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20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与釜盖,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桨,所述釜盖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桨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釜体周侧还设有用于加热釜体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釜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反应釜加热的速度,并且加热更加均匀,加热后的釜体还能够进行保温,节省了反应釜的运行成本。

A reaction kettle of concrete retar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action kettle of concrete retarder,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and a kettle cover,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tirring paddle, the kettl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rotation of the stirring paddle, the circumference side of the kettle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magnetic coil for heating the kettle body,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coi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kettle body.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the heating speed of the reaction kettle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heating is more uniform, the heated kettle body can also be insulated, and the operation cost of the reaction kettle is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
本申请属于建筑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建筑业正逐步向现代建筑业转变,反应釜作为建筑业中材料制备的必要设备,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反应釜在使用时需要对釜体进行加热或者冷却处理,当需要加热处理时,一般都采用导热油加热或者电热丝加热,导热油加热比较均匀,但是运行的成本相对较高,电热丝加热操作方便,但是在加热过程中存在加热四角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反应釜的反应效率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采用电磁加热的方式,运行成本低,加热均匀,有效提升了反应釜的反应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与釜盖,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桨,所述釜盖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桨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釜体周侧还设有用于加热釜体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与釜体固定连接。更佳的:所述釜体上还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套设于釜体外且与釜体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设于保温层上且与保温层固定连接。更佳的:所述保温层上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多个且与保温层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与多个限位环间隔设置。更佳的:所述保温层与釜体之间还设有隔热垫圈,所述隔热垫圈与保温层固定连接。更佳的:所述保温层底部还设有用于釜体底部加热的电磁加热环,所述电磁加热环与保温层固定连接。更佳的:所述保温层、隔热垫圈与釜体相配合形成空腔。更佳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与减速机,所述电机通过减速机与搅拌桨传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1)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能量转化效率高,反应釜加热速度得到有效提升;2)加热更加均匀,并对加热后的釜体进行保温,节省了反应釜的运行成本。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釜体,2、釜盖,3、搅拌桨,4、驱动装置,5、电磁线圈,6、保温层,7、限位环,8、隔热垫圈,9、电磁加热环,10、出料孔,41、电机,42、减速机,43、传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与釜盖2,在釜体1内设有搅拌桨3,釜盖2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桨3旋转的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1与减速机42,电机41与减速机42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减速机42的输出端上设有传动杆43,搅拌桨3与传动杆43通过联轴器连接;釜体1周侧还设有保温层6,保温层6一般采用高分子材料或者陶瓷材料,其不具有或者具有极小的互感效应,保温层6可以有效地减缓热量的散发,从而进一步减少反应釜加热所需要的成本,保温层6套设在釜体1外且与釜体1固定连接,具体的,釜体1底部设有出料孔10,保温层6底部开设有与出料孔11相适配的通孔,通孔的形状为圆锥孔,在通孔与釜体1底部的接触面还设有隔热垫圈8,隔热垫圈8能够有效隔绝釜体1与通孔之间的热量传递,从而防止釜体1因长时间热量过高而导致通孔变形,影响保温层6的保温效果,隔热垫圈8除了设置在保温层6底部的通孔上外还设置在保温层6的内沿处,这样一来保温层6内沿处的隔热垫圈8与保温层6底部的隔热垫圈8就能形成一个圆台从而增强釜体1与保温层6连接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这两处的隔热垫8将保温层6与釜体1分隔开来,因此保温层6与釜体1间形成了一个空腔,避免釜体1直接与保温层6相接触影响保温层6的使用寿命,隔热垫圈8与保温层6通过耐高温密封胶固定连接。在保温层6上设有用于加热釜体1的电磁线圈5,电磁线圈5与保温层6固定连接,具体的,保温层6上设有多个限位环7,限位环7与保温层6可以是胶接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当限位环7与保温层6胶接时限位环7呈两个分开的半圆,然后通过耐高温粘接剂粘贴在保温层6上,电磁线圈5绕制在保温层6上且通过限位环7进行限位,在绕制过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对电磁线圈5进行固定,保温层6上涂有耐高温粘接剂,电磁线圈5与保温层6胶接,绕制完成后,电磁线圈5与限位环7呈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电磁线圈5的抽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保温层6上只绕制一根电磁线圈5,绕制完成后抽头与高频电流发生器连接,另一种是根据限位环7的设置位置,将电磁线圈5分为多层设置,每层都具有抽头,然后将抽头与高频电流发生器连接;保温层6底部还设有用于釜体1底部加热的电磁加热环9,其加热原理与电磁线圈5相同,都是通过电磁感应加热的方式,具体的,保温层6在底部进行过加厚处理,然后开出一个环形凹槽,电磁加热环9安装于凹槽内且与保温层6胶接,胶接完成后,为了防止电磁加热环9掉落,在凹槽上沿还设有加固网,加固网与保温层6卡扣连接。本技术的工作方式:打开釜盖2加入反应原料,入料完毕后将釜盖2与釜体1闭合,闭合完毕后将电磁线圈5与高频电流发生器连接,釜盖1上开设有一个通孔,通孔内安装了温度计,启动高频电流发生器使电磁线圈5内通高频电流,釜体1因为由金属制成因此产生互感,釜体1的温度逐渐上升,温度计显示釜体1内的温度,反应釜中的搅拌桨3开始搅拌帮助反应釜内的材料进行反应,当反应釜内反应的材料为固液混合时,固体材料容易下沉至釜底,此时可以将电磁加热环9也与高频电流发生器连接,从而对釜体1底部进行加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电磁加热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反应釜加热的速度,并且加热更加均匀,加热后的釜体还能够进行保温,节省了反应釜的运行成本。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与釜盖(2),所述釜体(1)内设有搅拌桨(3),所述釜盖(2)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桨(3)旋转的驱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周侧还设有用于加热釜体(1)的电磁线圈(5),所述电磁线圈(5)与釜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1)与釜盖(2),所述釜体(1)内设有搅拌桨(3),所述釜盖(2)上设有用于驱动搅拌桨(3)旋转的驱动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周侧还设有用于加热釜体(1)的电磁线圈(5),所述电磁线圈(5)与釜体(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上还设有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套设于釜体(1)外且与釜体(1)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5)设于保温层(6)上且与保温层(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缓凝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6)上设有限位环(7),所述限位环(7)为多个且与保温层(6)固定连接,所述电磁线圈(5)与多个限位环(7)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葛威邓亚芬沈剑金科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清天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