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稳定型轮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5108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稳定型轮毂结构,包括外圈和与其同轴设置的内圈,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至少通过四个缓冲部件连接,所述缓冲部件阵列分布在内圈外侧,缓冲部件用于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冲击力,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与外圈内壁连接的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内部滑动配合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与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用于将活塞块和内圈连接的缓冲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装置的缺点进行改进,在轮毂上设有缓冲部件,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对缓冲效果进行调节,以便轮毂适应不同地形,还可以切换至传统的刚性轮毂,消除了现有装置中轮毂缓冲系数不可调的弊端,实用性强。

A safe and stable hub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afe and stable hub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ring and an inner ring arranged coaxially with the outer ring and the inner ring. The outer ring and the inner ring are connected by at least four buffering parts. The array of buffering parts is distributed outside the inner ring. The buffering part is used to absorb the impact force generated when the vehicle is running. The buffering part includes an expansion sleeve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ring, and the expansion sleeve The internal sliding is matched with a piston block, one end of the piston block and the extension ro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and the extension rod is sleeved with a buffer spring for connecting the piston block and the inner ring.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device, and a buffer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hub, and the buffer effect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needs, so that the hub can adapt to different terrain, and can also be switched To the traditional rigid hub, it eliminates the drawback that the buffer coefficient of the hub in the existing device is not adjustable, and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稳定型轮毂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
,具体是一种安全稳定型轮毂结构。
技术介绍
轮毂是摩托车行驶系统中重要的安全部件,它作用于摩托车前后轴,支撑轮胎并随轮胎一起旋转。现在市面上的轮毂,防震性不好,遇到坑洼起伏路段,容易颠簸,影响驾驶体验,同时可能造成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208812869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缓冲轮毂,该装置采用在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多个减震部件,在轮毂转动的过程中,路面的颠簸感通过减震部件能有效缓冲,提高驾驶舒适性,另外,内圈上的椭圆形减震孔在保证轮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但是该装置的减震部件的减震效果不可调,导致无论在什么地形,轮毂都具有相同的减震效果,无法针对不同地形进行设置,基于此,现在提供一种改进的轮毂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稳定型轮毂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稳定型轮毂结构,包括外圈和与其同轴设置的内圈,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至少通过四个缓冲部件连接,所述缓冲部件阵列分布在内圈外侧,缓冲部件用于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冲击力;所述缓冲部件包括与外圈内壁连接的伸缩套,所述伸缩套内部滑动配合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与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用于将活塞块和内圈连接的缓冲弹簧,在正常缓冲时,所述伸缩套端部与内圈不接触,所述内圈上设有用于驱动伸缩套和伸缩杆相对滑动以实现对缓冲部件的缓冲效果进行调节的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内圈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驱动轴穿过内圈的圆心位置且与旋转驱动盘连接,所述内圈上设有与旋转驱动盘相配合的安装槽,所述旋转驱动盘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与缓冲部件相对应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有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另一端与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盘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与伸缩杆相配合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宽度与伸缩杆直径相当,引导孔的长度为伸缩杆直径的两倍以上。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塞块表面和伸缩套内壁都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1.5mm。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孔所在的内圈外侧分别设有一个辅助支撑块,所述辅助支撑块上设有与伸缩杆上卡块相配合的支撑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导孔的长度为伸缩杆直径的三倍。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槽和旋转驱动盘之间设有传动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套靠近外圈的一侧设有通口,避免在伸缩套内部形成负压。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圈外侧还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厚度为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装置的缺点进行改进,在轮毂上设有缓冲部件,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对缓冲效果进行调节,以便轮毂适应不同地形,还可以切换至传统的刚性轮毂,消除了现有装置中轮毂缓冲系数不可调的弊端,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内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外圈100、橡胶圈200、缓冲部件300、活塞块301、伸缩套302、缓冲弹簧303、伸缩杆304、驱动轴400、旋转驱动盘500、驱动杆600、传动连杆700、内圈800、辅助支撑块801、支撑槽802、引导孔803、安装槽804、驱动电机900。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安全稳定型轮毂结构,包括外圈100和与其同轴设置的内圈800,所述外圈100和内圈800之间至少通过四个缓冲部件300连接,所述缓冲部件300阵列分布在内圈800外侧,缓冲部件300用于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冲击力;所述缓冲部件300包括与外圈100内壁连接的伸缩套302,所述伸缩套302内部滑动配合有活塞块301,所述活塞块301与伸缩杆30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304上套设有用于将活塞块301和内圈800连接的缓冲弹簧303,在正常缓冲时,所述伸缩套302端部与内圈800不接触,所述内圈800上设有用于驱动伸缩套302和伸缩杆304相对滑动以实现对缓冲部件300的缓冲效果进行调节的驱动部件。所述伸缩套302靠近外圈100的一侧设有通口,避免在伸缩套302内部形成负压。所述安装槽804和旋转驱动盘500之间设有传动间隙。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内圈800上的驱动电机900,所述驱动电机900的输出端的驱动轴400穿过内圈800的圆心位置且与旋转驱动盘500连接,所述内圈800上设有与旋转驱动盘500相配合的安装槽804,所述旋转驱动盘500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与缓冲部件300相对应的驱动杆600,所述驱动杆600转动连接有传动连杆700,所述传动连杆700另一端与伸缩杆304转动连接,在驱动电机900的带动下,旋转驱动盘500通过传动连杆700和伸缩杆304拉动活塞块301在伸缩套302中滑动,进而克服缓冲弹簧303发生形变,改变缓冲弹簧303的刚性,在实际条件时,缓冲弹簧303的被压缩的程度越大,轮毂的缓冲性能越差,反之,则缓冲性能越高。所述旋转驱动盘500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与伸缩杆304相配合的引导孔803,所述引导孔803的宽度与伸缩杆304直径相当,引导孔803的长度为伸缩杆304直径的两倍以上,从而便于伸缩杆304在引导孔803中滑动,以提高缓冲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稳定型轮毂结构,包括外圈(100)和与其同轴设置的内圈(800),所述外圈(100)和内圈(800)之间至少通过四个缓冲部件(30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300)阵列分布在内圈(800)外侧,缓冲部件(300)用于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冲击力;/n所述缓冲部件(300)包括与外圈(100)内壁连接的伸缩套(302),所述伸缩套(302)内部滑动配合有活塞块(301),所述活塞块(301)与伸缩杆(30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304)上套设有用于将活塞块(301)和内圈(800)连接的缓冲弹簧(303),在正常缓冲时,所述伸缩套(302)端部与内圈(800)不接触,所述内圈(800)上设有用于驱动伸缩套(302)和伸缩杆(304)相对滑动以实现对缓冲部件(300)的缓冲效果进行调节的驱动部件;/n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内圈(800)上的驱动电机(900),所述驱动电机(900)的输出端的驱动轴(400)穿过内圈(800)的圆心位置且与旋转驱动盘(500)连接,所述内圈(800)上设有与旋转驱动盘(500)相配合的安装槽(804),所述旋转驱动盘(500)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与缓冲部件(300)相对应的驱动杆(600),所述驱动杆(600)转动连接有传动连杆(700),所述传动连杆(700)另一端与伸缩杆(304)转动连接;/n所述旋转驱动盘(500)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与伸缩杆(304)相配合的引导孔(803),所述引导孔(803)的宽度与伸缩杆(304)直径相当,引导孔(803)的长度为伸缩杆(304)直径的两倍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稳定型轮毂结构,包括外圈(100)和与其同轴设置的内圈(800),所述外圈(100)和内圈(800)之间至少通过四个缓冲部件(30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300)阵列分布在内圈(800)外侧,缓冲部件(300)用于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冲击力;
所述缓冲部件(300)包括与外圈(100)内壁连接的伸缩套(302),所述伸缩套(302)内部滑动配合有活塞块(301),所述活塞块(301)与伸缩杆(30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304)上套设有用于将活塞块(301)和内圈(800)连接的缓冲弹簧(303),在正常缓冲时,所述伸缩套(302)端部与内圈(800)不接触,所述内圈(800)上设有用于驱动伸缩套(302)和伸缩杆(304)相对滑动以实现对缓冲部件(300)的缓冲效果进行调节的驱动部件;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设置在内圈(800)上的驱动电机(900),所述驱动电机(900)的输出端的驱动轴(400)穿过内圈(800)的圆心位置且与旋转驱动盘(500)连接,所述内圈(800)上设有与旋转驱动盘(500)相配合的安装槽(804),所述旋转驱动盘(500)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与缓冲部件(300)相对应的驱动杆(600),所述驱动杆(600)转动连接有传动连杆(700),所述传动连杆(700)另一端与伸缩杆(304)转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双喜张苏嵘王国斌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裕久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