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50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34
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易于生产,可有效避免因尾门单点受力过大而造成的车身凹陷变形的问题的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包括底座、球头和球头座,所述球头通过球头座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与汽车尾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使得底座固定连接在汽车尾门的表面上;所述底座背向球头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通孔远离汽车尾门与车身所铰接的位置的一侧、且沉槽中设有柔性缓冲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好、易于生产以及对汽车尾门保护效果好的问题。

The lower bracket of the electric push rod in the tailgate

The lower bracket of the electric push rod in the tailgat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 par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kind of lower bracket of electric push rod in the tailgate, which has a delicate structure, good stability and is easy to produce,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car body caused by the single point stress of the tailgate.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base, a ball head and a ball head seat, the ball hea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rough the ball head seat, and the bas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in the through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fastening bolt which is threaded with the automobile tail door, so that the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automobile tail door; the end face of the base back to the ball head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sink, and the sink is located at the through hole far away from the automobile tail door and One side of the articulated position of the vehic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lexible buffer in the sin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exquisite structure, good stability, easy production and good protection effect for the automobile tail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汽车尾门中的电动推杆大多如国家局于2018年6月29日公告的一份名为“尾门推杆端部连接球套”、申请号为“201721645197.X”的中国技术专利所示,此类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球套,并在车身上固定连接两个球头,最终使得推杆的一端与车身铰接、且另一端与尾门铰接。这其中,与汽车的尾门相连的通常称为下球头,当电动推杆收到指令向外撑开时,下球头的根部将对尾门产生极大的局部作用力,从而极易使得尾门的局部出现向下凹陷的变形,从而对汽车的品质以及电动推杆的实际使用效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稳定性好且易于生产,可有效避免因尾门单点受力过大而造成的车身凹陷变形的问题的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球头和球头座,所述球头通过球头座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与汽车尾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使得底座固定连接在汽车尾门的表面上;所述底座背向球头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通孔远离汽车尾门与车身所铰接的位置的一侧、且沉槽中设有柔性缓冲垫。所述通孔的内壁呈锥面状,所述通孔靠近球头所在一侧的孔口的口径大于另一侧孔口的口径,所述通孔中还容置有柔性缓冲环。所述球头座远离球头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且球头座的中部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外壁呈正多边形,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通孔沿底座的中心对称设置。本技术当电动推杆收到指令向外撑开时,电动推杆对球头的作用力可先经过底座再作用至汽车的尾门上,从而通过较大的受力面积有效避免尾门上出现单点受力过大的问题,进而有效保证了汽车尾门品质以及电动推杆的实际使用效果。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好、易于生产以及对汽车尾门保护效果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的本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A-A向剖视图,图4是本案的优化实施方式示意图,图5是本案中球头座的轴向截面图;图中1是底座,10是通孔,11是柔性缓冲垫,12是柔性缓冲环,2是球头座,21是外螺纹,22是安装环,3是球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5所示,包括底座1、球头3和球头座2,所述球头3通过球头座2与底座1固定相连,所述底座1上还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中穿设有与汽车尾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使得底座1固定连接在汽车尾门的表面上;所述底座1背向球头3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通孔远离汽车尾门与车身所铰接的位置的一侧、且沉槽中设有柔性缓冲垫11。这样,一方面,柔性缓冲垫可有效增加底座与尾门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效避免因单颗紧固螺栓固定而出现的底座绕紧固螺栓意外转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底板、柔性缓冲垫与尾门的表面接触可使其与汽车尾门的表面之间具有有一个面积较大的受力面。因此,当电动推杆收到指令向外撑开时,电动推杆对球头的作用力可先经过底座再作用至汽车尾门上,从而通过较大的受力面积有效避免汽车尾门上出现单点受力过大的问题,进而有效保证了汽车尾门的品质以及电动推杆的实际使用效果。从整体上具有结构精巧、稳定性好、易于生产以及对车身保护效果好的问题。所述通孔10的内壁呈锥面状,所述通孔10靠近球头所在一侧的孔口的口径大于另一侧孔口的口径,所述通孔10中还容置有柔性缓冲环12。由于沉槽位于通孔远离汽车尾门与车身所铰接的位置的一侧,而球头为受力位置,因此,对于底座来说实际上是以紧固螺栓为支点、紧固螺栓至球头的间距为受力臂形成了一“杠杆”。这样,由于同时存在着柔性缓冲垫以及柔性缓冲环,将使得电动尾门的撑开过程中,随着尾门的加速度影响,驱使底座的两侧同时压迫柔性缓冲垫以及柔性缓冲环产生微量的翻转,从而借助柔性缓冲垫以及柔性缓冲环的弹性变形卸去电动推杆上传递而来的大部分力,仅将少部分作用力传递至汽车尾门的表面上,从而显著提升了对汽车尾门表面的保护效果。此外,柔性缓冲环将在紧固螺栓装入后,对其起良好有效的止转作用,从而使得底座与汽车尾门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持久。所述球头座2远离球头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21、且球头座2的中部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安装环22,所述安装环22的外壁呈正多边形,所述底座1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通孔沿底座的中心对称设置。这样,操作人员可通过扳手等工具方便的将球头座装入螺纹孔中,从而使得球头座的安装极为方便、且具有可拆卸的能力,便于后续的维修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球头和球头座,所述球头通过球头座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与汽车尾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使得底座固定连接在汽车尾门的表面上;/n所述底座背向球头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通孔远离汽车尾门与车身所铰接的位置的一侧、且沉槽中设有柔性缓冲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球头和球头座,所述球头通过球头座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与汽车尾门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栓,使得底座固定连接在汽车尾门的表面上;
所述底座背向球头的端面上还开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位于通孔远离汽车尾门与车身所铰接的位置的一侧、且沉槽中设有柔性缓冲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门中电动推杆的下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万青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鑫亚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