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商学院专利>正文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06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包括:车架,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车架在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水平横杆,所述车架在其长度方向的第二侧面设置有一对上下移动机构和一个水平移动机构;固定托盘,其包括多个全托盘和一对半托盘,多个全托盘和一对半托盘均通过支撑板间隔固定于横杆上,且一对半托盘分别位于多个全托盘的两侧;移动托盘,其位于其中一个半托盘与车架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之间,所述移动托盘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平面车库改成立体车库,充分利用了上层空间,节约了公共停车空间,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Lift and traverse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ing and traversing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which includes: a frame, which is a rectangular frame structure,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horizontal cross bar on the first side of its length direction,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air of up and down moving mechanisms and a horizontal moving mechanism on the second side of its length direction; a fixed tray, which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full trays and a pair of half trays, and a plurality of full trays The tray and a pair of half pallets are fixed on the cross bar through the support plate spacing, and a pair of half pallets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a plurality of full pallets; the moving tray is located between one half pallet and a side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the frame, and the moving tray is fixed on the horizontal mov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a plane garage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makes full use of the upper space, saves the public parking space, and alleviates the problem of parking difficul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本技术涉及停车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私家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汽车进入社区环境,居民小区内道路拥挤、车满为患,市中心地区及部分规模比较大的住宅小区的停车问题越来越严重,停车面积严重不足,违章停车经常可见,停车难已成为城市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矛盾。小车停车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社会、国家的重视,而立体车库也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我国立体车库发展虽经历了十来年的发展,但仍处于初级的停车功能,是最原始的使用阶段,它的设计水平、经济价值还有待于完善和开发。因此,立体车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潜在的市场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将平面车库改成立体车库,充分利用了上层空间,节约了公共停车空间,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包括:车架,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且固定于地面上,所述车架在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横杆,其水平固定于车架上,所述车架在其长度方向的第二侧面设置有一对上下移动机构和一个水平移动机构,一对上下移动机构分别相对设置于车架的一对竖杆上,一对上下移动机构之间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杆,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托盘,其包括多个全托盘和一对半托盘,所述全托盘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包括支撑板和多根梳齿,多根梳齿分别均匀分布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且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半托盘也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包括支撑板和多根梳齿,多根梳齿分布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一侧且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相等,多个全托盘和一对半托盘均通过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固定于横杆上,且一对半托盘分别位于多个全托盘的两侧,半托盘与全托盘之间以及全托盘与全托盘之间的多根梳齿一一对应且梳齿与梳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移动托盘,其也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也包括支撑板和多根梳齿,多根梳齿分别均匀分布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且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移动托盘位于其中一个半托盘与车架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之间,所述移动托盘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托盘上的多根梳齿与所述固定托盘上的多根梳齿恰好一一交错设置。优选的是,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一对固定板,其分别固定于竖杆上端和下端且水平朝向车架外,所述竖杆上端的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电机;第一丝杆,其竖直设置且上下端分别转动位于一对固定板内,所述第一丝杆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第一螺母,其配合于第一丝杆上;第一套块,其滑动套设于竖杆上且与第一螺母固定连接为一体。优选的是,所述竖杆相对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竖直滑轨,所述第一套块相对的两内侧均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一对第一滚轮,其与竖直滑轨滑动配合。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一对上下移动机构的第一套块上,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一对固定块,其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部,其中一个固定块上也设置有电机;第二丝杆,其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转动位于一对固定块内,所述第二丝杆也通过电机驱动转动;第二螺母,其配合于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托盘;第二套块,其滑动套设于支撑杆上且与第二螺母固定连接为一体。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相对的上下侧面设置有一对水平滑轨,所述第二套块相对的上下两内侧均在水平方向上设置有一对第二滚轮,其与水平滑轨滑动配合。优选的是,所述车架第一侧面底部为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车架内侧和外侧地面上均设置有倾斜的辅助板。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立体车库高效的利用了上层空间,节约了占地资源,与传统地面单层停车库相比,可以很好地集纳路边的散停汽车,方便管理,而且通过移动托盘的托举移动停车,停车时车体之间发生摩擦、刮碰的概率较低。另外,车辆进入立体车库后就熄火,由移动托盘进行自动存放,减少了车辆在车库内的迂行以及尾气排放。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套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套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横杆,3、竖杆,4、支撑杆,5、全托盘,6、半托盘,7、支撑板,8、梳齿,9、移动托盘,10、固定板,11、第一丝杆,12、第一螺母,13、第一套块,14、第一滚轮,15、固定块,16、第二丝杆,17、第二螺母,18、第二套块,19、第二滚轮,20、固定杆,21、辅助板,22、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包括:车架1,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且固定于地面上,所述车架1在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横杆2,其水平固定于车架1上,所述车架1在其长度方向的第二侧面设置有一对上下移动机构和一个水平移动机构,一对上下移动机构分别相对设置于车架1的一对竖杆3上,一对上下移动机构之间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杆4,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杆4上;固定托盘,其包括多个全托盘5和一对半托盘6,所述全托盘5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包括支撑板7和多根梳齿8,多根梳齿8分别均匀分布于支撑板7长度方向的两侧且相邻梳齿8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半托盘6也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包括支撑板7和多根梳齿8,多根梳齿8分布于支撑板7长度方向的一侧且相邻梳齿8之间的间距相等,多个全托盘5和一对半托盘6均通过支撑板7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固定于横杆2上,且一对半托盘6分别位于多个全托盘5的两侧,半托盘6与全托盘5之间以及全托盘5与全托盘5之间的多根梳齿8一一对应且梳齿8与梳齿8之间的间距均相等;移动托盘9,其也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也包括支撑板7和多根梳齿8,多根梳齿8分别均匀分布于支撑板7长度方向的两侧且相邻梳齿8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移动托盘9位于其中一个半托盘6与车架1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之间,所述移动托盘9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托盘9上的多根梳齿8与所述固定托盘上的多根梳齿8恰好一一交错设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车架1固定于地面上,车架1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即为停车时的前侧面,第二侧面即为停车时相对的后侧面,而横杆2与地面之间的高度至少为停车司机可自由进出,横杆2可沿车架1的高度设置不止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且固定于地面上,所述车架在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横杆,其水平固定于车架上,所述车架在其长度方向的第二侧面设置有一对上下移动机构和一个水平移动机构,一对上下移动机构分别相对设置于车架的一对竖杆上,一对上下移动机构之间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杆,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n固定托盘,其包括多个全托盘和一对半托盘,所述全托盘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包括支撑板和多根梳齿,多根梳齿分别均匀分布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且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半托盘也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包括支撑板和多根梳齿,多根梳齿分布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一侧且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相等,多个全托盘和一对半托盘均通过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固定于横杆上,且一对半托盘分别位于多个全托盘的两侧,半托盘与全托盘之间以及全托盘与全托盘之间的多根梳齿一一对应且梳齿与梳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n移动托盘,其也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也包括支撑板和多根梳齿,多根梳齿分别均匀分布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且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移动托盘位于其中一个半托盘与车架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之间,所述移动托盘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托盘上的多根梳齿与所述固定托盘上的多根梳齿恰好一一交错设置;/n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n一对固定板,其分别固定于竖杆上端和下端且水平朝向车架外,所述竖杆上端的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电机;/n第一丝杆,其竖直设置且上下端分别转动位于一对固定板内,所述第一丝杆通过电机驱动转动;/n第一螺母,其配合于第一丝杆上;/n第一套块,其滑动套设于竖杆上且与第一螺母固定连接为一体;/n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一对上下移动机构的第一套块上,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n一对固定块,其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部,其中一个固定块上也设置有电机;/n第二丝杆,其水平设置且两端分别转动位于一对固定块内,所述第二丝杆也通过电机驱动转动;/n第二螺母,其配合于第二丝杆上,所述第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托盘;/n第二套块,其滑动套设于支撑杆上且与第二螺母固定连接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且固定于地面上,所述车架在其长度方向的第一侧面设置有横杆,其水平固定于车架上,所述车架在其长度方向的第二侧面设置有一对上下移动机构和一个水平移动机构,一对上下移动机构分别相对设置于车架的一对竖杆上,一对上下移动机构之间固定有水平的支撑杆,所述水平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
固定托盘,其包括多个全托盘和一对半托盘,所述全托盘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包括支撑板和多根梳齿,多根梳齿分别均匀分布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且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半托盘也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包括支撑板和多根梳齿,多根梳齿分布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一侧且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相等,多个全托盘和一对半托盘均通过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一端间隔固定于横杆上,且一对半托盘分别位于多个全托盘的两侧,半托盘与全托盘之间以及全托盘与全托盘之间的多根梳齿一一对应且梳齿与梳齿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移动托盘,其也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也包括支撑板和多根梳齿,多根梳齿分别均匀分布于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侧且相邻梳齿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移动托盘位于其中一个半托盘与车架宽度方向的一个侧面之间,所述移动托盘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于水平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托盘上的多根梳齿与所述固定托盘上的多根梳齿恰好一一交错设置;
所述上下移动机构包括:
一对固定板,其分别固定于竖杆上端和下端且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俊洪雪芬张春刘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