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601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凸轮轴相位调整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通过布置限位槽和限位齿,以使电机在失效时,从动齿圈上的限位齿可与限位槽的端部相抵,使得链轮能直接带动从动齿圈转动,从而避免了因电机失效,相位调整器失效,而致使整个发动机失效的情况发生。

An electric phase adjuste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amshaft phase adjuster, in particular to an electric phase adjuster. By arranging a limit groove and a limit tooth, the limit tooth on the driven gear ring can be offset with the end of the limit groove when the motor fails, so that the sprocket can directly drive the driven gear ring to rotate, thus avoiding the failure of the phase adjuster due to the motor failure A complete engine failure occu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凸轮轴相位调整器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
技术介绍
凸轮轴相位调整器是用于调整凸轮轴相对于曲轴转动角的装置,其可对气门开启、关闭的时机进行控制,以提高燃气发动机的效率。目前,相位调整器依据运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电动相位调整器和液动相位调整器两种。其中,常规的电动相位调整器主要由:通过链条而与曲轴一致转动的链轮,以及其主动端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而其从动端则与凸轮轴固定相连的行星齿轮副所构成。而对于这种电动相位调整器而言,由于其从动端可以相对于主动端任意转动,一旦遇到电机失效不能再提供驱动力矩的情况,曲轴就不能驱动凸轮轴旋转,从而导致发动机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电机失效时,其链轮可带动其减速齿轮副的输出端转动的相位调整器。而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包括可自转的主动齿轮,与曲轴一并转动的链轮,以及用于与凸轮轴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齿圈,所述从动齿圈可转动的同轴套设在链轮内且两者在轴向上相固定,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从动齿圈之内,且可由链轮带动一并转动,所述从动齿圈与主动齿轮相啮合形成内齿轮副,且从动齿圈的齿数小于主动齿轮的齿数,所述主动齿轮可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而围绕从动齿圈的轴线做行星运动;所述从动齿圈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限位槽,所述链轮还包括有沿其径向延伸并伸入至该限位槽内的限位齿;或者所述链轮的内周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限位槽,所述从动齿圈还包括有沿其径向延伸并伸入至该限位槽内的限位齿。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圈主要由齿圈本体以及盖设在齿圈本体后端上的限位端盖所构成,所述限位槽或限位齿开设在限位端盖的后端部,所述限位端盖与齿圈本体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齿圈本体的前端上盖设有在从动齿圈轴向上与从动齿圈位置相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齿圈本体以及限位端盖围合出用于收容主动齿轮的收容腔体,所述限位端盖和连接板分别与主动齿轮的两端相抵接,以限制住主动齿轮相对于从动齿圈沿其轴向的相对位移。进一步的,所述链轮主要由沿其轴向由后至前依次布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构成,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呈具有中空内腔的筒状,而第二壳体则呈盖设在第一壳体内腔一端上的盖状。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圈、主动齿轮以及连接板收容在第一壳体的内腔中,第一壳体还包括有由其内腔壁面向内凸出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与限位端盖的后端相抵,而所述第二壳体则与连接板相抵,以限制住从动齿圈与连接板之间沿从动齿圈轴向的相对位移。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部伸入第二壳体内并与第二壳体相抵,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的卡槽,而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部则形成有延伸入该卡槽内的扣齿,所述扣齿与卡槽靠近第二壳体一侧的侧壁紧密扣接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部开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而主动齿轮的前端部则开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共面且相互交叉,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所在面垂直于链轮的轴向,所述连接板包括有与第一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滑臂,以及与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滑臂。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呈环状,第一滑臂由连接板的外环边缘向外延伸,而第二滑臂则由连接板的内环边缘向内延伸。进一步的,所述从动齿圈的外周包括有沿其周向延伸并凸出的第一接触环面,而所述链轮的内周面则包括有沿其周向延伸并凸出的第二接触环面,所述第一接触环面和第二接触环面之间转动配合,所述从动齿圈通过第一接触环面和第二接触环面而与链轮转动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传动连接主动齿轮和驱动电机的偏心传动机构,偏心传动机构主要由与主动齿轮同轴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用于与驱动电机输送轴相连并同轴转动的第二连接部所构成,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轴线相平行,而第二连接部的轴线与从动齿圈的轴线相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套在其外周上的第一轴承而与转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套在其外周上的第二轴承而与链轮的内周转动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布置限位槽和限位齿,以使电机在失效时,从动齿圈上限位齿可与限位槽的端部相抵,使得链轮能直接带动从动齿圈转动,从而避免了因电机失效,相位调整器失效,而致使整个发动机失效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限位槽与限位齿相抵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限位端盖、限位槽和第一接触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扣齿在旋压工艺径向力的作用下形变并卡入在卡槽中的工艺示意图;图6和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连接板、主动齿轮以及第一壳体之间的配合示意图。【具体符号说明】1-链轮,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限位台阶,104-卡槽,105-扣齿,106-第一滑槽,2-主动齿轮,202-第二滑槽,3-从动齿圈,301-齿圈本体,302-限位端盖,4-限位槽,5-限位齿,6-连接板,601-第一滑臂,602-第二滑臂,7-第一接触环面,8-偏心传动机构,802-第二连接部,9-驱动电机,10-凸轮轴,11-螺钉,a-第一连接部轴线,b-第二连接部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做详细介绍。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包括可自转的主动齿轮2,与曲轴一并转动的链轮1,以及用于与凸轮轴10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齿圈3,所述从动齿圈3可转动的同轴套设在链轮1内且两者在轴向上相固定,所述主动齿轮2设置在从动齿圈3之内,且可由链轮1带动一并转动,所述从动齿圈3与主动齿轮2相啮合形成内齿轮副,且从动齿圈3的齿数小于主动齿轮2的齿数,所述主动齿轮2可在驱动电机9的带动下而围绕从动齿圈3的轴线做行星运动;所述从动齿圈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限位槽4,所述链轮1还包括有沿其径向延伸并伸入至该限位槽4内的限位齿5;或者所述链轮1的内周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限位槽4,所述从动齿圈3还包括有沿其径向延伸并伸入至该限位槽4内的限位齿5。在本实施例1当中,限位槽4具体设置在从动齿圈3的外周面上,而链轮1则对应包括有限位齿5。具体应用时,曲轴通过链条而带动链轮1一并转动,链轮1则将其转动动作传递给主动齿轮2,而驱动电机9带动主动齿轮2围绕链轮1以及从动齿圈3的轴线做减速的行星运动。在正常阶段,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与曲轴同步转动,从动齿圈3、主动齿轮2和链轮1相对静止,凸轮轴10相对于曲轴的相位不发生变化。而在相位调整阶段,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的转速大于或小于链轮1的转速,主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自转的主动齿轮,与曲轴一并转动的链轮,以及与凸轮轴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齿圈,所述从动齿圈可转动的同轴套设在链轮内且两者在轴向上相固定,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从动齿圈之内,且可由链轮带动一并转动,所述从动齿圈与主动齿轮相啮合形成内齿轮副,且从动齿圈的齿数小于主动齿轮的齿数,所述主动齿轮可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而围绕从动齿圈的轴线做行星运动;/n所述从动齿圈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限位槽,所述链轮还包括有沿其径向延伸并伸入至该限位槽内的限位齿;或者/n所述链轮的内周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限位槽,所述从动齿圈还包括有沿其径向延伸并伸入至该限位槽内的限位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自转的主动齿轮,与曲轴一并转动的链轮,以及与凸轮轴同轴固定连接的从动齿圈,所述从动齿圈可转动的同轴套设在链轮内且两者在轴向上相固定,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从动齿圈之内,且可由链轮带动一并转动,所述从动齿圈与主动齿轮相啮合形成内齿轮副,且从动齿圈的齿数小于主动齿轮的齿数,所述主动齿轮可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而围绕从动齿圈的轴线做行星运动;
所述从动齿圈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限位槽,所述链轮还包括有沿其径向延伸并伸入至该限位槽内的限位齿;或者
所述链轮的内周面上开设有沿其周向延伸且两端封闭的限位槽,所述从动齿圈还包括有沿其径向延伸并伸入至该限位槽内的限位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圈主要由齿圈本体以及盖设在齿圈本体后端上的限位端盖所构成,所述限位槽或限位齿开设在限位端盖的后端部,所述限位端盖与齿圈本体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本体的前端上盖设有在从动齿圈轴向上与从动齿圈位置相固定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齿圈本体以及限位端盖围合出用于收容主动齿轮的收容腔体,所述限位端盖和连接板分别与主动齿轮的两端相抵接,以限制住主动齿轮相对于从动齿圈沿其轴向的相对位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链轮主要由沿其轴向由后至前依次布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构成,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呈具有中空内腔的筒状,而第二壳体则呈盖设在第一壳体内腔一端上的盖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相位调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圈、主动齿轮以及连接板收容在第一壳体的内腔中,第一壳体还包括有由其内腔壁面向内凸出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与限位端盖的后端相抵,而所述第二壳体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猛陈鹏蒋长路胡荣胡胜龙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