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64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如下问题:在卸下螺母并从接头主体拔出管和套筒后,使用它们再次与管接合而产生的不良现象,即不能确保气密性和耐压性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接头具有:具有接合孔(50)和外螺纹部(58)的接头主体(1);套筒(3);螺母(2)。在管(10)和套筒(3)插入接合孔(50)的状态下,螺母(2)被拧在外螺纹部(58)上,并经由套筒(3)使管(10)接合在接合部(52)上。通过拧入螺母(2),套筒(3)与管(10)和接合部(52)紧密接合,并且产生向径向外方扩张的变形,在把螺母(2)从外螺纹部(58)卸下并将管(10)和套筒(3)从接合孔(50)拔出后,套筒(3)不能插入到接合孔(50)的规定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接头,特别涉及在接头主体的接合孔中插入管和套筒,并将螺母拧在接头主体的螺纹部上的管接头。
技术介绍
在内部流过流体的流体管中使用的接头(管接头),多使用可拆卸的接头,以便在产生管的劣化和流体供给源的劣化等时能够容易进行更换、修理。作为管接头,存在具有对应于用途的各种螺纹结构的接头。在空调机等中,制冷剂在流体管中流过,作为管接头多使用喇叭口接头。最近,考虑到对环境变暖的影响,在对制冷剂,进行用设计压力为高压的氟利昂替代品和二氧化碳、或具有可燃性的碳化氢系列物质来代替氟利昂的研究。例如,在把碳化氢用作制冷剂时,碳化氢的使用压力约为3MPa,只要使接头满足与以往使用的氟利昂制冷剂相同程度的耐压即可,但由于碳化氢是可燃性物质,因此与以往相比,对防止制冷剂从接头泄漏的要求更高。并且,在把设计压力高于二氧化碳和以往的氟利昂的氟利昂替代品用作制冷剂时,要求具有比以往更高的耐压性的管接头。因此,需要采用比喇叭口接头更适合于在高压下使用的切入式接头。图6表示以往通用的切入式接头的一例。图6(a)表示拧紧螺母102之前的状态,图6(b)表示拧紧螺母102之后的状态。如图6所示,该接头由接头主体101、螺母102、和设在它们之间的套筒103构成,使套筒103的前端切入管111中,将管111连接在接头主体101上。这种切入式接头以往在厚壁钢管中使用,最近也在薄壁不锈钢管的连接中使用。专利文献1表示在室内配管用薄壁不锈钢管的连接中使用的切入式接头。此处公开了下述结构钢管制套筒通过拧紧而弯曲,从而防止套筒前端在切入管时所产生的管的疲劳现象(ヘたり込み)。专利文献2公开了用于连接薄壁气管的切入式接头,上述薄壁气管在机床用冷却液配管中所使用。其中,如果把O形密封圈和套爪(collet)的一端插入接头主体的阶差部,则在接头主体的端面和设于套爪外径部上的突起端面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在利用螺母拧紧套爪使两个端面接触时,借助O形密封圈能够获得规定的密封压力,在继续将螺母拧紧到规定位置时,设在套爪的内径部上的爪切入管中,能够获得规定的连接力。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昭61-2670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1-1594481号公报切入式接头例如已经在约20MPa的高压流体的不锈钢配管(油压等配管)和半导体制造装置等中采用。但是,切入式接头在初次拧紧时,通过金属面的塑性变形和加工硬化,能够确保较高的密封性,但在卸下后再次使用时,与初次拧紧时相比,密封力减小,因温度变化造成的膨涨收缩和振动等随着时间经过而变松动,从而有可能产生泄漏。因此,虽然应该避免切入式接头的再次使用,但是以往的切入式接头,在拔出管时,卸下螺母,把管和切入该管中的套筒作为组件拔出。并且,如果进行与该拔出相反的动作,则恢复到管通过接头连接的原来状态。这样,在卸下切入式接头后可以再次使用,如果进行这种再次使用,则有可能不能确保接头部分的气密性和耐压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解决从接头主体卸下螺母并从接头主体拔出管和套筒后利用它们再次与管接合而产生的不良现象,即解决不能确保气密性和耐压性等问题。第1专利技术涉及的管接头具有接头主体、套筒和螺母。在接头主体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接合管的接合孔,在接头主体的外表面形成有螺纹部。在管和套筒插入接合孔的状态下,螺母拧在螺纹部上,并通过套筒使管接合在接合孔中。并且,通过向螺纹部拧入螺母,套筒与管和接头主体紧密接合,并且产生向径向外方扩张的变形,在把螺母从螺纹部卸下并将管和套筒从接合孔拔出后,所述套筒不能插入到接合孔的规定位置。此处,把管和套筒插入接头主体的接合孔中,并且把螺母拧在接头主体的螺纹部上,由此套筒与管和接合孔的接合部紧密接合,管被接合在接头主体上。例如,如果把其他管固定或接合在接头主体上,则该其他管、和与接合孔的接合部密接并接合在接头主体上的管,以确保气密性和耐压性的状态被连接。并且,此处,套筒构成为在向接头主体的螺纹部拧入螺母时产生向径向外方扩张的变形,通过该套筒的扩张变形,在把螺母从螺纹部卸下并将管和套筒从接合孔拔出后,上述套筒不能插入到接合孔的规定位置。即,初次使管接合在接头主体的接合部上时,利用螺母向螺纹部的拧紧动作,使套筒产生规定的变形,即使在再次接合时使用该变形后的套筒,也不能把套筒插入到接头主体的接合孔的规定位置,再次利用使用过一次的套筒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一旦把管和套筒从接头主体拔出后,套筒和与该套筒大致成为一体的管,不能再次插入到接头主体的规定位置。从而,对管进行接合的操作者不会再次使用因使用过一次而产生变形的套筒和管,而是选择新的部件与管接合。由此,可以消除从接头主体卸下螺母并从接头主体拔出管和套筒后,使用它们再次与管接合而产生的不良现象,即能够解决不能确保气密性和耐压性等问题。第2专利技术涉及的管接头,在第1专利技术的管接头中,在套筒的径向外侧部分形成有阶差部。并且,在从接合孔拔出管和套筒后,阶差部卡在接头主体上,套筒不能插入到接合孔的规定位置。此处,在套筒的径向外侧部分形成有阶差部。因此,在试图用力把使用过一次而变形的套筒插入接头主体的接合孔中时,由于阶差部卡在接头主体上,因此利用较小的力就不能把套筒插入到接头主体的接合孔的规定位置。并且,由于阶差部卡在接头主体上,操作者会想到必须使用新的套筒,而不会强行地向接头主体插入套筒。第3专利技术涉及的管接头,在第2专利技术的管接头中,在接头主体上形成有阶差部。在再次插入被拔出过一次的管与套筒时,该接头主体的阶差部卡在套筒的阶差部上。因此,不能把被拔出过一次的套筒插入到接头主体的接合孔的规定位置。第4专利技术涉及的管接头,在第3专利技术的管接头中,在套筒上形成有相对于插入接合孔的方向倾斜的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第1倾斜面随着离开套筒的插入方向上的前端而向径向外方扩张。第2倾斜面与第1倾斜面相比,形成于套筒的插入方向的后端侧,并且随着离开第1倾斜面而接近径向内方。此处,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在用沿着套筒插入方向的面剖开时的剖视图中构成“ヘ”字。当该套筒在插入方向上被压缩时,“ヘ”字的顶点部分、即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的连接部分附近变形而向径向外方扩张,一旦把管和套筒从接头主体的接合孔中拔出后,就不能再把套筒插入接合孔中。第5专利技术涉及的管接头,在第4专利技术的管接头中,套筒的阶差部形成于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之间。此处,在向径向外方扩张变形的第1倾斜面和第2倾斜面的连接部分,形成有套筒的阶差部。因此,最初,虽然套筒的阶差部位于不卡在接头主体上的径向位置,但在变形后,移位到卡在接头主体上的径向位置。由此,在把管和套筒从接合孔拔出后,套筒的阶差部卡在接头主体上,不能把套筒插入到接合孔的规定位置。第6专利技术涉及的管接头,在第3~第5专利技术中任一专利技术所述的管接头中,在接头主体的接合孔导入侧,形成有一个或多个从接合孔的内部空间向径向外方穿过(拔けゐ)的切口。此处,在接合孔的导入侧,在接头主体上形成有切口,所以在把已扩张变形的套筒与管一起从接合孔拔出时,即使套筒抵接在接头主体的阶差部上,接头主体的阶差部也能够通过较小的力弹性变形并扩张。由此,容易进行把已扩张变形的套筒与管一起从接合孔拔出的操作。第7专利技术涉及的管接头,在第3~第6专利技术中任一专利技术所述的管接头中,在接头主体的阶差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接头,具有:接头主体,在内部形成有用于与管接合的接合孔,在外表面形成有螺纹部;套筒;螺母,在所述管和所述套筒插入所述接合孔的状态下,被拧在所述螺纹部上,并通过所述套筒把所述管接合在所述接合孔中;通过向所 述螺纹部拧入所述螺母,所述套筒与所述管和所述接头主体紧密接合,并且产生向径向外方扩张的变形,在把所述螺母从所述螺纹部卸下并将所述管和所述套筒从所述接合孔拔出后,所述套筒不能插入到所述接合孔的规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川守田中顺一郎藤波功中田春男
申请(专利权)人:伊原科技株式会社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