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13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安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顶部安装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连接有压板,所述放置箱的上方安装有防撞架,所述防撞架的底部两端均焊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延伸至缸体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位于压板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放置箱的内部安装有缸体,通过伸缩杆底部的活塞在缸体内运动,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受到挤压发生形变,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发生复位反弹,避免了直接撞击对人造成伤害和汽车部件的损坏,进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A vehicle anti-colli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safety, and discloses a vehicle anti-colli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the top of the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placing box, the inside of the placing box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cylinder body through bolts, the inner bottom end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spring, the top of the second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a pressing plat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acing box is equipped with a collision proof frame,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of the anti-collision frame are welded with expansion rods, and one end of the two expansion rods extending to the inner part of the cylinder body is equipped with pistons, which are located above the pressing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s equipped with a cylinder body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placement box, through the movement of the pistons at the bottom of the expansion rods in the cylinder body, the first spring and the second spring are squeezed and deformed, and the first spring and the second spring are squeezed and deformed The spring can be reset and rebound, which can avoid the damage to the man-made and auto parts caused by direct impact, and thus play a role of buffer and shock ab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安全对于车辆来说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方面,主动安全就是尽量自如的操纵控制汽车,无论是直线上的制动与加速还是左右打方向都应该尽量平稳,不至于偏离既定的行进路线,而且不影响司机的视野与舒适性,这样的汽车,当然就有着比较高的避免事故能力,犹其在突发情况的条件下保证汽车安全,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以及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由于国际汽车界对于被动安全已经有着非常详细的测试细节的规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被动安全是可以量化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碰撞挤压,而车辆前安装的保护架难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直接的撞击不仅会对驾驶员造成伤害,还会使汽车产生凹陷损坏,修理价格昂贵,另外在剧烈的撞击下导致车辆部件直接被撞坏,装置发生变形,无法起到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提出的难以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以及由于剧烈撞击导致车辆部件直接损坏的问题,从而提高防碰撞的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顶部安装有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连接有压板,所述放置箱的上方安装有防撞架,所述防撞架的底部两端均焊接有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延伸至缸体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位于压板的上方,且活塞的外径大小与缸体的内径大小相匹配,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壁均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防撞架相连接,且第一弹簧的底部与活塞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箱的顶部中间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的顶部安装有通管,所述通管远离气体发生器的一端连接有气囊,所述防撞架的底部中间安装有碰撞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的外壁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塞与压板的横截面均呈圆形,且活塞横截面直径大于压板的横截面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放置箱的顶部靠近凹槽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凹槽的上方安装有保护网,所述保护网的两端均通过细绳与固定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呈S型缠绕在伸缩杆的外壁,且第一弹簧的内径大小与伸缩杆的外径大小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架的顶部安装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与防撞架均呈拱形结构,且减震板的长度小于防撞架的长度。(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放置箱的内部安装有缸体,通过伸缩杆底部的活塞在缸体内运动,使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受到挤压发生形变,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能发生复位反弹,避免了直接撞击对人造成伤害和汽车部件的损坏,进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2)、本技术在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气体发生器,通过气体发生器工作产生高热气体从通管处进入气囊内,使气囊鼓起,防止了在剧烈的撞击下导致车辆部件直接被撞坏,进而起到防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1-车架;2-防撞架;3-放置箱;4-伸缩杆;5-第一弹簧;6-碰撞传感器;7-缸体;8-压板;9-第二弹簧;10-活塞;11-橡胶垫;12-凹槽;13-气体发生器;14-通管;15-气囊;16-固定环;17-保护网;18-减震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图所示的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包括车架1,车架1的顶部安装有放置箱3,放置箱3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缸体7,缸体7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弹簧9,第二弹簧9的顶部连接有压板8,放置箱3的上方安装有防撞架2,防撞架2的底部两端均焊接有伸缩杆4,两个伸缩杆4延伸至缸体7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活塞10,活塞10位于压板8的上方,且活塞10的外径大小与缸体7的内径大小相匹配,两个伸缩杆4的外壁均套设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的顶部与防撞架2相连接,且第一弹簧5的底部与活塞10相连接,当防撞架2发生碰撞时,防撞架2带动伸缩杆4,使伸缩杆4底部的活塞10在缸体7的内部运动,此时第一弹簧5发生形变收缩,而后活塞10与压板8相互作用,使第二弹簧9受到压力收缩,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9能发生复位反弹,避免了直接撞击对人造成伤害和汽车部件的损坏,进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进一步的,放置箱3的顶部中间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内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气体发生器13,气体发生器13的顶部安装有通管14,通管14远离气体发生器13的一端连接有气囊15,防撞架2的底部中间安装有碰撞传感器6,汽车在发生剧烈碰撞时,碰撞传感器6检测到汽车碰撞的强度信号,并将信号输入汽车内部的电脑系统,电脑系统通过内部控制器启动气体发生器13,使气体发生器13内部储存的气体在一瞬间被加热,而后产生的大量高热气体通过通管14进入气囊15中,使气囊15内充气鼓起,防止了在剧烈的撞击下导致车辆部件直接被撞坏,进而起到防护的效果。进一步的,活塞10的外壁安装有橡胶垫11,橡胶垫11能使活塞10与缸体7的内壁紧密结合,橡胶垫11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活塞10与压板8的横截面均呈圆形,且活塞10横截面直径大于压板8的横截面直径。进一步的,放置箱3的顶部靠近凹槽12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环16,固定环16与放置箱3为一体式结构,凹槽12的上方安装有保护网17,保护网17的两端均通过细绳与固定环16相连接,保护网17起到保护气囊15的作用。具体地,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9均呈S型环形结构,防撞架2呈拱形结构,第一弹簧5呈S型缠绕在伸缩杆4的外壁,且第一弹簧5的内径大小与伸缩杆4的外径大小相匹配,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9能有效的进行缓冲,起到传减压力的作用。具体地,防撞架2的顶部安装有减震板18,减震板18起到保护减震的作用,减震板18与防撞架2均呈拱形结构,且减震板18的长度小于防撞架2的长度。本技术提到的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该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车架1通过螺栓安装在车辆前端,在车辆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碰撞时,防撞架2受到挤压,使防撞架2带动伸缩杆4,而后伸缩杆4底部的活塞10在缸体7的内部运动,此时第一弹簧5发生形变收缩,而后活塞10与压板8相互作用,使第二弹簧9受到压力收缩,第一弹簧5和第二弹簧9能发生复位反弹,避免了直接撞击对人造成伤害和汽车部件的损坏,进而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另外,当汽车在发生剧烈碰撞时,碰撞传感器6检测到汽车碰撞的强度信号,并将信号输入汽车内部的电脑系统,电脑系统通过内部控制器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的顶部安装有放置箱(3),所述放置箱(3)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缸体(7),所述缸体(7)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顶部连接有压板(8),所述放置箱(3)的上方安装有防撞架(2),所述防撞架(2)的底部两端均焊接有伸缩杆(4),两个所述伸缩杆(4)延伸至缸体(7)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位于压板(8)的上方,且活塞(10)的外径大小与缸体(7)的内径大小相匹配,两个所述伸缩杆(4)的外壁均套设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顶部与防撞架(2)相连接,且第一弹簧(5)的底部与活塞(10)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的顶部安装有放置箱(3),所述放置箱(3)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缸体(7),所述缸体(7)的内部底端安装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的顶部连接有压板(8),所述放置箱(3)的上方安装有防撞架(2),所述防撞架(2)的底部两端均焊接有伸缩杆(4),两个所述伸缩杆(4)延伸至缸体(7)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位于压板(8)的上方,且活塞(10)的外径大小与缸体(7)的内径大小相匹配,两个所述伸缩杆(4)的外壁均套设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顶部与防撞架(2)相连接,且第一弹簧(5)的底部与活塞(1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箱(3)的顶部中间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部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气体发生器(13),所述气体发生器(13)的顶部安装有通管(14),所述通管(14)远离气体发生器(13)的一端连接有气囊(15),所述防撞架(2)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帅范平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