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516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06 1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包括:售楼处,所述售楼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层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方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顶部设有屋顶,所述屋顶为拱形结构;售楼入口,所述售楼入口设置在所述售楼处第一层的前侧;装饰棚架,所述装饰棚架设置在售楼处的前侧且与售楼处前侧连接,装饰棚架的底面为对称的弧形面且底面下方成空心拱形结构,所述售楼入口设置在底面下方,所述底面两侧与售楼处第一层前侧的底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所述屋顶设计成拱形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售楼中心的屋顶容易积水以及树叶或其它异物长期存留的问题,提高了售楼中心的整洁度,并且通过增设装饰棚架在售楼处前侧,能用于遮阳遮雨且提升了售楼中心的美感。中心的美感。中心的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独立的售楼中心多为单层建筑,或者普通的多层楼栋建筑,并且现有售楼中心的屋顶大多是平面结构,容易在雨天积水以及树叶或其它异物长期存留在屋顶上,同时,现有的售楼中心结构设计单一化,不够与时俱进,缺乏独特的建筑美感。
[0003]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售楼中心屋顶是平面结构容易积水及异物,并且售楼中心结构设计单一缺乏美感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包括:
[0007]售楼处,所述售楼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层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方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顶部设有屋顶,所述屋顶为拱形结构;
[0008]售楼入口,所述售楼入口设置在所述售楼处第一层的前侧;
[0009]装饰棚架,所述装饰棚架设置在所述售楼处的前侧,所述装饰棚架与所述售楼处前侧连接,所述装饰棚架的底面为对称的弧形面,且所述底面下方成空心拱形结构,所述售楼入口设置在所述底面下方,所述底面两侧与所述售楼处第一层前侧的底部连接。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售楼处成四分之一圆环形,且所述售楼处前侧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装饰棚架远离所述售楼处一侧呈圆弧形向外凸起,且所述装饰棚架的顶面成椭圆形。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售楼入口内设有第一玻璃门。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售楼处第一层的前侧设有玻璃墙。
[00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装饰棚架内侧顶部设有环形灯带,所述环形灯带朝向所述装饰棚架下方发出光照。
[001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售楼处的第一层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玻璃门及第三玻璃门。
[00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售楼处的第二层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玻璃窗及第二玻璃窗。
[001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售楼处表面设有银白色铝板。
[001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装饰棚架远离所述售楼处一侧及顶面设有仿锈铝板,且所述装饰棚架的底面设有仿锈铝板。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包括:售楼处,所述售楼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层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方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顶部设有屋顶,所述屋顶为拱形结构;售楼入口,所述售楼入口设置在所述售楼处第一层的前侧;装饰棚架,所述装饰棚架设置在所述售楼处的前侧,所述装饰棚架与所述售楼处前侧连接,所述装饰棚架的底面为对称的弧形面,且所述底面下方成空心拱形结构,所述售楼入口设置在所述底面下方,所述底面两侧与所述售楼处第一层前侧的底部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所述屋顶设计成拱形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售楼中心的屋顶容易积水以及树叶或其它异物长期存留的问题,提高了售楼中心的整洁度,并且通过增设装饰棚架在售楼处前侧,能用于遮阳遮雨且提升了售楼中心的美感。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装饰棚架的正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的俯视图。
[0025]图中:1、售楼处;101、第一层;102、第二层;103、屋顶;2、售楼入口;3、装饰棚架;301、底面;302、顶面;4、第一玻璃门;5、玻璃墙;6、环形灯带;7、第二玻璃门;8、第三玻璃门;9、第一玻璃窗;10、第二玻璃窗;11、银白色铝板;12、仿锈铝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
[0028]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实施例:
[0030]请一并参阅图1

图4。其中,所述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包括:售楼处1,所述售楼处1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层10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层101上方的第二层102,所述第二层102顶部设有屋顶103,所述屋顶103为拱形结构;售楼入口2,所述售楼入口2设置在所述售楼处1第一层101的前侧;装饰棚架3,所述装饰棚架3设置在所述售楼处1的前侧,所述装饰棚架3与所述售楼处1前侧连接,所述装饰棚架3的底面301为对称的弧形面,且所述底面301下方成空心拱形结构,所述售楼入口2设置在所述底面301下方,所述底面301两侧与所述售楼处
1第一层101前侧的底部连接。
[0031]如图1

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包括售楼处1及装饰棚架3两部分,所述售楼处1用于销售人员办公用,所述装饰棚架3用于装饰所述售楼处1,用于吸引人流并且提升本专利技术中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的美感,所述装饰棚架3设置在所述售楼处1前方,且所述装饰棚架3与所述售楼处1前侧墙壁一体化,所述售楼处1包括第一层101及第二层102,所述第一层101的前侧设有售楼入口2,所述售楼入口2用于人群进出所述售楼处1,所述第二层102的上方设有屋顶103,所述屋顶103为“人”字形拱形结构,通过将所述屋顶103设计成拱形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售楼中心的屋顶103容易积水以及树叶或其它异物长期存留的问题,提高了售楼中心的整洁度;所述装饰棚架3的底面301为对称的弧形面结构,所述底面301下方成空心拱形结构,所述售楼入口2设置在所述底面301下方,详见图3,所述底面301形成拱门式结构,便于人群从所述底面301下方走到所述售楼入口2处,且所述底面301两侧与所述售楼处1第一层101前侧墙壁的底部连接,所述装饰棚架3与所述售楼处1一体式设计组成所述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使所述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不再是单一的结构,通过两种不同结构的建筑物相融提升了所述新型现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其特征在于,包括:售楼处,所述售楼处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第一层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层上方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顶部设有屋顶,所述屋顶为拱形结构;售楼入口,所述售楼入口设置在所述售楼处第一层的前侧;装饰棚架,所述装饰棚架设置在所述售楼处的前侧,所述装饰棚架与所述售楼处前侧连接,所述装饰棚架的底面为对称的弧形面,且所述底面下方成空心拱形结构,所述售楼入口设置在所述底面下方,所述底面两侧与所述售楼处第一层前侧的底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售楼处成四分之一圆环形,且所述售楼处前侧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现代化售楼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棚架远离所述售楼处一侧呈圆弧形向外凸起,且所述装饰棚架的顶面成椭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现代化售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其明喻丽萍黄明丁一川叶家欣魏玲娜
申请(专利权)人:柏涛建筑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