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2279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1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革化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以多金属配合鞣剂鞣制后的黄牛白湿革为原料皮,采用多种植物栲胶搭配对黄牛白湿革进行两次复鞣填充处理,复鞣后加入新型绿色无铬鞣剂进一步进行栲胶固定和加脂处理;实施过程中不使用铬鞣剂,即使使用了大量的植物鞣剂也不会因为栲胶本身的颜色而影响彩色坯革的鲜艳度,生产技术简单易实现,生产成本适当,适合大批量生产;通过该生产技术制作所得的鞋面革无铬、无甲醛,收缩温度≥90℃,撕裂力≥40N,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气性,坯革颜色均匀饱满、色调鲜艳靓丽、色彩牢度高,坯革各项物理化性能均满足行业标准,且后续加工性能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革化学与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
技术介绍
我国铬的储藏量少之又少,可谓僧多粥少,而原料皮在鞣制和复鞣的过程中有20-30%的铬不能为其吸收和利用,随着污水而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大量资源的浪费,而且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因此皮革生产中采取与环境和谐、对环境友好的皮革化工材料(即绿色材料)和工艺技术(即清洁化工艺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支持,皮革无铬鞣制与无铬复鞣技术的研究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综上所述,开发无铬鞣制与无铬复鞣新技术是行业研究热点,是清洁化制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皮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所述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实施过程中不使用铬鞣剂,即使使用了大量的植物鞣剂也不会因为栲胶本身的颜色而影响彩色坯革的鲜艳度,生产技术简单易实现,生产成本适当,适合大批量生产;并且通过该生产技术制作所得鞋面革无铬、无甲醛,收缩温度≥90℃,撕裂力≥40N,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气性,坯革颜色均匀饱满、色调鲜艳靓丽、色彩牢度高,坯革各项物理化性能均满足行业标准,且后续加工性能良好。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无铬鞣黄牛白湿革进行常规挤水伸展、削匀处理,称量削匀后白湿革的重量,后续处理工艺步骤中所用试剂的分量按该重量的百分数确定;步骤2、漂洗退鞣:在转鼓内加入30-32℃、200-250%的水、1.0-1.5%的漂洗助剂、1.5-2.0%的草酸,转动90-120min,溶液PH值为3.0-3.2,然后将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骤3、中和:在转鼓内加入30-32℃、100-150%的水,1.5-2.0%的戊二醛鞣剂,转动60min, 然后将溶液排掉,再在转鼓内加入30-32℃、100-150%的水,1.0-1.5%的亚硫酸钠,1.0-1.5%的中和复鞣剂,转动30-40min, 溶液PH值为4.1-4.2,然后将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骤4、复鞣填充:在转鼓内加入30-32℃、80-100%的水,1.0-1.5%的低pH复鞣预处理剂、2.0-3.0%的替代型合成鞣剂、1.0-2.0%的改性荆树皮栲胶,转动30-40min,再加入2.0-3.0%的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合成聚合物柔软剂、2.0-3.0%的丙烯酸聚合物,转动60-90min,再加入8.0-10%的坚木栲胶、5.0-6.0%的荆树皮栲胶、2.0-3.0%的二羟基二苯碸类合成鞣剂、4.0-5.0%的替代型合成鞣剂,转动60-90min,再加入4.0-5.0%的改性荆树皮栲胶、4.0-5.0%的改性栗木栲胶、3.0-4.0%的蛋白填料、2.0-3.0%的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0-2.0%的羊毛脂加脂剂,转动60-90min,再加入2.0-3.0%的两性三聚氰胺,转动20-30min,然后保持转2min,停40min不断循环的工作状态至次日;步骤5、固定:次日加入2.0-3.0%的多金属配合鞣剂,转动60-90min,补加50-52℃、150-200%的水,转动5-10min,加入0.5-1.0%的甲酸,转动20-30min,加入0.3-0.5%的草酸、0.3-0.5%的除铁剂、0.2-0.5%的EDTA,转动20-30min,然后将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骤6、染色加脂:在转鼓内加入30-32℃、80-100%的水,加入2.0-3.0%的染料,转动30-40min,补加50-52℃、100-150%的水,加入1.0-1.5%的羊毛脂、1.0-1.5%的生牛蹄油、2-3%的自乳化牛蹄油、2-3%的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1-2%的硫酸化牛蹄油与鲸蜡油的混合物,转动40-60min,再加入0.5-1.0%的甲酸,转动30-40min,水洗出鼓;步骤7、常规后整理。进一步的是:所述无铬鞣黄牛白湿革是由多金属配合鞣剂鞣制而得。进一步的是:所述多金属配合鞣剂为绵竹市金坤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锆-铝-钛配合鞣剂(但卫华,但年华,林海等.锆-铝-钛多金属配合物粉剂及其制备方法.中国专利号:ZL 200710048440)。进一步的是:所述步骤4中低pH复鞣预处理剂为德瑞皮革科技有限公司的塞拉坦AR(pH≤1.5);所述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为賽奇化工公司的MS;所述合成聚合物柔软剂为Smit化工公司的SYNTHOL GS606。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所述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实施过程中不采用铬鞣剂或含铬鞣剂,不但减轻了环境污染,消除了六价铬对人体的危害,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该生产技术工艺设计合理,单宁分子中的酚羟基与胶原纤维以氢键形式结合后还可以与多价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改变栲胶色谱,同时这些金属离子还可以与相邻胶原肽链侧基上的羧基发生络合,不仅增加了染料的上染率,也改善了染料的染色牢度,并且改变了栲胶的色调,拓宽了色谱范围,因此,即使使用了大量的植物鞣剂也不会因为栲胶本身的颜色而影响彩色坯革的鲜艳度;所述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简单易实现,生产成本适当,适合大批量生产。2、复鞣填充后采用多金属配合鞣剂进行固定处理,所述多金属配合鞣剂是由多种金属离子配合而成,多金属具有协同鞣制作用,大量栲胶复鞣填充后加入多金属配合鞣剂,不仅可在胶原分子间形成更稳定的交联结构,而且可与植物栲胶分子以配位键和离子键的形式再次结合,不但能促进植物栲胶的吸收,而且加强了植物栲胶与皮胶原的结合牢度,使得坯革具有更佳的染色牢度,后续加脂剂用量少也依然能使成革柔软性能优良。3、通过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制作所得的鞋面革无铬、无甲醛,收缩温度≥90℃,撕裂力≥40N,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气性,彩色坯革颜色均匀饱满、色调鲜艳靓丽、色彩牢度高,坯革各项物理化性能均满足行业标准,且后续加工性能良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专利技术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所采用的试剂和产品也均为可商业获得的。未详细描述的各种过程和方法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常规方法,所用试剂的来源、商品名以及有必要列出其组成成分者,均在首次出现时标明。一种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无铬鞣黄牛白湿革进行常规挤水伸展、削匀处理,称量削匀后白湿革的重量,后续处理工艺步骤中所用试剂的分量按该重量的百分数确定;步骤2、漂洗退鞣:在转鼓内加入30℃、250%的水、1.0%的漂洗助剂(德瑞皮革化工公司的Borron SAF)、2.0%的草酸(常规工业草酸),转动120min,溶液PH值为3.0-3.2,然后将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骤3、中和:在转鼓内加入3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无铬鞣黄牛白湿革进行常规挤水伸展、削匀处理,称量削匀后白湿革的重量,后续处理工艺步骤中所用试剂的分量按该重量的百分数确定;步骤2、漂洗退鞣:在转鼓内加入30‑32℃、200‑250%的水、1.0‑1.5%的漂洗助剂、1.5‑2.0%的草酸,转动90‑120min,溶液PH值为3.0‑3.2,然后将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骤3、中和:在转鼓内加入30‑32℃、100‑150%的水,1.5‑2.0%的戊二醛鞣剂,转动60min, 然后将溶液排掉,再在转鼓内加入30‑32℃、100‑150%的水,1.0‑1.5%的亚硫酸钠,1.0‑1.5%的中和复鞣剂,转动30‑40min, 溶液PH值为4.1‑4.2,然后将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骤4、复鞣填充:在转鼓内加入30‑32℃、80‑100%的水,1.0‑1.5%的低pH复鞣预处理剂、2.0‑3.0%的替代型合成鞣剂、1.0‑2.0%的改性荆树皮栲胶,转动30‑40min,再加入2.0‑3.0%的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合成聚合物柔软剂、2.0‑3.0%的丙烯酸聚合物,转动60‑90min,再加入8.0‑10%的坚木栲胶、5.0‑6.0%的荆树皮栲胶、2.0‑3.0%的二羟基二苯碸类合成鞣剂、4.0‑5.0%的替代型合成鞣剂,转动60‑90min,再加入4.0‑5.0%的改性荆树皮栲胶、4.0‑5.0%的改性栗木栲胶、3.0‑4.0%的蛋白填料、2.0‑3.0%的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0‑2.0%的羊毛脂加脂剂,转动60‑90min,再加入2.0‑3.0%的两性三聚氰胺,转动20‑30min,然后保持转2min,停40min不断循环的工作状态至次日;步骤5、固定:次日加入2.0‑3.0%的多金属配合鞣剂,转动60‑90min,补加50‑52℃、150‑200%的水,转动5‑10min,加入0.5‑1.0%的甲酸,转动20‑30min,加入0.3‑0.5%的草酸、0.3‑0.5%的除铁剂、0.2‑0.5%的EDTA,转动20‑30min,然后将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骤6、染色加脂:在转鼓内加入30‑32℃、80‑100%的水,加入2.0‑3.0%的染料,转动30‑40min,补加50‑52℃、100‑150%的水,加入1.0‑1.5%的羊毛脂、1.0‑1.5%的生牛蹄油、2‑3%的自乳化牛蹄油、2‑3%的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1‑2%的硫酸化牛蹄油与鲸蜡油的混合物,转动40‑60min,再加入0.5‑1.0%的甲酸,转动30‑40min,水洗出鼓;步骤7、常规后整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植物鞣剂的无铬复鞣黄牛鞋面革清洁化生产技术,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无铬鞣黄牛白湿革进行常规挤水伸展、削匀处理,称量削匀后白湿革的重量,后续处理工艺步骤中所用试剂的分量按该重量的百分数确定;步骤2、漂洗退鞣:在转鼓内加入30-32℃、200-250%的水、1.0-1.5%的漂洗助剂、1.5-2.0%的草酸,转动90-120min,溶液PH值为3.0-3.2,然后将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骤3、中和:在转鼓内加入30-32℃、100-150%的水,1.5-2.0%的戊二醛鞣剂,转动60min, 然后将溶液排掉,再在转鼓内加入30-32℃、100-150%的水,1.0-1.5%的亚硫酸钠,1.0-1.5%的中和复鞣剂,转动30-40min, 溶液PH值为4.1-4.2,然后将溶液排掉,水洗一次;步骤4、复鞣填充:在转鼓内加入30-32℃、80-100%的水,1.0-1.5%的低pH复鞣预处理剂、2.0-3.0%的替代型合成鞣剂、1.0-2.0%的改性荆树皮栲胶,转动30-40min,再加入2.0-3.0%的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合成聚合物柔软剂、2.0-3.0%的丙烯酸聚合物,转动60-90min,再加入8.0-10%的坚木栲胶、5.0-6.0%的荆树皮栲胶、2.0-3.0%的二羟基二苯碸类合成鞣剂、4.0-5.0%的替代型合成鞣剂,转动60-90min,再加入4.0-5.0%的改性荆树皮栲胶、4.0-5.0%的改性栗木栲胶、3.0-4.0%的蛋白填料、2.0-3.0%的丙烯酸与苯乙烯共聚物、2.0-3.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1.0-2.0%的羊毛脂加脂剂,转动60-90min,再加入2.0-3.0%的两性三聚氰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辉永张越荣梁永贤杨义清温会涛但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