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采光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157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3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采光建筑,包括建筑本体、第一屋面、第二屋面、第一天窗和第二天窗,所述第一屋面分别设于所述建筑本体顶部的两端,且两块所述第一屋面向所述建筑本体的中部交汇;所述第二屋面分别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屋面的顶部,且两块所述第二屋面向两块所述第一屋面的交汇处聚拢;所述第一天窗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屋面的交汇处;所述第二天窗设于两块所述第二屋面的聚拢处,且所述第二天窗与所述第一天窗的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获取较佳的采光效果,丰富室内光环境,且能对室内进行杀菌和去除潮气,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采光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采光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天然光是自然界中动态变化的光线,它由散射光、反射光和折射光组成,它的强度、方向和频谱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一个好的天然采光设计能够利用这些变化的属性创造一个良好的采光效果,丰富室内光环境。并且,天然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杀菌,还能去除室内的潮气,使室内干爽,可预防湿疹、风湿等疾病。
[0003]然而,传统建筑物的功能较为单一,且中央的房间单元被天花板完全隔绝,因此无法进行采光或者对采光的利用率较低。
[0004]鉴于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采光建筑,它能获取较佳的采光效果,丰富室内光环境,且能对室内进行杀菌和去除潮气,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多层采光建筑,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多层采光建筑还包括:
[0008]第一屋面,所述第一屋面分别设于所述建筑本体顶部的两端,且两块所述第一屋面向所述建筑本体的中部交汇;
[0009]第二屋面,所述第二屋面分别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屋面的顶部,且两块所述第二屋面向两块所述第一屋面的交汇处聚拢;
[0010]第一天窗,所述第一天窗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屋面的交汇处;
[0011]第二天窗,所述第二天窗设于两块所述第二屋面的聚拢处,且所述第二天窗与所述第一天窗的位置相对应
[0012]阳光穿过所述第一天窗和所述第二天窗,形成了一条光的通路,丰富了建筑物的室内光环境。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多层采光建筑中,所述第二屋面包括:
[0014]结构板,所述结构板的一端朝上倾斜;
[0015]第一结构梁,所述第一结构梁连接所述结构板朝上倾斜的一端。
[00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多层采光建筑中,所述结构板向所述第一结构梁的一侧倾斜50
°‑
70
°

[001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多层采光建筑中,所述多层采光建筑还包括第二结构梁,所述第二结构梁设于两根所述第一结构梁之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结构梁,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提升稳定性。
[00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多层采光建筑中,所述第二天窗设于所述第二
结构梁的上方。
[001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多层采光建筑中,所述第二屋面朝上倾斜的一端设有过水口,当遇到降雨天气时,雨水漫过所述第二天窗的顶部且流入到所述第二天窗两侧的所述过水口内,所述过水口内的雨水会顺着倾斜设置的屋面排出。
[002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多层采光建筑中,所述多层采光建筑还包括屋顶,所述屋顶设于所述第二屋面的顶部。
[002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多层采光建筑中,位于所述屋顶的底端和所述第二屋面的顶端之间设有支撑件。
[002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多层采光建筑中,所述支撑件的截面形状为工字型。
[002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多层采光建筑中,所述第一屋面和所述第二屋面的顶部均铺设有金属板,金属板拥有足够的强度,不易受到外力破坏,且所述金属板的表面需作防锈处理,从而延长所述金属板的使用寿命。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通过在两块第一屋面的交汇处设置第一天窗,在两块第二屋面的聚拢处设置第二天窗,第一天窗与第二天窗位置相对应,天然光透过第一天窗和第二天窗直达建筑物的最底层,使室内获得较为理想的采光效果,并且天然光是自然界中动态变化的光线,因此能够丰富室内光环境;
[0026]2)同时天然光能对室内进行杀菌和去除潮气,防止人们患上湿疹、风湿等疾病,从而有利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本体的主视图;
[002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本体的俯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屋顶的侧视图。
[0030]图中所述数字标注表示为:1、第一屋面;2、第二屋面;3、第一天窗;4、第二天窗;5、第一结构梁;6、第二结构梁;7、第三结构梁;8、第四结构梁;9、结构板;10、过水口;11、支撑件;12、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
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采光建筑,包括建筑本体、第一屋面1、第二屋面2、第一天窗3、第二天窗4,所述第一屋面1分别设于所述建筑本体顶部的两端,且两块所述第一屋面1向所述建筑本体的中部交汇;所述第二屋面2分别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屋面1的顶部,且两块所述第二屋面2向两块所述第一屋面1的交汇处聚拢;所述第一天窗3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屋面1的交汇处;所述第二天窗3设于两块所述第二屋面2的聚拢处,且所述第二天窗4与所述第一天窗3的位置相对应。
[0036]阳光穿过所述第一天窗3和所述第二天窗4,形成了一条光的通路,丰富了建筑物的室内光环境。
[0037]其中,所述建筑本体包括第一楼层和第二楼层(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一楼层与所述第二楼层之间连接有楼道(图中未标出),所述第一楼层的顶部连接两块所述第一屋面1,所述第二楼层的顶部连接两块所述第二屋面2。
[0038]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屋面2包括结构板9和第一结构梁5,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采光建筑,包括建筑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采光建筑还包括:第一屋面,所述第一屋面分别设于所述建筑本体顶部的两端,且两块所述第一屋面向所述建筑本体的中部交汇;第二屋面,所述第二屋面分别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屋面的顶部,且两块所述第二屋面向两块所述第一屋面的交汇处聚拢;第一天窗,所述第一天窗设于两块所述第一屋面的交汇处;第二天窗,所述第二天窗设于两块所述第二屋面的聚拢处,且所述第二天窗与所述第一天窗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采光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屋面包括:结构板,所述结构板的一端朝上倾斜;第一结构梁,所述第一结构梁连接所述结构板朝上倾斜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采光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板向所述第一结构梁的一侧倾斜50
°‑
7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东艺滕怡刘昆陈钧章蔡楚辉蔡钢塔董高路龙婕甘泽武梁江龙张伦钟东旭李杨霞万志荣曾毅李琨坚戴翠莹
申请(专利权)人: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