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两个流体管道的插入式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772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连接两个流体管道(1,5)的插入式管接头,其中一个流体管道有一个保持肋(2),该插入式管接头具有一个带径向开口(12,13)的套筒(6),一个可以在套筒(6)中移动的具有保持臂(18)的锁定器(7),保持臂(18)有用于从后面啮合保持肋(2)的钩子(20)和一个径向向外的斜表面(21)。当套筒(6)和锁定器(7)做分离运动时,斜表面(21)被压向一个可以轴向移动地安置钩子(20)的开口(12)的一个前边缘上,从而钩子(20)相应更紧地与保持肋(2)保持啮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两个流体管道的插入式管接头,其中一个流体管道至少具有一个保持肋,该插入式管接头具有一个带径向开口的套筒,一个可以在套筒中轴向移动地导向的圆柱形锁定器,锁定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可弹性弯曲的保持臂,保持臂有一个在自由端上形成的钩子,用于从后面啮合一个沿轴向装入锁定器中的流体管道的保持肋,其中钩子在其自由端具有一个径向向外的斜表面和一个径向向内的斜表面,当套筒和锁定器做分离运动时,径向向外的斜表面被压向套筒的开口的一个前边缘上,该开口可以轴向移动地安置钩子的径向向外部分,从而相关的钩子相应地更紧地与保持肋保持啮合;当锁定器和装入的流体管道被拉开时,径向向内的斜表面与保持肋接触,从而将保持臂张开而可以断开连接,在套筒的一个内部凸肩和锁定器之间有至少一个密封环,其中锁定器在保持臂之间分别有一个释放臂,释放臂可以轴向移动地通过其中的一个开口向外突出。在一个公知的这种插入式管接头中(DE4413346C1),所有部件,也包括要装入管接头中的流体管道(这种流体管道通常是一个套管)都有受制造条件限定的尺寸公差,它们会导致装入插入式管接头中的流体管道相对于插入式管接头在侧向上有相当大的偏移,即使是保持在这些尺寸公差范围内,例如在汽车中由于振动而造成的结果,尤其在接触表面一方面具有尺寸公差允许的最大上限尺寸和另一方面具有尺寸公差允许的最大下限尺寸的时候。这种偏移可以造成密封环承受的负荷增加,在极端情况下,将导致泄漏的发生。此外,当流体管道和管接头部件用于输送可燃流体如汽油,石油或燃气时,它们必须具有一个尽可能高的导电能力,以防止静电充电和在火花放电情况下产生着火的危险。当部件不是精确地相互配合时,会相应地产生高的接触电阻,这种电阻至少阻碍了经这些部件引出这些静电负荷。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开头所述种类的插入式管接头,这种插入式管接头大大地避免了装入其中的流体管道的侧向偏移。按照本专利技术,上述任务是这样解决的,即,套筒在内侧上位于锁定器的保持臂和释放臂之间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肋,这些肋与通过套筒的一个导入口装入锁定器中的流体管道的保持肋相邻接。通过这种解决方案,轴向肋大大地防止了装入插入式管接头中的流体管道的侧向偏移,因为流体管道一方面通过与轴向肋邻接的保持肋支撑在更加靠近套筒的导入口的地方,另一方面它是刚性支撑的。密封环的负荷明显减小,因此密封环的寿命大大提高。即使在高横向力下,尤其是在直到零下40度的低温下仍然能保持其密封性。此外,轴向肋改善了在将流体管道装入插入式管接头中时的导向流体管道在装入时不会撞击保持臂的前端面,如在一个倾斜位置装入时的情况那样,也不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即连接过程已经结束,尽管还没有进行任何锁定。此外轴向肋还加强了套筒。由此提高了拉伸力,从而这种连接能够承受更高的轴向负荷。保持肋与轴向肋相邻接产生了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接触电阻较小,由此能更好地排除静电负荷。释放臂最好是沿轴向指向的,可弹性地弯曲并且和保持臂一样以相同的方式设置相同的钩子。因此它们也附加地象保持臂一样起作用,利用它们包围着保持肋的钩子增大了接触面。最好做到使释放臂的钩子各通过所属的开口沿径向向外突出并具有一个沿轴向从套筒的导入口向后指向的弹簧臂,该弹簧臂沿径向向外成形并沿径向向内设置了一个第一凸起,在将保持臂和释放臂一直向后拉到顶住开口的后缘时,如果在释放期间将弹簧臂压向套筒,此时所述第一凸起啮合在套筒的外侧上的一个第二凸起后面。此时为了断开连接,可以用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方便地抓紧弹簧臂,以便将锁定器由此将开口中的钩子朝开口的后缘边拉,从而可以在拉出已经装入的流体管道时将保持臂和释放臂与钩子一起沿径向向外张开。同时锁定器能容易地相对于套筒固定,因为弹簧臂此时借助于拇指和食指被沿径向压在一起,从而它们的凸起啮合到套筒的凸起的后面。当要装入套筒中的流体管道配置了一个具有用于安置套筒的轴向肋的轴向槽的环形凸缘时,通过轴向肋邻接在凸缘的槽的底部上而对于已经装入的流体管道防止侧向偏移产生一个附加的支撑。此外,套筒的轴向肋啮合在凸缘的槽中也防止了扭转,这在一些情况下是所希望的。此外,当其中一个流体管道装入锁定器中后,凸缘可以充满在套筒的导入口中位于该流体管道和套筒之间的一个间隙。凸缘也对已经装入的流体管道防止侧向偏移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同时它封闭套筒,防止污物或火焰通过导入口进入套筒中。此外,一个保护壳可以经开口和保持臂和释放臂推移到套筒上并与套筒相邻接。该保护壳同样防止污物的侵入,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起防火作用。保护壳可以由弹性橡胶材料构成,以便它们能容易地装配和拆卸。以下对照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和它的具体结构进行较详细的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一个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插入式管接头,在插入式管接头中装入了一个带有保持肋的管套状的流体管道,以及一个固定地插接在插入式管接头的相对的一端上的流体管道,图1是图2中沿截面Ⅰ-Ⅰ的截面图,图2是从图1左侧看的视图,图3是在相对于图1的轴向截面转动45度的轴向平面中沿图2中的截面线Ⅲ-Ⅲ的一个截面图,图4是图2的截面Ⅳ-Ⅳ的截面图,但没有图1所示的流体管道,图5是从图4左侧看的插入式管接头的视图,图6是图5的截面Ⅵ-Ⅵ的截面图,图7是在相对于图6围绕其纵轴线转动90度的位置上穿过卸掉了保护壳的插入式管接头的一个轴向截面图,图8是插入式管接头的一个侧视图,图9是和图6所示相同的轴向截面图,但没有保护壳,图10是沿图9的截面Ⅹ-Ⅹ的截面图,图11是在相对于图8围绕其纵轴线转动90度的位置上,插入式管接头的一个侧视图,图12是在相对于图9围绕其纵轴线转动90度的位置上,插入式管接头的套筒的一个轴向截面图,图13是沿图12的截面ⅩⅢ-ⅩⅢ的截面图,图14是在和图12所示的相同转角位置上壳的一个侧视图,图15是在相对于图12围绕其纵轴线转动90度的位置上,套筒的一个轴向截面图,图16是在相对于图14围绕其纵轴线转动90度的位置上,套筒的一个侧视图,图17是一个装在插入式管接头中的流体管道的立视图,图18是插入式管接头的套筒的一个立视图,图19是一个可以安装在套筒中的锁定器的一个立视图。所示的插入式管接头用于将一个用塑料或金属制成的管件形式的流体管道1与一个用塑料制成的软管形式的流体管道5相连接。管件具有一个在外周面上的保持肋2,一个凸缘3和一个带肋的端部分4。插入式管接头由一个用塑料制成的圆柱形套筒6,一个用塑料制成的锁定器7,两个O形密封环8(在O形环之间安装了一个间隔环9)和一个用橡胶弹性材料制成的保护壳10构成,保护壳10推进到套筒6上并且将其包围住。所有部件1,5,6和7的材料如果都是采用塑料时,则都含有导电的添加物,例如碳粒子或碳纤维,它们不仅提高了这些部件的强度,而且提高了它们排除静电负荷的导电能力。流体管道5在自己的张紧力作用下固定地支撑在套筒6的带肋的端部分11上,但也可以按另一种方式或附加地利用一个软管卡子固定地卡在端部分11上。套筒6的另一个端部分具有四个在其周向上均匀分布的径向开口12和13(尤其参见图12-16,18),这些开口是矩形的并在套筒6的纵向上延伸。套筒6的具有开口12,13的端部分具有比套筒6的用于安装环8和9的相邻的部分较大的内径。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连接两个流体管道(1,5)的插入式管接头,其中一个流体管道(1)至少具有一个保持肋(2),该插入式管接头具有一个带径向开口(12,13)的套筒(6),一个可以在套筒(6)中轴向移动地导向的圆柱形锁定器(7),锁定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可弹性弯曲的保持臂(18),保持臂(18)有一个在自由端上形成的钩子(20),用于从后面啮合一个沿轴向装入锁定器(7)中的流体管道(1)的保持肋(2),其中钩子(20)在其自由端具有一个径向向外的斜表面(21)和一个径向向内的斜表面(23),当套筒(6)和锁定器(7)做分离运动时,径向向外的斜表面(21)被压向套筒(6)的开口(12)的一个前边缘上,该开口(12)可以轴向移动地安置钩子(20)的径向向外部分,从而相关的钩子(20)相应地更紧地与保持肋(2)保持啮合;当将锁定器(7)和装入的流体管道(1)拉开时,径向向内的斜表面(23)与保持肋(2)接触,从而将保持臂(18)张开而可以断开连接,在套筒(6)的一个内部凸肩(36)和锁定器(7)之间有至少一个密封环(8),其中锁定器(7)在保持臂(18)之间分别有一个释放臂(19),释放臂(19)可以轴向移动地通过其中的一个开口(13)向外突出,其特征在于,套筒(6)在内侧上位于锁定器(7)的保持臂(18)和释放臂(19)之间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肋(34),这些肋(34)与通过套筒(6)的一个导入口(30)装入锁定器(7)中的流体管道(1)的保持肋(2)相邻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S赫恩
申请(专利权)人:拉斯慕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