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560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其能提高制作完成后的铜绞线的整体圆度。其包括主底座,所述主底座上沿铜绞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第三座体,所述主底座设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的螺纹相反,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三座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杠上,并通过所述第一丝杠带动实现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座体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座体设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有第二压辊,通过所述第二丝杠和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压辊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座体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三压辊。

Exit wire bundle device of copper stran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outlet wire binding device of the copper stranded wire, which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roundness of the copper stranded wire after manufacturing. The main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dy, a second body and a third body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copper strand. The main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ead screw.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lead screw have opposite threads. The first body and the third body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on the first lead screw and are driven to move left and right by the first lead screw. The first body The second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lead screw, the second lead screw is threaded with a second slide block, the second slide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press roll, and the second press roll is driven up and down by the second lead screw and the second slide block; the third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 third press roll with an inclined set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绞线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为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
技术介绍
铜绞线是由多根导线围绕芯线按照一定规律扭在一起,再在外部缠绕一层绝缘体来进行制作。铜绞线在制作后,有时候铜绞线的整体圆度较差,部分截面可能会变成椭圆形,所以需要通过束线装置来提高整体圆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其能提高制作完成后的铜绞线的整体圆度。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其包括主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座上沿铜绞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第三座体,所述主底座设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的螺纹相反,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三座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杠上,并通过所述第一丝杠带动实现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座体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座体设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压辊,通过所述第二丝杠和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压辊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座体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压辊相对的倾斜设置的第三压辊。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座体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三压辊以铜绞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压辊和所述第三压辊所在直线构成以铜绞线为内切圆的等边三角形;所述第一压辊位于铜绞线上方,所述第二压辊和所述第三压辊位于铜绞线下方两侧;其还包括附加底座,所述附加底座上沿铜绞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四座体、第五座体和第六座体,所述第四座体和所述第六座体分别倾斜连接有第四压辊和第六压辊,所述第五座体通过丝杠副连接有第五压辊,所述第五压辊位于铜绞线下方,所述第四压辊和所述第六压辊位于铜绞线上方两侧;所述第四压辊、所述第五压辊和所述第六压辊所在直线构成以铜绞线为内切圆的等边三角形;所述附加底座和所述主底座通过丝杠副连接,所述附加底座和所述主底座之间的距离等于铜绞线上导线绕芯线一周时铜绞线的长度。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后,通过操作第二丝杠将第二压辊压在铜绞线上,通过操作第一丝杠将第一压辊和第三压辊压在铜绞线上,从而将铜绞线固定住,从前端看,压辊所在的直线构成以铜绞线为内切圆的三角形,铜绞线在运动时,通过压辊对其表面施加压力,能将铜绞线凸出的部位压入,从而能提高制作完成后的铜绞线的整体圆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座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附加底座及其座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其包括主底座1,主底座1上沿铜绞线2方向依次前后设置有第一座体3、第二座体4和第三座体5,主底座1设有第一丝杠1-1,第一丝杠1-1的两端的螺纹相反,第一座体3和第三座体5分别安装在第一丝杠1-1上,并通过第一丝杠带动实现左右移动,第一座体3与第一丝杠1-1螺纹连接,第三座体5通过连接块5-2与第一丝杠1-1螺纹连接,而第二座体4则固定在主底座1上;第一座体3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压辊3-1;第二座体4设有第二丝杠4-1,第二丝杠4-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4-2,第二滑块4-2连接有第二压辊4-3,通过第二丝杠4-1和第二滑块4-2带动第二压辊4-3上下移动;第三座体5上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有倾斜设置的第三压辊5-1。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后,将从绕包机绕包完成后的铜绞线2穿过装置中间,通过操作第二丝杠4-1将第二压辊4-3压在铜绞线2上方,通过操作第一丝杠1-1将第一压辊3-1和第三压辊5-1压在铜绞线下方两侧,从而将铜绞线压紧并固定住,如图1所示,从前端看,压辊所在的直线构成以铜绞线2为内切圆的三角形,铜绞线2在抽出时,通过压辊对其表面施加压力,如果截面为椭圆形的部位进入到该装置中间,由于三个压辊分别在前后位置上将铜绞线2固定,使得长轴方向也就是凸出部分的一端会被压辊挤压压入,长轴方向缩短,从而使其截面更倾向于圆形,提升整体圆度,另外,由于铜绞线2内的导线会绕着中间的芯线转动,所以在抽出过程中,压辊对每个导线都能施加压力,如果有导线凸出可以通过压辊将其压入铜绞线中,确保平整,从而也能提高制作完成后的铜绞线的整体圆度,而且还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铜绞线。进一步的,第一压辊3-1和第三压辊5-1以铜绞线2所在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第一压辊3-1、第二压辊4-3和第三压辊5-1所在直线构成以铜绞线2为内切圆的等边三角形。这样能够使铜绞线受力更为均匀,进一步提升整体圆度。另外,该装置还包括与主底座1结构类似的附加底座6,附加底座6上沿铜绞线2方向依次设置有第四座体7、第五座体8和第六座体9,第四座体7和第六座体9分别与第一座体3和第三座体5结构类似并倾斜连接有第四压辊7-1和第六压辊9-1,同时他们通过丝杠副安装在附加底座6上,第五座体8与第二座体4结构类似通过丝杠副连接有第五压辊8-1,第五压辊8-1位于铜绞线2下方,第四压辊7-1和第六压辊9-1位于铜绞线2上方两侧;第四压辊7-1、第五压辊8-1和第六压辊9-1所在直线构成以铜绞线2为内切圆的等边三角形;同时附加底座6和主底座1通过丝杠副连接,通过丝杠副可以调整附加底座6和主底座1之间的距离,附加底座6和主底座1之间的距离等于铜绞线上导线绕芯线一周时铜绞线的长度,也就是导线绕一个周期时,铜绞线的长度,这样能对主底座1上压辊未直接施加力的部位施加压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圆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压辊和第三压辊之间的间距、第四压辊和第六压辊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这样的一个周期长度。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技术的人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其包括主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座上沿铜绞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第三座体,所述主底座设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的螺纹相反,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三座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杠上,并通过所述第一丝杠带动实现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座体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座体设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压辊,通过所述第二丝杠和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压辊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座体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压辊相对的倾斜设置的第三压辊。/n

【技术特征摘要】
1.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其包括主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座上沿铜绞线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第三座体,所述主底座设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两端的螺纹相反,所述第一座体和所述第三座体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杠上,并通过所述第一丝杠带动实现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座体上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座体设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压辊,通过所述第二丝杠和所述第二滑块带动所述第二压辊上下移动;所述第三座体上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压辊相对的倾斜设置的第三压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座体通过连接块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三压辊以铜绞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绞线的出口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辊、所述第二压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义武强朱弘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