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50015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7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包括一次除尘风道、集尘槽,其特征在于,集尘槽的上方悬吊主除尘挡墙,主除尘挡墙的下部朝向进风口方向的一侧设有棱状突起,在一次除尘风道的入口端的风道顶部悬吊风向转换挡板,风向转换挡板的底面由一次除尘风道入口端向一次除尘风道出口端向下倾斜设置,在一次除尘风道的出口端的风道底部砌筑二次除尘挡墙,二次除尘挡墙的两侧挡尘立面由一次除尘风道出口端向一次除尘风道入口端倾斜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延长了除尘装置的使用寿命,能够实现干熄焦的主除尘挡墙在年修周期内运行中不出现坍塌事故,解决了影响干熄焦年修周期的关键问题;同时此项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升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

A primary dedusting device and dedusting method for CDQ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ry quenching primary dedus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rimary dedusting air duct and a dust collecting trough,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main dedusting retaining wall is suspended above the dust collecting trough, the lower part of the main dedusting retaining wall is provided with an edge protrusion towards the air inlet direction, the wind direction conversion baffle is suspended at the top of the air duct at the inlet end of the primary dedusting air duct,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wind direction conversion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primary dedusting air duct The inlet end is inclined downward to the outlet end of the primary dedusting air duct, and the secondary dedusting retaining wall is built at the bottom of the air duct at the outlet end of the primary dedusting air duct. The dust retaining facades on both sides of the secondary dedusting retaining wall are inclined from the outlet end of the primary dedusting air duct to the inlet end of the primary dedusting air duct. The invention extend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edusting device, can realize that the main dedusting retaining wall of the CDQ does not collaps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annual repair cycle, and solves the key problems affecting the annual repair cycle of the CDQ;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dedusting efficiency of the dedus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焦炉干熄焦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
技术介绍
1、干熄焦重力除尘原理干熄焦技术利于节能环保,因此发展很快。干熄焦装置最重要的部分是干熄炉本体和除尘器。一次除尘是利用重力除尘原理将循环惰性气体中的焦粉除去。起主要作用的为一次除尘挡墙。一次除尘器挡墙主要作用是利用惯性原理,即干熄炉环形烟道出来的有一定流速的高温惰性气体在流经干熄焦锅炉前,因粉尘颗粒惯性较大,不能随气体一起改变方向而碰撞到挡墙,而粉尘颗粒(焦粉)在重力作用下就下落到除尘器底锥部漏斗排灰槽中。2、干熄焦除尘挡墙损坏原因一次除尘器挡墙为单列砖结构,挡墙中间设有两处膨胀缝,干熄炉在升降温后,会出现一些缝隙,这些缝隙不是沿着预设的膨胀缝涨闭,缝隙在循环气体的作用下,火泥脱落,造成挡墙窜气,缝隙尺寸逐渐变大变多,致使窜气周围的耐材、小砖块受到外力作用产生松动而脱落,出现孔洞,随着生产的继续孔洞会逐渐扩大,致使挡墙局部坍塌。从多次年修经验中可以看出,最先脱落的部位为中间拱中间部位的加工砖的上下两侧。一次除尘挡墙一方面受到来自干熄炉一侧的热气流的压力容易倒塌,干熄焦正常生产开关炉盖时,干熄焦预存段压力会有较大的波动,锅炉入口的压力也会随之波动,幅度几乎与预存室压力波动相当,压力波动在200Pa左右,锅炉入口压力开炉盖前为-1000Pa,开盖后压力为-1200Pa,压力波动频率与装焦频率一致,周期为每9分钟一次。除尘器挡墙的面积约为41.5m2,开盖前受到循环气体的冲击力约为3.8吨,开盖后受到的冲击力约为4.7吨,这个冲击力每9分钟变化一次,形成了一个有规律的交变应力,从而致使挡墙发生疲劳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及除尘方法,保证干熄焦在年修周期内的安全稳定运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包括一次除尘风道、集尘槽,集尘槽的上方悬吊主除尘挡墙,主除尘挡墙的下部朝向进风口方向的一侧设有棱状突起,在一次除尘风道的入口端的风道顶部悬吊风向转换挡板,风向转换挡板的底面由一次除尘风道入口端向一次除尘风道出口端向下倾斜设置,在一次除尘风道的出口端的风道底部砌筑二次除尘挡墙,二次除尘挡墙的两侧挡尘立面由一次除尘风道出口端向一次除尘风道入口端倾斜设置。所述的风向转换挡板为浇筑结构,其内部设有挂件,挂件固定连接在悬吊梁上,悬吊梁固定连接在一次除尘风道的顶墙内部。所述的风向转换挡板距一次除尘风道的入口的距离为2-5米,所述的风向转换挡板的底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45°。靠近集尘槽一侧的二次除尘挡墙的立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5-10°,远离集尘槽一侧的二次除尘挡墙的立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5-25°。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方法,在一次除尘风道内依次设置风向转换挡板、主除尘挡墙、二次除尘挡墙,风向转换挡板改变一次除尘风道上部风的方向,使得平行于地平线的气流经过风向转换挡板后的风斜向下35°-45°方向吹,使得下部含尘气体受到倾斜方向的力,除去热惰性含尘气体中的灰尘,气流改变方向后吹向主除尘挡墙的棱状突起处,再次除去热惰性含尘气体中的灰尘,击打在主除尘挡墙墙面上的气流斜向下流动,经过向风道入口方向倾斜的二次除尘挡墙,又一次除去热惰性含尘气体中的灰尘。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避免了风道风在主除尘挡墙上薄弱部位的受力,减缓了主除尘挡墙的损坏,延长了除尘装置的使用寿命,能够实现干熄焦的主除尘挡墙在年修周期内运行中不出现坍塌事故,解决了影响干熄焦年修周期的关键问题;同时此项专利技术能够提升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由原来除尘后尘含量控制在不大于5g/m3降低到3g/m3以下,保护了锅炉的稳定运行,提升了干熄焦系统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向转换挡板安装示意图。图3为风向转换挡板的安装截面图。图中:一次除尘风道1、集尘槽2、主除尘挡墙3、风向转换挡板4、二次除尘挡墙5、悬吊梁6、挂件7、棱状突起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包括一次除尘风道1、集尘槽2,集尘槽2的上方悬吊主除尘挡墙3,主除尘挡墙3的下部朝向进风口方向的一侧设有棱状突起8。在一次除尘风道1的入口端的风道顶部悬吊风向转换挡板4,风向转换挡板4为浇筑结构,在距离一次除尘风道1的入口的2米-5米的位置(过完一次除尘紧急放散阀的位置)设置悬吊梁6,在悬吊梁6上焊接3列挂件7,挂件7与悬吊梁6焊接为满焊,连接牢固,风向转换挡板4经久耐用。挂件7焊接完后采用硅酸铝纤维毡进行填充密封,填充2-3层后压实,防止高温气体进入烧损焊接部位。填充严密后制作浇筑模具,模具的制作分成两次。首先是内衬浇筑料的模具的制作。内衬浇筑料作用是密封隔热,填充由于悬吊梁6的制作空出来的空间高度,使得内衬浇筑料模具的制作与一次除尘风道1顶部墙体一致。内衬用隔热轻质浇注料CL-100浇注,外层即工作面层采用高强度的CZH027浇注耐磨抗震。风向转换挡板4的底面由一次除尘风道入口端向一次除尘风道出口端向下倾斜设置,底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45°。风向转换挡板4高度500—800mm,宽度与一次除尘风道等宽,厚度为300-400mm。在一次除尘风道1的出口端的风道底部砌筑二次除尘挡墙5,二次除尘挡墙5距离集尘槽2的距离为150mm-300mm,二次除尘挡墙5的高度800—1000mm。二次除尘挡墙5的两侧挡尘立面由一次除尘风道出口端向一次除尘风道入口端倾斜设置。靠近集尘槽2一侧的挡墙立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5-10°,远离集尘槽一侧的挡墙立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5-25°。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的除尘方法,在一次除尘风道1内依次设置风向转换挡板4、主除尘挡墙3、二次除尘挡墙5,风向转换挡板4改变一次除尘风道1上部风的方向,使得平行于地平线2m/s的气流经过风向转换挡板4后的风斜向下35°-45°方向吹,使得下部含尘气体受到倾斜方向的力,除去热惰性含尘气体中的灰尘,气流改变方向后吹向主除尘挡墙3的棱状突起8处,避开了主除尘挡墙3最薄弱的部位,再次除去热惰性含尘气体中的灰尘。气流对主除尘挡墙的冲击力为1.6kg·m/s2-2.5kg·m/s2。击打在主除尘挡墙墙面上的气流斜向下流动,经过向风道入口方向倾斜的二次除尘挡墙5,又一次除去热惰性含尘气体中的灰尘,使得经过二次除尘挡墙5阻挡后粉尘掉落在集尘槽内,经过此种方法除尘后在进入锅炉入口前测量含尘量为2.5-4.5g/m3,比现有使用的装置及方法要低1.5g/m3-3g/m3。上面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对其进行等同变化和修饰,均在本专利技术保护方案的范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包括一次除尘风道、集尘槽,其特征在于,集尘槽的上方悬吊主除尘挡墙,主除尘挡墙的下部朝向进风口方向的一侧设有棱状突起,一次除尘风道的入口端的风道顶部悬吊风向转换挡板,风向转换挡板的底面由一次除尘风道入口端向一次除尘风道出口端向下倾斜设置,一次除尘风道的出口端的风道底部砌筑二次除尘挡墙,二次除尘挡墙的两侧挡尘立面由一次除尘风道出口端向一次除尘风道入口端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包括一次除尘风道、集尘槽,其特征在于,集尘槽的上方悬吊主除尘挡墙,主除尘挡墙的下部朝向进风口方向的一侧设有棱状突起,一次除尘风道的入口端的风道顶部悬吊风向转换挡板,风向转换挡板的底面由一次除尘风道入口端向一次除尘风道出口端向下倾斜设置,一次除尘风道的出口端的风道底部砌筑二次除尘挡墙,二次除尘挡墙的两侧挡尘立面由一次除尘风道出口端向一次除尘风道入口端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向转换挡板为浇筑结构,其内部设有挂件,挂件固定连接在悬吊梁上,悬吊梁固定连接在一次除尘风道的顶墙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向转换挡板距一次除尘风道的入口的距离为2-5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焦一次除尘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庙庞克亮谭啸董刚甘秀石王超侯士彬武吉刘福军蔡秋野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