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油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20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油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的反应釜本体的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反应釜本体底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反应釜本体的顶端还固定有正反转电机,所述的正反转电机的转轴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搅拌轴的反应釜内部分开设有外螺纹,搅拌轴上套接有轴套,轴套内部开设有与搅拌轴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轴套外部对称设置有搅拌片,所述的搅拌轴的螺纹段的两端还固定有限位块,轴套套接在限位块之间的搅拌轴上。采用正反转电机,电机转动时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的轴套带动搅拌片水平方向上转动的同时还在竖直方向上往返运动,能够更快将基团或者催化剂与硅油混合均匀,缩短搅拌时间。

A silicone oil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licone oil reaction kettle, which includes a reaction kettle body, one side of the top end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or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port, the top end of the reaction kettle body is also fixed with a positive and reverse motor,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positive and reverse moto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ixing shaft,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reaction kettle of the mixing shaft The external thread is provided, the shaft sleeve is sleeved on the mixing shaft, the internal thread of the shaft sleeve is matched with the external thread on the mixing shaft, the external symmetry of the shaf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mixing plate, the two ends of the threaded section of the mixing shaft are also fixed with a limited block, and the shaft sleeve is sleeved on the mixing shaft between the limit blocks. The positive and reverse motor is used to drive the mixing shaft when the motor is rotating. The shaft sleeve on the mixing shaft drives the mixing plate to rotate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while moving back and forth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which can mix the group or catalyst and silicone oil more evenly and shorten the mixing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油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硅油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易的结构涉及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以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硅油通常是指室温下保持液体状态的线型聚硅氧烷产品,最常用的硅油,有机基团全部为甲基,称甲基硅油。有机基团也可以采用其它有机基团代替部分甲基基团,以改进硅油的某种性能,来适应各种不同的用途。在硅油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反应釜,反应釜可以保持硅油能够较好的化学性能,能够使在硅油生产过程中与替代有机基团和催化剂混合反应。传统的反应釜内的搅拌装置多是实现水平方向上的搅拌,不能实现竖直方向上的搅拌。但是实际在投料过程中,往往新投加的基团或者催化剂都是投加在表层,要将基团或者催化剂与硅油混合均匀,需要耗费较多的搅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硅油反应釜,该反应釜的搅拌轴上开设外螺纹,设置有搅拌片轴套上设置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且采用正反转电机,电机转动时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的轴套带动搅拌片水平方向上转动的同时还在竖直方向上往返运动,能够更快将基团或者催化剂与硅油混合均匀,缩短搅拌时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硅油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的反应釜本体的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反应釜本体底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的反应釜本体的顶端还固定有正反转电机,所述的正反转电机的转轴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的搅拌轴的反应釜内部分开设有外螺纹,搅拌轴上套接有轴套,轴套内部开设有与搅拌轴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的轴套外部对称设置有搅拌片,所述的搅拌轴的螺纹段的两端还固定有限位块,轴套套接在限位块之间的搅拌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釜本体的底部两侧还设置有固定反应釜的基座。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釜本体的侧壁外围围设有固定箍,固定箍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支撑套筒,支撑套筒内套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座,支撑杆座固定在地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套筒最少为3个。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釜本体侧面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相对的另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抽气口,所述的抽气口通过管道与抽气泵的进口端连接,抽气泵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净气箱连接,净气箱的出口端与空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净气箱内设置有分流板和多个中和网板,气体进入净气箱后依次经过分流板和多个中和网板,净化后达到排放标准。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流板上均与设置有多个通气孔。进一步地,所述的抽气泵和净化箱固定在支撑平台上,所述的支撑平台固定在反应釜本体的抽气口一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反应釜的搅拌轴上开设外螺纹,设置有搅拌片轴套上设置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配合,且采用正反转电机,电机转动时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上的轴套带动搅拌片水平方向上转动的同时还在竖直方向上往返运动,能够更快将基团或者催化剂与硅油混合均匀,缩短搅拌时间。(2)反应釜本体外部设置固定箍,固定箍连接支撑套筒,支撑杆和支撑座,有效增加反应釜的稳固性,避免反应釜倾倒。(3)设置净气箱,能够净化反应釜内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气体进入净化箱后首先经过分流板分流,减缓气体速度,便于气体与中和网板充分反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反应釜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应釜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搅拌片俯视图;图4为分流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釜本体,2-基座,3-投料口,4-出料口,5-正反转电机,6-电机架,7-搅拌轴,8-外螺纹,9-限位块,10-搅拌片,11-轴套,12-内螺纹,13-进气口,14-固定箍,15-支撑套筒,16-支撑杆,17-支撑杆座,18-抽气口,19-抽气泵,20-净气箱,21-分流板,22-中和网板,23-通气孔,24-支撑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硅油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反应釜本体1底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料口4,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还固定有正反转电机5,所述的正反转电机5的转轴与搅拌轴7固定连接,所述的搅拌轴7的反应釜内部分开设有外螺纹8,搅拌轴7上套接有轴套11,轴套11内部开设有与搅拌轴7上的外螺纹8相配合的内螺纹12,所述的轴套11外部对称设置有搅拌片10,所述的搅拌轴7的螺纹段的两端还固定有限位块9,轴套11套接在限位块9之间的搅拌轴7上。正反转电机5通过螺栓固定在反应釜本体1顶端的电机架6上。正反转电机5转动时驱动搅拌轴7转动,搅拌轴7上的轴套11带动搅拌片10水平方向上转动的同时还在竖直方向上往返运动,能够更快将基团或者催化剂与硅油混合均匀,缩短搅拌时间。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底部两侧还设置有固定反应釜的基座2。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侧壁外围围设有固定箍14,固定箍14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支撑套筒15,支撑套筒15内套接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座17,支撑杆座17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通过固定箍14固定,有效增加反应釜的稳固性,避免反应釜倾倒。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套筒15最少为3个。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侧面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13,进气口13相对的另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抽气口18,所述的抽气口18通过管道与抽气泵19的进口端连接,抽气泵19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净气箱20连接,净气箱20的出口端与空气连接。能够净化反应釜内的气体,达到排放标准。进一步地,所述的净气箱20内设置有分流板21和多个中和网板22,气体进入净气箱20后依次经过分流板21和多个中和网板22,净化后达到排放标准。气体进入净化箱后首先经过分流板21分流,减缓气体速度,便于气体与中和网板22充分反应。进一步地,所述的分流板21上均与设置有多个通气孔23。进一步地,所述的抽气泵19和净化箱固定在支撑平台24上,所述的支撑平台24固定在反应釜本体1的抽气口18一侧。本技术的反应釜的搅拌轴7上开设外螺纹8,设置有搅拌片10轴套11上设置内螺纹12,内螺纹12与外螺纹8相配合,且采用正反转电机5,电机转动时驱动搅拌轴7转动,搅拌轴7上的轴套11带动搅拌片10水平方向上转动的同时还在竖直方向上往返运动,能够更快将基团或者催化剂与硅油混合均匀,缩短搅拌时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油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反应釜本体(1)底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还固定有正反转电机(5),所述的正反转电机(5)的转轴与搅拌轴(7)固定连接,所述的搅拌轴(7)的反应釜内部分开设有外螺纹(8),搅拌轴(7)上套接有轴套(11),轴套(11)内部开设有与搅拌轴(7)上的外螺纹(8)相配合的内螺纹(12),所述的轴套(11)外部对称设置有搅拌片(10),所述的搅拌轴(7)的螺纹段的两端还固定有限位块(9),轴套(11)套接在限位块(9)之间的搅拌轴(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油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反应釜本体(1)底端的中部设置有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顶端还固定有正反转电机(5),所述的正反转电机(5)的转轴与搅拌轴(7)固定连接,所述的搅拌轴(7)的反应釜内部分开设有外螺纹(8),搅拌轴(7)上套接有轴套(11),轴套(11)内部开设有与搅拌轴(7)上的外螺纹(8)相配合的内螺纹(12),所述的轴套(11)外部对称设置有搅拌片(10),所述的搅拌轴(7)的螺纹段的两端还固定有限位块(9),轴套(11)套接在限位块(9)之间的搅拌轴(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底部两侧还设置有固定反应釜的基座(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油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釜本体(1)的侧壁外围围设有固定箍(14),固定箍(14)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支撑套筒(15),支撑套筒(15)内套接有支撑杆(16),支撑杆(16)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杆座(17),支撑杆座(17)固定在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来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正基有机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