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17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金属制的冲压加工部件(2)嵌插在位于连接部件(A)的内侧的树脂成形部件(1)的外周,使在该冲压加工部件的端部形成的、向内侧突出的卡止突部(2a、2b)和树脂成形部件卡合,由此防止树脂成形部件从冲压加工部件上脱落下来,而且,在这些树脂成形部件和冲压加工部件上形成防转机构(3),从而,两者沿周向成为一体,能拧紧在软管连接件(B)的外螺纹部(B2、B4)上。从而,提高连接部件的表面硬度,防止损伤,且减轻重量,而且,对于多种规格的螺纹,仅仅通过更换树脂成形部件就能解决。(*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用软管连接喷头等喷水器具和供水开关或热水混合开关等供水配件的场合那样的、用于将软管连接到软管连接件上的软管连接结构。详细地说,是通过将圆筒形的连接部件(盖形螺母)自如旋转地嵌插在软管连接端部的外周,将刻设在该连接部件的内周面上的内螺纹部拧紧在软管连接件的外螺纹部上,由此连接两者,使其覆盖这些软管连接端部的外周以及软管连接件的外螺纹部的软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作为这种软管连接结构有嵌插在软管连接端部的外周上的连接部件(器具连接用螺母)是金属制的机械加工部件,在将管接头的竹笋形部插入在软管连接端部的内周、使其抵在凸缘部上之后,将堑紧筒嵌插在其外周并夹紧,使其成为一体,然后,将刻设在上述连接部件的一端内周面上的内螺纹部拧紧在喷水器具(喷头)的外螺纹部上,由此在该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内周面上形成的防软管脱落部抵在堑紧筒的端部上并与其卡合,连接两者,使其覆盖这些软管连接端部的外周以及外螺纹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报实公平2-13832号公报(第1页、图5、图6)。另外,还有嵌插在软管连接端部的外周上的连接部件(器具连接用螺母)是金属制的机械加工部件,在将外筒嵌插在软管连接端部的外周、使其成为一体之后,将刻设在上述连接部件的一端内周面上的内螺纹部拧紧在供水配件(水龙头配件)的外螺纹部上,由此在该连接部件的另一端内周面上形成的卡止台阶部抵在外筒的端部上并与其卡合,连接两者,使其覆盖这些软管连接端部的外周以及外螺纹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报实公平1-40397号(第1-2页、图1、图2)。对这样的金属制的机械加工部件—连接部件的表面进行防锈用的电镀处理。但是,这样的现有的软管连接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使用金属制的机械加工部件—连接部件,所以高精度地加工连接部件,不仅花费人手和时间,而且必须对其表面进行防锈用的电镀处理,仅这一部分制造成本就提高了,而且,由于连接部件的重量较重,所以操作困难。再有,存在的问题是例如,一般情况下,刻设在喷头等喷水器具或供水配件上的外螺纹部,每个连通器其螺距或形状等螺纹规格不同,为了能应付这些所有的情况,必须分别制造能与多种不同规格的螺纹旋合的专用的连接部件,分别进行库存管理,成本高。特别是,在与喷头等喷水器具连接的场合,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将连接部件嵌合在吊架上、能拆卸地挂在墙壁上,所以,随着连接部件的拆卸,表面容易损伤,若使用频度高的话,电镀层容易剥落下来,露出金属面,由于使用环境容易湿润而腐蚀,产生锈蚀,因此,美观程度显著降低。另外,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构成整个连接部件的金属一般情况下热传导率较大,所以,在高温水通过的场合,其热迅速地传递到连接部件的表面,表面温度上升,因此,人有可能被烫伤。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将整个连接部件制成合成树脂制的成形部件,对其表面进行电镀。但是,该连接部件除了限定为能电镀的合成树脂之外,由于表面硬度低,容易损伤表面,商品价格低,而且,与金属制的部件相比,电镀层容易剥落,存在会划伤手或挂扯头发之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就是要提高连接部件的表面硬度,既能防止损伤,又能减轻重量,而且,对于多个螺纹规格,仅通过更换树脂成形部件,就能解决。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目的之外,其目的就是要既能防止损伤提高安全性,又不易变形。权利要求3、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目的之外,其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耐用性优异的防转机构。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除了权利要求1、2、3或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目的之外,其目的就是要即使不弯曲冲压加工部件也能防止树脂成形部件脱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用在内周面上刻设有与软管连接件的外螺纹部旋合的内螺纹部的合成树脂制的成形部件和嵌插在该树脂成形部件的外周的金属制的冲压加工部件构成连接部件,在该冲压加工部件的端部形成向其内侧突出、与树脂成形部件卡合的防脱落用的卡止突部,而且,在这些树脂成形部件和冲压加工部件上形成用于使两者沿周向成为一体的防转机构。由这样的结构产生的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作用是通过将金属制的冲压加工部件嵌插在位于连接部件的内侧的树脂成形部件的外周,使在该冲压加工部件的端部形成的、向内侧突出的卡止突部和树脂成形部件卡合,防止树脂成形部件从冲压加工部件中脱落下来,而且,通过在这些树脂成形部件和冲压加工部件上形成防转机构,两者沿周向成为一体,能拧紧在软管连接件的外螺纹部上。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在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上述防脱落用的卡止突部将冲压加工部件的端部弄圆成大致圆弧形截面而形成卷边部、或向树脂成形部件弯曲加工冲压加工部件的端部的结构。由这样追加的结构产生的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作用是通过将冲压加工部件的端部弄圆成大致圆弧形截面而形成卷边部、或向树脂成形部件弯曲加工,因此冲压加工部件的切割端面不会露出来,而且提高了冲压加工部件的强度。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在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上述防转机构是在树脂成形部件的外周面以及与其对置的冲压加工部件的内周面上、使它们分别相互卡合地形成的卡合部的结构。由这样追加的结构产生的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作用是通过使在树脂成形部件的外周面上形成的卡合部和在冲压加工部件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卡合部相互卡合,两者沿周向成为一体,能拧紧在软管连接件的外螺纹部上。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在权利要求1或2所记载的明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上述防转机构在树脂成形部件的端面部以及与其对置的冲压加工部件的端部的对置部分上形成沿周向相互嵌合的卡合部的结构。由这样追加的结构产生的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作用是通过使在树脂成形部件的端面部上形成的卡合部和在冲压加工部件的端部上形成的卡合部沿周向相互卡合,两卡合部沿周向成为一体,能拧紧在软管连接件的外螺纹部上。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其特征是在权利要求1、2、3或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将被制成为比上述防脱落用的卡止突部的任意一方的内径都小的树脂成形部件嵌插在冲压加工部件内、由扩径机构使该嵌插的树脂成形部件间接或直接地与一方的卡止突部卡合、防止树脂成形部件脱落的结构。由这样追加的结构产生的权利要求5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作用是通过将制成比防脱落用的卡止突部的任意一个的内径都小的树脂成形部件嵌插在冲压加工部件内,用扩径机构使该嵌插的树脂成形部件间接或直接地与一个卡止突部卡合,防止树脂成形部件脱落,从而,不需要在嵌插树脂成形部件后为了防止脱落而对冲压加工部件进行弯曲加工。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软管连接结构的切去一部分的主视图,对主要部分进行了放大。图2是沿图1的(2)-(2)线剖切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对分解状态进行放大而表示的局部切去一部分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的软管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的软管连接结构的局部放大的剖视图。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的水龙头用喷水口配件的切去一部分的放大主视图,(b)是其仰视图,(c)是表示分解状态的纵剖主视图。图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管连接结构,将圆筒形的连接部件(A)能自如旋转地嵌插在软管(H)的连接端部(H1)的外周,通过将在该连接部件(A)的内周面上刻设的内螺纹部(1a)拧紧在软管连接件(B)的外螺纹部(B2、B4)上,以覆盖这些软管连接端部(H1)的外周以及软管连接件(B)的外螺纹部(B2、B4)的方式将两者连接,其特征是:    用在内周面上刻设有与软管连接件(B)的外螺纹部(B2、B4)旋合的内螺纹部(1a)的合成树脂制的成形部件(1)、和嵌插在该树脂成形部件(1)的外周的金属制的冲压加工部件(2)构成上述连接部件(A),在该冲压加工部件(2)的端部形成向其内侧突出地与树脂成形部件(1)卡合的防脱落用的卡止突部(2a、2b),而且,在这些树脂成形部件(1)和冲压加工部件(2)上形成用于使两者沿周向成为一体的防转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崎勉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克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