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355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皮革鞣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包括转鼓,转鼓下端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附装置,吸附装置位于转鼓的一侧,吸附装置包括棱柱状的支撑杆、控制杆和磁板,支撑杆的下端与支撑架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杆,控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板,转鼓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构造设计实现若干皮革在转鼓内腔中浸泡时,转鼓旋转不会造成若干皮革缠绕成团,从而增加皮革与液体鞣剂的接触空间,调高了整个鞣制装置的实用性。

A surface tanning device for leather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eather tann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to a surface tanning device for leather processing, which includes a drum, a support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drum, a plurality of evenly distributed adsorption devices are fixedly connected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support frame, the adsorption device is located at one side of the drum, the adsorption device includes prismatic support rod, control rod and magnetic plate,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support rod The support base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evenly distributed control rods, one end of the control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magnetic plate, and the inner cavity side wall of the drum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evenly distributed control devices.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at when several leather leathers are soak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drum through simple structural design, the rotation of the drum will not cause a number of leather twining into a mass, so as to increase The contact space between leather and liquid tanning agent is added to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whole tan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皮革鞣制装置
,具体为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
技术介绍
鞣制是鞣剂分子向皮内渗透并与生皮胶原分子活性基团结合而发生性质改变的过程。鞣制使皮胶原多肽链之间生成交联键,增加了胶原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收缩温度及耐湿热稳定性,改善了抗酸、碱、酶等化学品的能力。鞣制一般在转鼓内进行,鞣法依所使用鞣剂和成革品种不同而异。现有技术中存在皮革在转鼓内腔中缠绕成团的问题,进而影响到鞣剂渗透皮革的效率。如果能够专利技术一种鞣制装置可以避免皮革缠绕成团,就能解决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包括转鼓,所述转鼓下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转鼓侧面设置有盖门,所述支撑架形状为长方体底板的两个相对端部固定连接三角立板,所述支撑架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位于转鼓的一侧,所述吸附装置包括棱柱状的支撑杆、控制杆和磁板,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支撑架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板,所述磁板为长方体且长方体弧形弯曲,所述转鼓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卡位座、活动座和引导杆,所述卡位座形状为长方体且长方体一个面为凸出弧面,卡位座的凸出弧面和转鼓的内壁固定连接,卡位座上朝向转鼓中轴的侧面为内凹弧面,卡位座内凹弧面位置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中部贯穿有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一端和卡位座的内凹弧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动座为球缺结构,活动座中部开设通孔,通孔中活动套接引导杆,所述引导杆上远离卡位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圆板状挡板,所述活动座的弧面上固定有连接若干均匀分布的毛刺体,所述卡位座的内凹弧面上开设凹槽。优选的,所述毛刺体形状为圆台,毛刺体的下底端和活动座弧面固定连接,卡位座上的凹槽和毛刺体结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简单的构造设计实现若干皮革在转鼓内腔中浸泡时,转鼓旋转不会造成若干皮革缠绕成团,从而增加皮革与液体鞣剂的接触空间,调高了整个鞣制装置的实用性;2.该装置通过控制装置的设计,皮革在转鼓的内腔上部位置从控制装置上脱落,皮革掉落进液体鞣剂中,这个过程中皮革也会冲击液体鞣剂,进而增加鞣剂的渗透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撑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鼓、2支撑架、3盖门、4吸附装置、5支撑杆、6控制杆、7磁板、8控制装置、9卡位座、10活动座、11引导杆、12毛刺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包括转鼓1,转鼓1下端设置有支撑架2,转鼓1侧面设置有盖门3,现有技术中,转鼓1的整体形状为圆柱壳体,转鼓1的底面端固定连接控制轴杆,轴杆贯穿支撑架2的立板,转鼓1的侧壁上开设有方形通孔,盖门3覆盖在方形通孔位置,方形通孔为入料口或是出料口,在转鼓1的一侧设置电机,电机传动轴上设置齿轮,齿轮传动给转鼓1底面端固定的齿轮,实现转鼓1转动的动力支撑,支撑架2形状为长方体底板的两个相对端部固定连接三角立板,转鼓1底面端固定连接的轴杆贯穿支撑架2立板上嵌入的轴承,支撑架2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附装置4,吸附装置4位于转鼓1的一侧,吸附装置4包括棱柱状的支撑杆5、控制杆6和磁板7,支撑杆5的下端与支撑架2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杆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杆6,控制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板7,磁板7为长方体且长方体弧形弯曲,转鼓1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8。控制装置8包括卡位座9、活动座10和引导杆11,卡位座9形状为长方体且长方体一个面为凸出弧面,卡位座9的凸出弧面和转鼓1的内壁固定连接,卡位座9上朝向转鼓1中轴的侧面为内凹弧面,卡位座9内凹弧面位置设置有活动座10,活动座10中部贯穿有引导杆11,引导杆11一端和卡位座9的内凹弧面固定连接。活动座10为球缺结构,活动座10中部开设通孔,通孔中活动套接引导杆11,引导杆11上远离卡位座9的一端固定连接圆板状挡板,活动座10的弧面上固定有连接若干均匀分布的毛刺体12,卡位座9的内凹弧面上开设凹槽,如图2所示的控制装置8两种状态,这里卡位座9、活动座10和磁板7材料上带有一定磁性,或者是在其内部嵌入磁块,卡位座9和活动座10携带磁性相同,彼此排斥,而磁板7的磁性与活动座10相反,彼此吸引,这里磁板7的磁性大于活动座10和卡位座9,所以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8一旦靠近磁板7,卡位座9和活动座10之间会靠近甚至接触。毛刺体12形状为圆台,毛刺体12的下底端和活动座10弧面固定连接,卡位座9上的凹槽和毛刺体12结构相同。工作原理:使用时在转鼓1的入料口处注入皮革和鞣剂,密封盖好盖门3,电机工作提供动力,动力传动到转鼓1上,转鼓1转动工作,转鼓1中的皮革被鞣剂浸泡渗透,整个过程中受到磁板7和控制装置8的影响,具体为皮革伴随转鼓1转动,图3所示,转鼓1转动顺序为顺时针,控制装置8移动中逐渐靠近磁板7,卡位座9和活动座10靠近接触,卡位座9和活动座10自动夹住皮革的部分,这样控制装置8移动带动皮革,皮革上附沾的液体鞣剂脱落,当控制装置8位于转鼓1内腔上部位置,随后控制装置8远离磁板7,此时卡位座9和活动座10排斥,彼此分开,这样皮革受重力掉落到鞣剂液体中,如此循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包括转鼓(1),所述转鼓(1)下端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转鼓(1)侧面设置有盖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形状为长方体底板的两个相对端部固定连接三角立板,所述支撑架(2)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附装置(4),所述吸附装置(4)位于转鼓(1)的一侧,所述吸附装置(4)包括棱柱状的支撑杆(5)、控制杆(6)和磁板(7),所述支撑杆(5)的下端与支撑架(2)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杆(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杆(6),所述控制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板(7),所述磁板(7)为长方体且长方体弧形弯曲,所述转鼓(1)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包括转鼓(1),所述转鼓(1)下端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转鼓(1)侧面设置有盖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形状为长方体底板的两个相对端部固定连接三角立板,所述支撑架(2)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吸附装置(4),所述吸附装置(4)位于转鼓(1)的一侧,所述吸附装置(4)包括棱柱状的支撑杆(5)、控制杆(6)和磁板(7),所述支撑杆(5)的下端与支撑架(2)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杆(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杆(6),所述控制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板(7),所述磁板(7)为长方体且长方体弧形弯曲,所述转鼓(1)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控制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革加工用表面鞣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8)包括卡位座(9)、活动座(10)和引导杆(11),所述卡位座(9)形状为长方体且长方体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柏宏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