油口装置(6)包括若干个喷油孔(61),所述若干个喷油孔(61)朝向于所述级间齿轮箱(3)与所述二级压缩腔(2)的吸气腔之间所在的腔体(7)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式多级压缩机内的级间冷却结构,包括一级压缩腔(1)、二级压缩腔(2),所述一级压缩腔(1)内的出气腔与所述二级压缩腔(2)内的吸气腔之间安装有级间齿轮箱(3),所述级间齿轮箱(3)内安装有用于传动一二级压缩腔内的转子(4)的传动齿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级间齿轮箱(3)与所述二级压缩腔(2)的吸气腔之间设置有喷油口装置(6),且所述喷油口装置(6)位于所述传动齿轮(5)的后方;所述喷油口装置(6)包括若干个喷油孔(61),所述若干个喷油孔(61)朝向于所述级间齿轮箱(3)与所述二级压缩腔(2)的吸气腔之间所在的腔体(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式多级压缩机内的级间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口装置(6)设置在所述级间齿轮箱(3)的内壁上,且所述喷油口装置(6)位于所述级间齿轮箱(3)的上方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光蒋豪顾礼照邬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