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管状成形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258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45
提供一种具有高柔软性、且于内面难以产生皱褶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多层管状成形体(1)具有:内层(2)、外层(3)、以及设于内层(2)与外层(3)之间并将两者粘合起来的中间层(4)。内层(2)含有聚烯烃作为主成分,外层(3)含有热塑性聚氨酯作为主成分,中间层(4)含有粘合性聚烯烃作为主成分。外层(3)的厚度(T3)与中间层(4)的厚度(T4)之和,相对于多层管状成形体(1)的厚度(TT)之比例为0.7至0.9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管状成形体


技术介绍

1、聚烯烃具有优异的耐热性、透明性及疏水性,且难以附着气味、颜色,但柔软性及脆化性较差。因此,当用聚烯烃成形壁厚的管状成形体时,将有损于柔软性而容易折损,即使成形为壁薄的管状成形体时,仍容易折损。

2、另一方面,聚氨酯虽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柔软性及透明性,但却容易附着气味、颜色,且疏水性差。

3、因此,若组合聚烯烃与聚氨酯来制造多层管状成形体,便可赋予其聚烯烃所具有的难以附着气味、颜色的特性及优异的疏水性、以及聚氨酯的优异的柔软性。

4、该多层管状成形体可具有软质氯乙烯制的管状成形体(耐热温度:70℃)与硅胶制的管状成形体(耐热温度:150℃)之间的中间区域的耐热温度(80至100℃)。因此,在食品或化妆品行业等中,该多层管状成形体可就性能面及成本面,与上述软质氯乙烯制的管状成形体及硅胶制的管状成形体区分,而适用于所期望的用途或环境,如配管或机械组装等。

5、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多层管即多层管状成形体,其具有:由聚烯烃树脂所形成的内层、由聚氨酯树脂所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管状成形体,具有:内层、外层、以及设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并将两者粘合起来的中间层,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内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1以上且小于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内层的厚度,相对于该多层管状成形体的厚度的比例为0.06至0.25。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内层中的所述聚烯烃的含量为75质量%以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聚烯烃的软化温度为95至19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多层管状成形体,具有:内层、外层、以及设于所述内层与所述外层之间并将两者粘合起来的中间层,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内层的厚度的比例为0.1以上且小于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内层的厚度,相对于该多层管状成形体的厚度的比例为0.06至0.25。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内层中的所述聚烯烃的含量为75质量%以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聚烯烃的软化温度为95至190℃。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聚烯烃包含高密度聚乙烯、间规聚丙烯、等规聚丙烯及聚甲基戊烯中的至少1种。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内层的厚度为0.05至2.5m m。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外层中的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的含量为75重量%以上。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的软化温度为135至200℃。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管状成形体,其中,所述热塑性聚氨酯包含己二酸酯系热塑性聚氨酯、醚系热塑性聚氨酯、己内酯系热塑性聚氨酯及聚碳酸酯系热塑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青木大地沼田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克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