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动力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14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体动力机构包括阀装置和流体动力工具,所述工具通过第一流体管线和至少一条第二流体管线可连接到阀装置,以通过阀装置进行流体致动。阀装置和所述工具构建了空间分离的组装单元,阀装置具有用于第一流体管线的第一阀流体端口以及用于第二流体管线的至少一个第二阀流体端口,所述工具具有用于第一流体管线的第一工具流体端口和用于第二流体管线的至少一个第二工具流体端口。在流体动力机构中,进行设置而使得一方面在第一阀流体端口和第一工具流体端口上,另一方面在第二阀流体端口和第二工具流体端口上,设置相互不同的端口编码,以基于各自相互对应的端口编码,第一、第二阀流体端口分别与第一、第二工具流体端口之间的协调是明显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动力机构,其包括阀装置和流体动力工具,该流体动力工具通过第一流体管线和至少一条第二流体管线连接到或者 能够连接到阀装置,以便通过阀装置进行流体致动,阀装置和所述工具构 建了空间分离的组装单元,阀装置具有用于笫 一流体管线的第 一阀流体端 口和用于至少一条第二流体管线的至少一个第二阀流体端口,所述工具具 有用于第一流体管线的第一工具流体端口和用于至少一条第二流体管线 的至少一个第二工具流体端口。
技术介绍
0002所述工具例如为气压缸,其使用阀装置(例如为伺服阀)进行气 动控制。在将两个组装单元投入运行之前,它们必须由流体管线(如常规 柔性软管)连接在一起。在此会产生错误,例如使第一阀流体端口与第二 工具流体端口 4昔误相连,并使第二阀流体端口与第 一 工具流体端口 4普误相 连。因此,照例都要执行功能测试,也就是说,所述机构承受低工作压力, 这样,由于低速和低力水平,使任何可能的错误管定位不能导致流体动力 机构受损。0003不过,这种测试耗时且对于许多应用而言它并不实用。例如,受 调节的气动工具(例如定位驱动器)只有在大型机械或机械设备(例如为 机械工具)进行总体安装之后才能投入运行。于是运行已经在正常工作压 力下得以进行,因为设置用于工具且通常控制阀装置的调节装置在大型机 械或机械设备常规运行期间限制了速度、压力和外力,从而排出损伤。将 工作压力设置为较低水平以便测试经常是不可能的,因为在调节装置的情 况中不存在合适的调节阀(choke )。0004为了投入运行并特别用于测试管定位是否正确,可以采用合适的 软件来执行测试运行。不过,并不总是存在这种可行的软件,或者可能的 用户由于并不内行或者缺乏时间而并不使用这种软件。0005如果现在存在错误的管定位或者在阀装置和工具之间分别存在错 误的流体连接,在最坏的情况下就可能使流体动力机构和/或由流体动力 机构驱动的大型机械或机械设备受损。也就是说,将出现附带的连锁效应 或放大效应,因为调节器实际上正在试图采用相反压力的作用,以避免工 具的致动器元件(例如为工具的活塞)朝向与希望的或设置的目标移动方 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然而,由于阀装置和工具之间的错误的流体端口,这 将承受相反的技术效果,也就是说,受流体(例如为压缩空气)作用的致 动器元件朝向与所希望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0006在受调节的驱动器的情况中,阀装置通常进一步为开关阀。在所 述工具邻近端位置的情况中,不存在限制振动的减震器,因为该功能由调 节装置执行。当阀装置和工具不正确地连接在一起时,致动器元件例如将 在满负荷下冲击而紧靠端座。0007阀装置和工具上错误的管定位因而就引发不正确的运行,损伤, 并总是延緩系统投入运行,即使可以通过测试来避免损伤亦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标在于,提供一种易于组装的流体动力机 构,其管定位可采用简单方式执行,以便正确运行。0009为了实现该目标,提供一种初始时所提的流体动力机构,这样, 一方面在第一阀流体端口和第一工具流体端口上,另一方面在至少一个第 二阀流体端口以及至少 一 个第二工具流体端口上,提供相互不同的端口编 码,这样,基于各自的相互对应端口编码,第一阀流体端口与笫一工具流 体端口的协调,以及至少一个笫二阀流体端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工具流体端 口的协调是明显的。0010端口编码使得哪个阀流体端口属于哪个工具流体端口变得清晰。因此,简化了流体管线的配合。使用者或装配工将能够易于发现彼此对应的流体端口。进一步,为了检查流体动力机构,端口编码是有利的可以 基于端口编码识别正确的软管定位。0011当第一阀端口和第 一工具流体端口例如被着色和/或被机械地表 征(例如通过颜色标记)时,并未呈现在第二阀端口和第二工具流体端口 上的颜色标记将构成例如第二端口编码。0012诚然,理论上可以存在仅对流体端口进行编码的可能。如果例如 插入第一工具流体端口的流体管线被使用者抓握,然后流体管线的自由端 被引入对应编码的第一阀流体端口 ,则可以进行正确连接。不过,优选在 第一流体管线或至少一条第二流体管线上且至少在它们的端口或终端部 分处设置流体管线编码,这些流体管线编码与工具流体端口或阀流体端口 相关联。第一流体管线和至少一条第二流体管线例如被预制,并设置有流 体管线编码。流体管线例如为柔性软管。0013彼此协调或匹配的端口编码和流体管道编码优选是一致的。因此, 例如在相互关联的端口编码的情况中,将提供相同颜色的编码,例如红色 的编码。进一步,例如在末端部分处的相互关联的流体管道编码优选将具 有相同颜色或色相。从上下文中将清晰看出,词语"一致,,应理解成意p未 着对于颜色编码问题,其含意仅仅是颜色相同,而不是色相或色泽相同。 因此,举例而言,更淡或更浓的色相可以代表相同的编码。例如,流体管 线和流体端口具有不同材料就会产生不同色相。0014实际上,针对端口编码和/或流体管线编码的着色编码是有利的。 在这方面,尤其更为有利的是,使相关流体端口彼此相连的流体管线和由 流体管线连接的流体端口具有一种和相同的着色编码。0015结合气动系统,众所周知的是,采用着色流体管线以及更具体的 软管。不过这种着色用于指示在软管中流动的具体介质,或者流体管线的 具体应用。因此,例如在真空技术中,可采用黄色软管。在抗静电配置中, 通常为黑色软管或流体管线,而在食品技术中传统上采用白色软管。不过,在众所周知的流体动力机构中采用的软管的情况中,流体管线或软管均采 用同一颜色,也就是说,如初始所阐释的,采用这种方式不能避免错误的 软管定位。0016在这方面,本专利技术基于一种不同的方案流体端口具有不同功能。 因此,举例而言,阀装置和工具的第一流体端口被提供用于使工具进行前 向移动,而阀装置和工具的第二流体端口被提供用于使工具进行后向移 动。针对各自移动方向的流体端口具有相同的端口编码,例如相同的着色 编码。于是,相关的流体管线也优选至少在它们各自的终端部分处具有相 同的着色编码。0017可适用的着色方案为使着色编码被颜色标记部分(例如为环) 所构建,该颜色标记部分安装在流体管线各自的流体端口上。因此,可以 采用着色一致的例如金属性流体端口 ,但这些流体端口是由颜色标记部分 通过着色法进行标记的。进一步,没有必要使流体管线(例如流体管线软 管)的材料被完全正确着色。实际上,举例而言,对流体管线各自的终端 部分标记以颜色就已足够,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不正确的运行。流体管 线通常例如对于真空应用而言仍为黄色,在抗静电应用的情况中为黑色, 在食品技术中为白色。根据本专利技术仅仅使端口或终端部分具有着色编码。0018颜色标记部分能够持久地或可拆卸地连接到各自的流体管线。因 此,举例而言,被夹持到流体管线上或流体端口上的夹具已经被证明是有 利的。0019进一步,枳4成或物理标记对端口编码和/或流体管线编码是有利 的。这些机械标记优选在触觉上区分开,从而使它们可被操作员感知。因 此,在较亮或较暗的氛围中,操作员不能正确观察,那么操作员可进行感 知来检测流体管线是否粘附到正确的流体端口中。0020编码例如通过表面处理进行构建,表面处理例如为条紋、几何形 状轮廓之类。举例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动力机构,包括阀装置(13a和13b)和流体动力工具(12),所述流体动力工具(12)通过第一流体管线(22a和22b)和至少一条第二流体管线(23a,23b)连接到或者能够连接到所述阀装置(13a和13b),以用于通过所述阀装置(13a和13b)进行流体致动,所述阀装置和所述工具(12)构建了空间分离的组装单元,所述阀装置(13a和13b)具有用于所述第一流体管线(22a和22b)的第一阀流体端口(20a和20b)以及用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流体管线(23a,23b)的至少一个第二阀流体端口(21a和21b),所述工具(12)具有用于所述第一流体管线(22a和22b)的第一工具流体端口(18a和18b)以及用于所述至少一条第二流体管线(23a,23b)的至少一个第二工具流体端口(19a和19b),所述流体动力机构的特征在于,一方面在所述第一阀流体端口(20a和20b)和所述第一工具流体端口(18a和18b)上,另一方面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阀流体端口(21a和21b)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工具流体端口(19a和19b)上,设置相互不同的端口编码(38和39),这样,基于各自的相互对应的端口编码(38和39),所述第一阀流体端口(20a和20b)与所述第一工具流体端口(18a和18b)的协调,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阀流体端口(21a和21b)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工具流体端口(19a和19b)的协调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格哈德
申请(专利权)人:费斯托合资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