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京都专利>正文

管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41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连接构造,设有弹性密封部件(4)和锁定部件(7),所述弹性密封部件(4)将承口管部(1)的内周面和对其从管轴芯(X)方向插入连接在插口管部(2)内的外周面之间密封,所述锁定部件(7)设置在承口管部(1)的内周面的承口侧,通过在管轴芯方向上与突出形成于插口管部(2)的外周面上的卡合突起(5)抵接,阻止两管部的脱离移动;其中,设有拆装操作机构(A),通过相对于承口管部(1)的锁定部件(7)的围绕管轴芯(X)的转动操作、和在其转动操作连路径的特定位置上的管轴芯(X)方向的移动操作,相对于承口管部(1)拆装锁定部件(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流体管的配管系统中设置的管接头构造。更特定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有将承口管部的内周面和对其从管轴芯方向插入连接的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之间密封的弹性密封部件、并且在承口管部的内周面的承口侧安装有通过与在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上突出形成的卡合突起在管轴芯方向上抵接来阻止两管部的脱离移动的锁定部件的管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在以往的管连接构造中,如图25所示,在承口管部1的内周面1a上形成有第1安装槽3,用来装设将与插口管部2的外周面2a之间密封的弹性密封部件4;环状的阻挡壁部6,通过在比第1安装槽3更偏向承口侧的位置上从管轴芯X方向与突出形成在插口管部2的外周面2a上的环状的卡合突起5抵接,来限制两管部1、2的最大收缩位置;第2安装槽51,用来装设可向扩径侧弹性变形的大致C字状的锁定部件50;并且,在插口管部2的卡合突起5和装设在第2安装槽51中的锁定部件50的管轴芯X方向上相对置的角部上,形成有用来随着插口管部2相当于承口管部1的插入而使锁定部件50向扩径侧弹性变形、以使其成为可通过的内径的凸轮面52、53(参照日本特开平9-303636号公报)。在上述以往的管连接构造中,仅通过相对于承口管部1插入操作插口管部2,就能够使预先装设在笫2安装槽51上的锁定部件50随着该插入操作而扩径变形到卡合突起5可通过的内径,所以能够发挥通过承口管部1侧的锁定部件50和插口管部1侧的卡合突起5的抵接而带来的的牢固的防脱离功能,同时能够实现组装作业的简单化。相反,在因维护检查或部件更换等而产生要分解两管部1、2的情况下,必须通过承口管部1的内周面1a和插口管部2的外周面2a之间的环状空间、抵抗弹性力将锁定部件50扩径操作成为插口管部2侧的卡合突起5可通过的状态,在其分解作业中需要很多的劳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主要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可靠地发挥通过承口管部侧的锁定部件和插口管部侧的卡合突起的抵接带来的牢固的防脱离功能的同时、能够以较少的劳力高效率、容易地进行两管部的组装作业及分解作业的管连接构造。本专利技术的管连接构造的第1特征结构是,设有弹性密封部件和锁定部件,所述弹性密封部件将承口管部的内周面和从管轴芯方向插入连接的在承口管内的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之间密封,所述锁定部件设置在承口管部的内周面的承口侧,通过在管轴芯方向上与突出形成于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上的卡合突起抵接,阻止两管部的脱离移动;其中,设有拆装操作机构,通过锁定部件相对于上述承口管部围绕管轴芯的转动操作、和在其转动操作路径的特定位置上的管轴芯方向的移动操作,相对于承口管部拆装锁定部件。根据上述特征结构,在分解两管体时,通过拆装操作机构将锁定部件相对于承口管部围绕管轴芯转动操作以使承口管部和锁定部件成为可相对于管轴芯方向移动的特定的相位,然后,在成为特定相位的转动操作路径的特定位置上通过沿管轴芯方向移动操作,能够将锁定部件相对于承口管部拔出,所以,然后将两管部在管轴芯方向上脱离操作就可以。此外,在连接两管部时,将插口管部相对于承口管部从管轴芯方向插入后,在成为特定相位的转动操作路径的特定位置上,将锁定部件相对于承口管部沿管轴芯方向移动操作后,通过沿着转动操作路径转动操作,能够将锁定部件装设在规定装设位置上。在此状态下,例如,在因地震或不均匀下沉等而有拉伸方向的外力作用于两管部上时,突出形成于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上的卡合突起在管轴芯方向上与锁定部件碰撞,但是施加于该锁定部件上的冲击力能够可靠地由承口管部承接,所以能够牢固地阻止两管部的脱离。因而,在能够可靠地发挥通过承口管部侧的锁定部件和插口管部侧的卡合突起的抵接带来的牢固的防脱离功能的同时,能够以较少的劳力高效率、容易地进行两管部的组装作业以及分解作业。本专利技术的管连接构造的第2特征结构是,在上述承口管部的内周面中比用来装设弹性密封部件的安装槽更偏向承口侧的部位上形成有阻挡壁部,通过在管轴芯方向上与突出形成于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上的卡合突起抵接,限制两管部的最大收缩位置。根据上述特征结构,在因地震或不均匀下沉等而有压缩方向的外力作用于两管部上时,突出形成于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上的卡合突起与承口管部的阻挡壁部在管轴芯方向上抵接,但是,此时,阻挡壁部形成于比用来装设弹性密封部件的安装槽更偏向承口侧的部位上,所以,弹性密封部件不会被插口管部侧的卡合突起压缩,能够始终将弹性密封部件的压缩率维持为一定,并且能够实现耐久性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管连接构造的第3特征结构是,为了构成上述拆装操作机构,在通过插口管部的外周面和承口管部的内周面之间在管轴芯方向插拔自如的周向上的多个操作部件上,在构成锁定部件的周向上分散形成有多个分割锁定片,并且在上述承口管部的承口侧端部上,形成有允许分割锁定片的沿管轴芯方向的插拔移动的拆装用凹部、和在将通过该拆装用凹部插入的分割锁定片围绕管轴芯转动到规定装设位置时、与分割锁定片在管轴芯方向上抵接来阻止拔出移动的防松壁部。根据上述特征结构,在分解两管体时,相对于承口部围绕管轴芯转动操作分散形成了构成锁定部件的多个的分割锁定片的多个的操作部件,以使这些分割锁定片在管轴芯方向上面对形成于承口管部的承口侧端部上的拆装用凹部,然后,在分割锁定片对应于拆装用凹部的位置上,通过将各操作部件沿管轴芯方向移动操作,能够将具备分割锁定片的各操作部件相对于承口管部拔出,所以,然后将两管部向管轴芯方向脱离操作就可以。此外,在将两管部连接时,将插口管部相对于承口管部从管轴芯方向插入后,通过形成于承口管部的承口侧端部上的拆装用凹部、将各操作部件的分割锁定片插入到承口管部内后,通过将分割锁定片沿着转动操作路径转动操作,能够将各操作部件的分割锁定片装设在规定装设位置上。在此状态下,例如,在因地震或不均匀下沉等而有拉伸方向的外力作用于两管部上时,突出形成于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上的卡合突起在管轴芯方向上与各操作部件的分割锁定片碰撞,但是施加于该分割锁定片上的冲击力能够可靠地由承口管部原样承接,所以能够牢固地阻止两管部的脱离。因而,在能够可靠地发挥通过承口管部侧的锁定部件和插口管部侧的卡合突起的抵接带来的牢固的防脱离功能的同时,能够以较少的劳力高效率、容易地进行两管部的组装作业以及分解作业,并且,具备分割锁定片的操作部件以大体同芯状态配置于两管部之间,并且分割锁定片兼用作卡止部而构成,所以能够实现拆装操作机构的紧凑化和简洁化。在上述特征结构中,如本专利技术的第4特征结构那样,如果上述各分割锁定片作为比承口管部的承口侧内径大的卡止部而形成在各操作部件的外周面上,则分割锁定片兼用作卡止部而构成,所以能够实现拆装操作机构的更加的紧凑化和简洁化,是更优选的。本专利技术的管连接构造的第5特征结构是,在上述操作部件的外端侧上形成有可将承口管部的内周面和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之间的环状空间封闭或大体封闭的凸缘部。根据上述特征结构,能够抑制来自承口管部的泥或水等异物的侵入,并且嵌合连接的两管部的分解作业也不会受异物的影响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并且,能够将操作部件的凸缘部兼用作用来将操作部件向管轴芯方向及周向移动操作的操作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管连接构造的第6特征结构是,在上述操作部件的外端侧上形成有操作用把手部。根据上述特征结构,对于通过插口管部的外周面和承口管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连接构造,设有弹性密封部件和锁定部件,所述弹性密封部件将承口管部的内周面和从管轴芯方向插入连接的在承口管内的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之间密封,所述锁定部件设置在承口管部的内周面的承口侧,通过在管轴芯方向上与突出形成于插口管部的外周面上的卡合突起抵接,阻止两管部的脱离移动;设有拆装操作机构,通过锁定部件相对于上述承口管部围绕管轴芯的转动操作、和在其转动操作路径的特定位置上的管轴芯方向的移动操作,相对于承口管部拆装锁定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充弘宫崎文吉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都大成机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