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管状成形体。
技术介绍
1、聚烯烃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透明性及疏水性,且难以附着气味、颜色,但柔软性及脆化性较差。因此,当用聚烯烃成形壁厚的管状成形体时,将有损于柔软性而容易折损,即使成形为壁薄的管状成形体时,仍容易折损。
2、另一方面,聚氨酯虽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柔软性及透明性,但却容易附着气味、颜色,且疏水性差。
3、因此,若组合聚烯烃与聚氨酯来制造多层管状成形体,便可赋予其聚烯烃所具有的难以附着气味、颜色的特性及优异的疏水性、以及聚氨酯的优异的柔软性。
4、该多层管状成形体可具有软质氯乙烯制的管状成形体(耐热温度:70℃)与硅胶制的管状成形体(耐热温度:150℃)之间的中间区域的耐热温度(80至100℃)。因此,在食品或化妆品行业等中,该多层管状成形体可就性能面及成本面,与上述软质氯乙烯制的管状成形体及硅胶制的管状成形体区分,而适用于所期望的用途或环境,如配管或机械组装等。
5、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多层管即多层管状成形体,其具有:由聚烯烃树脂所形成的内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管状成形体,具有:内层、外层、以及设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并将两者粘合起来的中间层,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内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1以上且小于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内层的厚度,相对于该多层管状成形体的厚度的比例为0.06至0.25。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内层中的所述聚烯烃的含量为75质量%以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聚烯烃的软化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多层管状成形体,具有:内层、外层、以及设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并将两者粘合起来的中间层,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内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1以上且小于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内层的厚度,相对于该多层管状成形体的厚度的比例为0.06至0.25。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内层中的所述聚烯烃的含量为75质量%以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聚烯烃的软化温度为95至190℃。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聚烯烃包含高密度聚乙烯、间规聚丙烯、等规聚丙烯及聚甲基戊烯中的至少1种。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内层的厚度为0.05至2.5m m。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外层中的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的含量为75重量%以上。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的软化温度为135至200℃。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包含己二酸酯系热塑性聚氨酯、醚系热塑性聚氨酯、己内酯系热塑性聚氨酯及聚碳酸酯系热塑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