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结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188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装置,包括:多个倾斜排列设置的复式楼层结构以及设置在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内部且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公共走道;在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当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部分重叠设置,且在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主观景面设置有第一观景区,以及在在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次观景面设置有第二观景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倾斜排列的复式楼层结构,使得建筑结构装置拥有两个观景区域,从而增加建筑结构装置的观景面积,以方便居住在景区度假房内的住户观赏景区。

A kind of building structur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uilding structur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ompound floor structures arranged obliquely and a common walkway arrang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plurality of compound floor structures and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plurality of compound floor structures; among the plurality of compound floor structures, two adjacent compound floor structures are partially overlapped, and each compound floor structure is overlapped The subjective view surface of the floor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iew scenic spot, and a second view scenic spot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ary view surface of each compound floor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has two viewing areas for the building structure device by setting a plurality of compound floor structures arranged obliquely, so as to increase the viewing area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device,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residents living in the resort room of the scenic spot to watch the scenic s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旅游度假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景区建立了景区度假房,而这些景区度假房的建筑结构均采用直线式排列方式,这样就使得建筑结构中只有一面是面向观景区,即每一户当中只有一面可以面向观景区,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当中的观景面积减小,不利于居住在景区度假房内的住户观赏景区。在日常实际的住房建筑中,也通常会采用平列的设置方式建立街区的房屋,在某些需要特别风景,采光或朝向的情况下,这种简单的设置方式无法满足更多使用者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装置,旨在通过设置多个倾斜排列的复式楼层结构,使得建筑结构可以同时拥有两个观景区域,从而增加建筑结构的观景面积,以方便住户观赏景区。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装置,其中,包括:多个倾斜排列设置的复式楼层结构以及设置在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内部且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公共走道;在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当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部分重叠设置,且在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主观景面设置有第一观景区,以及在在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次观景面设置有第二观景区。进一步地,所述复式楼层结构包括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所述公共走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楼层内;所述第二楼层跨过所述公共走道;所述第一楼层与所述第二楼层之间设置有楼梯结构,所述第一楼层通过所述楼梯结构与所述第二楼层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观景区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楼层内的第一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楼层内的第三阳台;所述第二观景区包括所述第一楼层内的第二阳台以及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楼层内的第四阳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楼层内设置有第一层墙体、第一入口以及第二入口,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公共走道以及所述第一阳台,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公共走道以及所述第二阳台。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墙体包括与所述公共走道相邻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墙体、与所述第一墙体连接的第二墙体、与所述第一墙体连接的第三墙体以及与所述第三墙体连接的第四墙体;所述第一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墙体内;所述第二墙体与所述第三墙体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均与所述第一墙体倾斜设置;所述第四墙体与所述第三墙体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阳台设置在所述第四墙体与所述第二墙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层墙体还包括与所述公共走道相邻且平行设置的第五墙体、与所述第五墙体连接的第六墙体、与所述第五墙体连接的第七墙体以及与所述第七墙体连接的第八墙体;所述第二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五墙体内;所述第六墙体与所述第七墙体平行设置,且所述第六墙体和所述第七墙体均与所述第五墙体倾斜设置;所述第八墙体与所述第七墙体垂直设置;所述第二阳台设置在所述第八墙体与所述第六墙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楼层内设置有第二层墙体、设置在所述第二楼层底面的楼梯口、设置在所述第二楼层一端的第三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楼层另一端的第四阳台。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层墙体包括第九墙体、与所述第九墙体连接的第十墙体、与所述第十墙体平行设置的第十一墙体以及与所述第十一墙体连接的第十二墙体;所述第九墙体层叠设置在所述第四墙体的上方;所述第十二墙体与所述第九墙体平行设置;所述第十墙体以及所述第十一墙均与所述第十二墙体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阳台设置在所述第九墙体与所述第十一墙体之间;所述第四阳台设置在所述第十墙体与所述第十二墙体之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与所述主观景面的倾斜角度为45°-60°。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装置,通过设置多个倾斜排列的复式楼层结构,使得建筑结构装置拥有两个观景区域,从而增加了建筑结构装置的观景区域;而且,通过设置复式楼层结构,使得每户设置有四个观景阳台,从而增加了每户的观景面积,方便了居住在景区度假房内的住户观赏景区;另外,本专利技术在多个复式楼层结构之间设置公共走道,以此来连接每个复式楼层结构,从而方便各个复式楼层结构之间的通行,增加了建筑结构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建筑结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建筑结构装置的第一楼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建筑结构装置的第二楼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建筑结构装置的第一楼层的户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建筑结构装置的第二楼层的户型示意图。图中:100、复式楼层结构;200、公共走道;110、第一阳台;120、第二阳台;130、第一入口;140、第二入口;151、第一墙体;152、第二墙体;153、第三墙体;154、第四墙体;155、第五墙体;156、第六墙体;157、第七墙体;158、第八墙体;210、第三阳台;220、第四阳台;230、楼梯结构;241、第九墙体;242、第十墙体;243、第十一墙体;244、第十二墙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装置,包括:多个复式楼层结构100以及公共走道200;其中,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100依次倾斜排列设置,且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100中主观景面①的倾斜角度一致;在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100当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100部分重叠设置,且在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100的主观景面①设置有第一观景区,以及在在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100的次观景面②设置有第二观景区;所述公共走道200则设置在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100的内部,通过所述公共走道200可使得每层中的住户都能够相连,从而方便住户之间通行,增加了建筑结构装置的实用性。相比直排式(即楼层结构的主观景面①正对景区)的建筑结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建筑结构装置设置为倾斜角度的建筑结构,并且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100进行部分重叠式设置,凸出来的部分作为所述复式楼层结构100的次观景面②,使得每一户都拥有主观景面①和次观景面②,增加了每一户的观景区域,以便于住户在不同的区域观看风景。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以及图3所示,每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100均为双层复式设计,即包括第一楼层(未标注)和第二楼层(未标注);其中,所述公共走道200设置在所述第一楼层内;这样在所述第二楼层不设置所述公共走道200,而是直接层跨过所述公共走道200;在所述第一楼层与所述第二楼层之间设置有楼梯结构230,所述第一楼层通过所述楼梯结构230与所述第二楼层连接;当需要通往所述第二楼层时,可通过所述楼梯结构230从所述第一楼层爬升至所述第二楼层中。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楼梯结构230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倾斜排列设置的复式楼层结构以及设置在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内部且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公共走道;/n在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当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部分重叠设置,且在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主观景面设置有第一观景区,以及在在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次观景面设置有第二观景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倾斜排列设置的复式楼层结构以及设置在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内部且用于连接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公共走道;
在多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当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部分重叠设置,且在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主观景面设置有第一观景区,以及在在每一个所述复式楼层结构的次观景面设置有第二观景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式楼层结构包括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所述公共走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楼层内;所述第二楼层跨过所述公共走道;所述第一楼层与所述第二楼层之间设置有楼梯结构,所述第一楼层通过所述楼梯结构与所述第二楼层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观景区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楼层内的第一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楼层内的第三阳台;所述第二观景区包括所述第一楼层内的第二阳台以及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楼层内的第四阳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层内设置有第一层墙体、第一入口以及第二入口,所述第一入口连接所述公共走道以及所述第一阳台,所述第二入口连接所述公共走道以及所述第二阳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墙体包括与所述公共走道相邻且平行设置的第一墙体、与所述第一墙体连接的第二墙体、与所述第一墙体连接的第三墙体以及与所述第三墙体连接的第四墙体;
所述第一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墙体内;所述第二墙体与所述第三墙体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墙体和所述第三墙体均与所述第一墙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敏赵国兴付宇峰张建群庞宇宁孙强吴少文
申请(专利权)人: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