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九龙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温度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42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温度控制阀,包括燃气阀,燃气阀又包括燃气阀本体、设置在本体内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受一膜盒组件推动而移动,燃气阀动作,其中膜盒组件包括感温筒、毛细管、上膜片与下膜片,上膜片与下膜片设于燃气阀本体内,感温筒经毛细管设于燃气阀本体外,感温筒、毛细管、上膜片与下膜片的内腔共同组成一密封空腔,在密封空腔内充满有感温介质,下膜片可变形直接作用于阀芯组件上。所述顶杆与阀门体的进气通道孔为锥密封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体积小、美观,使用简单方便,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控温精度高,控温范围广,可从50℃到230℃随意设定,气密性好,节能省气,控温变化敏感度高,随时保证被加热体温度稳定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温度控制阀。技术背景现有的燃气温度控制阀其调节一般是用手动控制,即需要增大气流 量时人工将气阀调大或者是打开,反之将气阀调小或者是重新关闭,因 此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现有的燃气温度控制阀体积较大,气密性较差, 控温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控温精度高,控温范围广, 可有效节能省气,自动控制的燃气温度控制阀。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气密性好的燃气温度£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燃气温度控制阀,包括燃气阀,燃气阀又包括燃气阀本体、设置在本体内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受一膜盒组件推动 而移动,燃气阀动作,其中膜盒组件包括感温筒、毛细管、上膜片与下 膜片,上膜片与下膜片设于燃气阀本体内,感温筒经毛细管设于燃气阀 本体外,感温筒、毛细管、上膜片与下膜片的内腔共同组成一密封空腔, 在密封空腔内充满有感温介质,下膜片可变形直接作用于阀芯组件上。所述阀芯组件包括上顶杆、顶杆、设有进气通道孔的阀门体、压簧 和压帽,燃气阀本体包括阀体主体、与阀体主体密封固定连接的出气接 头,阀体主体的两端设有同轴心且通过一连通孔连通的凹扎腔,出气接 头设有与阀体主体同轴心的凹孔腔及与其凹孔腔连通的气道,压簧和压 帽安装在出气接头的凹孔腔内,阀门体、顶杆安装在阀体主体一端的凹 孔腔内且该凹孔腔与进气通道连通,上膜片与下膜片安装在阀体主体另一端的凹孔腔内且通过一外盖封装,上顶杆安装在阀体主体的连通孔内, 顶杆的前端与阀门体的进气通道孔为密封配合,另一端与压帽接触连接。 所述顶杆与阀门体的进气通道孔为锥密封配合。所述上膜片上设有上膜柄,外盖安装有一温度控制旋钮装置,温度 控制旋钮装置包括旋钮、调整螺杆及固定在外盖上的螺母,调整螺杆安 装在螺母上,调整螺杆与上膜柄接触连接。所述下膜片与其承载的凹孔腔底之间设有塔形弹簧,调整螺杆与上 膜抦之间设有弹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由于使用设有感温筒的膜盒组件来控制阀芯组件的动 作,因此可以通过感温筒获取气阀的温度控制信息,从而可以自动控制 气阀开闭和气阀开度的调节,控温精度高,控温范围广,使用起来十分 方便,也有利于节能省气。由于采用膜片控制顶杆,进而控制与阀门体的开闭,因此结构紧凑, 体积小,特别是顶杆与阀门体的进气通道孔为锥密封配合,气密性好, 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控温精度高。由于下膜片与其承载的凹孔腔底之间设有塔形弹簧,调整螺杆与上 膜柄之间设有弹簧,因此调节灵活。总之,采用本技术具有体积小、美观,使用简单方便,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控温精度高,控温范围广,可从50。C到23(TC随意设定, 气密性好,节能省气,快速加热,控温变化敏感度高,随时保证被加热 体温度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燃气温度控制阀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燃气温度控制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技术燃气温度控制阀,包括燃气阀,燃气阀又 包括燃气阀本体l、设置在本体内的阀芯组件,阀芯组件受一膜盒组件推 动而移动,燃气阀动作,其中膜盒组件包括感温筒2、毛细管3、上膜片4与下膜片5,上膜片4与下膜片5设于燃气阀本体1内,感温筒2经毛 细管3设于燃气阀本体1夕卜,感温筒2、毛细管3、上膜片4与下膜片5 的内腔共同组成一密封空腔,在密封空腔内充满有感温介质6,下膜片5 可变形直接作用于阀芯组件上。其中阀芯组件包括上顶杆7、顶杆8、设 有进气通道孔的阀门体9、压簧10和压帽11,燃气阀本体l包括阀体主 体12、与阀体主体12密封固定连接的出气接头13,阀体主体12的两端 设有同轴心且通过一连通孔连通的凹孔腔,出气接头13设有与阀体主体 同轴心的凹孔腔及与其凹孔腔连通的气道,压簧10和压帽11安装在出 气接头13的凹孔腔内,阀门体9、顶杆8安装在阀体主体12—端的凹孔 腔内且该凹孔腔与进气通道14连通,上膜片4与下膜片5安装在阀体主 体12另一端的凹孔腔内且通过一外盖15封装,上顶杆7安装在阀体主 体12的连通孔内,顶杆8的前端与阀门体9的进气通道孔为密封配合, 另一端与压帽ll接触连接,而且顶杆8与阀门体9的进气通道孔为锥密 封配合。出气接头13上接有喷嘴接头19。上膜片4上设有上膜柄41,外盖15安装有一温度控制旋钮装置16, 温度控制旋钮装置包括旋钮161、调整螺杆162及固定在外盖上的螺母 163,调整螺杆162安装在螺母163上,调整螺杆162与上膜柄41接触 连接。下膜片5与其承载的凹孔腔底之间设有塔形弹簧17,调整螺杆162 与上膜柄41之间设有弹簧18。先将温控器上的感温筒2浸没在油液里,再转动旋钮161,温度点火 前阀体上的旋钮指示在最大的温度设定点上,此时内部的阀门体9与顶 杆8之间的配合间隙最大,即此时的气流量最大,此气流量为一设定值。 相反,转动旋钮161设定控温在最小的温度指示点上时,阀门体9与顶 杆8之间的配合间隙最小,即此时的气流量最小,此气流量为一设定值。 假设旋钮161由最高温度设定点,最大气流量位置转到最低温度设定点, 即最小气流量位置,使顶杆8产生的位移量为L0。当转动旋钮161设定 在一定的温度时,转动的调整螺杆162由螺纹转动同时作轴向移动,产 生一定的前进位移L,再作用在下膜片5上,下膜片5膨胀向前推动上顶 杆7,上顶杆7向前推动顶杆8,使顶杆8与阀门体9之间的配合间隙变 小,顶杆8产生的位移L1与螺纹的轴向位移L同向相等。然后打开气源 阀门,向阀体输入燃气,与此同时在燃烧器上点燃一明火,燃气由阀体喷出后,进入炉头,经燃烧器遇明火随即点燃燃烧。当油液在逐渐受热升温过程中,油液里的感温筒2,其内部的感温介质6受热膨胀变化加剧, 感温介质6使上顶杆7顶部接触的下膜片5因膨胀产生向前推动的位移, 上顶杆7使顶杆8产生等量的向前位移,当感温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 由下膜片5膨胀产生的位移量等量的传到顶杆8上为L2,气流量达到最 小设定值,此时油液受热升温非常缓慢,使油液的温度趋向于恒温,此 时的位移关系是L041+L2。相反,当油液温度下降时,感温筒2内的感 温介质6遇冷收縮,压帽11在压簧10的作用下推动顶杆8,使阀门体9 与顶杆8之间的配合间隙增大,使得燃气流量逐渐增大,油液温度逐渐 升高,气流量变小直到恒温,这样油液温度在使用中存在如上述的循环 过程,进行自动控制气阀的动作。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温度控制阀,包括燃气阀,燃气阀又包括燃气阀本体、设置在本体内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受一膜盒组件推动而移动,燃气阀动作,其中膜盒组件包括感温筒、毛细管、上膜片与下膜片,上膜片与下膜片设于燃气阀本体内,感温筒经毛细管设于燃气阀本体外,感温筒、毛细管、上膜片与下膜片的内腔共同组成一密封空腔,在密封空腔内充满有感温介质,下膜片可变形直接作用于阀芯组件上。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燃气温度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 组件包括上顶杆、顶杆、设有进气通道孔的阀门体、压簧和压帽,燃气 阀本体包括阀体主体、与阀体主体密封固定连接的出气接头,阀体主体 的两端设有同轴心且通过一连通孔连通的凹孔腔,出气接头设有与阀体 主体同轴心的凹孔腔及与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温度控制阀,包括燃气阀,燃气阀又包括燃气阀本体、设置在本体内的阀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受一膜盒组件推动而移动,燃气阀动作,其中膜盒组件包括感温筒、毛细管、上膜片与下膜片,上膜片与下膜片设于燃气阀本体内,感温筒经毛细管设于燃气阀本体外,感温筒、毛细管、上膜片与下膜片的内腔共同组成一密封空腔,在密封空腔内充满有感温介质,下膜片可变形直接作用于阀芯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九龙
申请(专利权)人:朱九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