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794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其包括:机壳,连接于所述机壳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机壳内设有一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两端支撑于前端盖和后端盖,转子组件的外缘设有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的端部设有第一汇流盘,所述第一汇流盘电连接于第一定子组件的线圈,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的端部设有第二汇流盘,所述第二汇流盘电连接于第二定子组件的线圈,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协同作用于转子组件,以便转子组件在第一定子组件和/或第二定子组件的作用下均可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相对于传统的电机成本略微上升,但是可靠性大大提高,适用于自动驾驶及电动汽车领域。

A double stator BLDC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stator brushless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a front-end cover and a rear-end cover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casing, a rotor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casing, two ends of the rotor assembly are supported on the front-end cover and the rear-end cover, the outer edge of the rotor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certain sub assembly and a second stator assembly, and the end of the first stator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mbiner plate The first bus ba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il of the first stator assembly, the end of the second stator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us bar, the second bus ba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coil of the second stator assembly, the first stator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stator assembly work together on the rotor assembly, so that the rotor assembly can rotate under the action of a certain sub assembly and / or the second stator assembly \u3002 The double stator brushless mo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lightly higher cost than the traditional motor, but greatly improved reli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field of automatic driving and electric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
技术介绍
EPS就是英文ElectricPowerSteering的缩写,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现有的EPS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两个无刷电机11和12并联,13为方向盘端,14为底盘端,其功能与本专利相同,成本非常高,如附图2所示;二,定子双层绕线,内圈与外圈进行并联,转子共用,定子内外圈电阻不平衡、内外圈电感不平衡,电机性能稳定性差,另外当线圈内圈或外圈发生烧毁后会引发相同齿的外圈或内圈同时烧毁,导致电机失效,电机可靠性未得到提升,如附图3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其解决了现有的无刷电机可靠性不高,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其包括:机壳,连接于所述机壳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机壳内设有一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两端支撑于前端盖和后端盖,转子组件的外缘设有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的端部设有第一汇流盘,所述第一汇流盘电连接于第一定子组件的线圈,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的端部设有第二汇流盘,所述第二汇流盘电连接于第二定子组件的线圈,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协同作用于转子组件,以便转子组件在第一定子组件和/或第二定子组件的作用下均可转动。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上还设有一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被配置成双6槽8极并联结构。其中,所述转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被配置成双6槽8极串联结构。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还可以被配置成双6槽8极的2n倍并联结构,其中n=-1,1,2,3…。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还可以被配置成双6槽10极并联或串联结构。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还可以被配置成双6槽10极的2n倍并联结构,其中n=-1,1,2,3…。其中,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受控于一第一变频器,所述第二定子组件受控于一第二变频器。其中,所述第一变频器与第二变频器相互通信,相互验证以确定故障出现在第一定子组件处还是第二定子组件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相对于传统的电机成本略微上升,但是可靠性大大提高,适用于自动驾驶及电动汽车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定子无刷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为现有的技术中两种无刷电机的方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双定子无刷电机的定子部分绕线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为本技术的双定子无刷电机的驱动电路控制部分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双定子无刷电机的控制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本技术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请参阅附图1,在本实施例中,该双定子无刷电机,其包括:机壳1,连接于所述机壳1两端的前端盖2和后端盖3,具体的,机壳1为管状结构,所述机壳1内设有一转子组件4,所述转子组件4的两端支撑于前端盖2和后端盖3,转子组件4的外缘设有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如图4所示,第一定子组件5为A1C1B1A1C1B1,第二定子组件6为B1’A1’C1’B1’A1’C1’,所述第一定子组件5的端部设有第一汇流盘7,所述第一汇流盘7电连接于第一定子组件5的线圈,所述第二定子组件6的端部设有第二汇流盘8,所述第二汇流盘8电连接于第二定子组件6的线圈,所述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协同作用于转子组件4,以便转子组件4在第一定子组件5和/或第二定子组件6的作用下均可转动。第一汇流盘7将第一定子组件5的线圈A1A1,C1C1,B1B1端连接成星型连接,第二汇流盘8将第二定子组件的线圈的端部B1B1,A1A1,C1C1也连接成星型连接,经第一汇流盘7和第二汇流盘8连接的线圈再次连接于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4上还设有一传感器9,所述传感器9用于检测第一定子组件5、第二定子组件6与转子组件4的相对位置,具体检测定子与转子之间的位置圆心角,并将反馈电压信号,对驱动电路上的MOS管进行控制,形成如图7所示的时序图。其工作原理如下:0.4~1.3ms时刻,如图5,图6AH(AH’)BL(BL’)导通,定子组件5线圈C1C1B1B1&定子组件6C1’C1’B1’B1’通电,在1.3~2.2ms时刻,如图5,图6AH(AH’)CL(CL’)导通,定子组件5线圈C1C1A1A1和定子组件6C1’C1’A1’A1’通电,同理整个工作周期共6个工作状态,通过6个工作状态的连续循环动作,电机连续运动,实现对外动能输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子组件4、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被配置成双6槽8极并联结构。也即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的线圈进行并联,由于该无刷电机为双定子(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所以称之为双6槽8极结构。其中,所述转子组件5、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被配置成双6槽8极串联结构。也即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的线圈进行串联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4、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还可以被配置成双6槽8极的2n倍并联结构,其中n=-1,1,2,3…。经试验证明,在保持无刷电机同等性能的情况下能够兼顾成本较低的优势。当电机被配置成双6槽8极时,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的线圈在圆周排布方式为AB’CA’BC’AB’CA’BC’如附图4所示。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4、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还可以被配置成双6槽10极并联或串联结构。其中,所述的转子组件4、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还可以被配置成双6槽10极的2n倍并联结构,其中n=-1,1,2,3…。当电机被配置成双6槽10极时,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的线圈在圆周排布方式为CB’AC’BA’CB’AC’BA’。其中,所述第一定子组件5受控于一第一变频器,所述第二定子组件6受控于一第二变频器。其中,所述第一变频器与第二变频器相互通信,相互验证,也即实时读取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的电阻、电流值,对两路信息进行比较,当二者的差值超过预设的误差范围时,将两路的检测值与设定的基础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哪个定子组件出现故障,向控制中心发出错误代码,并进行诸如平稳靠边停车或向服务商发送故障信号等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相对于传统的电机成本略微上升,但是可靠性大大提高,适用于自动驾驶及电动汽车领域。其中,将第一定子组件5和第二定子组件6的线圈分别独立设置,各自连接于第一汇流盘7和第二汇流盘8,二者分别独立运行控制,正常运行时,二者相互通信,互为验证,保证转子组件4的平稳可靠运行。当其中一个定子组件损坏,另一定子组件仍能驱动转子组件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连接于所述机壳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机壳内设有一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两端支撑于前端盖和后端盖,转子组件的外缘设有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的端部设有第一汇流盘,所述第一汇流盘电连接于第一定子组件的线圈,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的端部设有第二汇流盘,所述第二汇流盘电连接于第二定子组件的线圈,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协同作用于转子组件,以便转子组件在第一定子组件和/或第二定子组件的作用下均可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连接于所述机壳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机壳内设有一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的两端支撑于前端盖和后端盖,转子组件的外缘设有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所述第一定子组件的端部设有第一汇流盘,所述第一汇流盘电连接于第一定子组件的线圈,所述第二定子组件的端部设有第二汇流盘,所述第二汇流盘电连接于第二定子组件的线圈,所述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协同作用于转子组件,以便转子组件在第一定子组件和/或第二定子组件的作用下均可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组件上还设有一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定子组件、第二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和第二定子组件被配置成双6槽8极并联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定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第一定子组件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荣卢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南方德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