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471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装置包括隔离仓体、培养箱、转移机构、培养支架、旋转移动机构以及观察机构,转移机构、观察机构、旋转移动机构以及培养支架连接于隔离仓体内,隔离仓体上设有开口,培养箱插设在开口内,培养支架置于旋转移动机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离仓体、培养箱、转移机构、培养支架、旋转移动机构以及观察机构,由转移机构、培养支架、旋转移动机构配合实现培养瓶进入培养箱进行细胞培养,由培养箱、转移机构、培养支架、旋转移动机构以及观察机构实现培养瓶从培养箱移动至显微镜下进行细胞生长环境的观察,从而实现全自动进行细胞培养和观察,无需人工操作,降低污染风险,且提高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Automatic cell culture device and its work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ull-automatic cell culture device and a working method thereof. The device comprises an isolation chamber, a culture chamber, a transfer mechanism, a culture support, a rotating moving mechanism and an observation mechanism. The transfer mechanism, an observation mechanism, a rotating moving mechanism and a culture suppor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solation chamber. The isolatio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culture box is inserted in the opening, and the culture support is placed in the rotating mechanism Turn to the mobile mechanism. In the invention, the isolation chamber, incubator, transfer mechanism, culture support, rotating and moving mechanism and observation mechanism are set, the transfer mechanism, culture support and rotating and moving mechanism cooperate to realize the culture bottle entering the incubator for cell culture, and the incubator, transfer mechanism, culture support, rotating and moving mechanism and observation mechanism realize the culture bottle moving from incubator to microscope The observation of cell growth environment under the microscope can realize the full-automatic cell culture and observation without manual operation, reduce the risk of pollu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指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干细胞为贴壁细胞,培养的时候贴附在培养皿表面,可以持续增殖,直到增殖到细胞铺满整个培养皿表面,这时可以从培养皿中剥离出来干细胞。剥离下来的干细胞经过离心机分离等工艺流程得出来比较干净的细胞,可以进行下一代的培养。在干细胞培养期间需要定时从培养箱中把培养皿取出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来判断细胞收获时间及判定该批次细胞的培养质量。目前的细胞培养过程均为人工操作,把培养液以及细胞灌入培养瓶后,将培养瓶放置到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当培养完毕后,由操作人员将培养瓶拿出并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完毕观察结果后,由操作人员将培养瓶放置在另一个仓体内进行下一操作,整个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下、成本低且易受污染的问题,进而导致细胞培养失败的情况发生。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装置,实现全自动进行细胞培养和观察,无需人工操作,降低污染风险,且提高效率和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包括隔离仓体、培养箱、转移机构、培养支架、旋转移动机构以及观察机构,所述转移机构、观察机构、旋转移动机构以及培养支架连接于所述隔离仓体内,所述隔离仓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培养箱插设在开口内,所述培养支架置于所述旋转移动机构上;当需要进行细胞培养时,所述转移机构将从外界输入到隔离仓体内培养瓶吸取并移动至培养支架上进行暂存,由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将培养支架进行旋转并移动至所述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当细胞培养完毕后,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将培养支架移动至指定位置,由转移机构吸取并移动培养支架上的培养瓶至观察机构,由观察机构进行培养瓶的移动和培养瓶内细胞的观察。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吸盘组件以及多向移动组件;所述多向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组件、Z轴直线模组、第二X轴直线模组以及第二Y轴直线模组,所述Z轴直线模组连接于所述隔离仓体内,所述第二X轴直线模组连接于所述Z轴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二Y轴直线模组连接于所述第二X轴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一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二Y轴直线模组连接,所述吸盘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吸盘安装板以及若干个吸盘,若干个所述吸盘分别连接于所述吸盘安装板上,所述吸盘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上。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培养支架上设有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立杆,且若干个所述立杆围合形成有若干个供培养瓶放置在内的堆叠空间。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培养支架转移组件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培养支架的固定组件,所述横向移动组件连接于所述隔离仓体内,所述第二旋转组件连接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上,所述培养支架转移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上,所述固定组件连接于所述培养支架转移组件上。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插销以及第一动力源,所述第一动力源通过第一安装板连接于所述转移组件上;所述第一动力源与所述插销连接,当所述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培养支架时,所述插销与所述培养支架连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培养支架转移组件包括推拉结构以及若干个滚动结构;所述推拉结构置与所述滚动结构平行布置,且所述推拉结构以及所述滚动结构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组件上,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于所述推拉结构上,所述培养支架与所述滚动结构抵接。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观察机构包括显微镜组件以及培养瓶移动组件,所述培养瓶移动组件包括移动结构以及承载结构,所述承载结构连接于所述移动结构上,所述移动结构连接于所述隔离仓体内,所述显微镜组件连接于隔离仓体内。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承载结构包括承载架以及立架,所述承载架上设有用于放置培养瓶的限位通槽,所述承载架与所述立架连接,所述立架连接于所述移动结构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当需要进行细胞培养时,转移机构将从外界输入到隔离仓体内培养瓶吸取并移动至培养支架上进行暂存,由旋转移动机构将培养支架进行旋转并移动至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当细胞培养完毕后,旋转移动机构将培养支架移动至指定位置,由转移机构吸取并移动培养支架上的培养瓶至观察机构,由观察机构进行培养瓶的移动和培养瓶内细胞的观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离仓体、培养箱、转移机构、培养支架、旋转移动机构以及观察机构,由转移机构、培养支架、旋转移动机构配合实现培养瓶进入培养箱进行细胞培养,由培养箱、转移机构、培养支架、旋转移动机构以及观察机构实现培养瓶从培养箱移动至显微镜下进行细胞生长环境的观察,从而实现全自动进行细胞培养和观察,无需人工操作,降低污染风险,且提高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转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转移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培养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移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移动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观察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观察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培养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培养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仓体、培养箱、转移机构、培养支架、旋转移动机构以及观察机构,所述转移机构、观察机构、旋转移动机构以及培养支架连接于所述隔离仓体内,所述隔离仓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培养箱插设在开口内,所述培养支架置于所述旋转移动机构上;当需要进行细胞培养时,所述转移机构将从外界输入到隔离仓体内培养瓶吸取并移动至培养支架上进行暂存,由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将培养支架进行旋转并移动至所述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当细胞培养完毕后,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将培养支架移动至指定位置,由转移机构吸取并移动培养支架上的培养瓶至观察机构,由观察机构进行培养瓶的移动和培养瓶内细胞的观察。/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仓体、培养箱、转移机构、培养支架、旋转移动机构以及观察机构,所述转移机构、观察机构、旋转移动机构以及培养支架连接于所述隔离仓体内,所述隔离仓体上设有开口,所述培养箱插设在开口内,所述培养支架置于所述旋转移动机构上;当需要进行细胞培养时,所述转移机构将从外界输入到隔离仓体内培养瓶吸取并移动至培养支架上进行暂存,由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将培养支架进行旋转并移动至所述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当细胞培养完毕后,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将培养支架移动至指定位置,由转移机构吸取并移动培养支架上的培养瓶至观察机构,由观察机构进行培养瓶的移动和培养瓶内细胞的观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吸盘组件以及多向移动组件;所述多向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组件、Z轴直线模组、第二X轴直线模组以及第二Y轴直线模组,所述Z轴直线模组连接于所述隔离仓体内,所述第二X轴直线模组连接于所述Z轴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二Y轴直线模组连接于所述第二X轴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一旋转组件与所述第二Y轴直线模组连接,所述吸盘组件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组件包括吸盘安装板以及若干个吸盘,若干个所述吸盘分别连接于所述吸盘安装板上,所述吸盘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支架上设有若干个间隔布置的立杆,且若干个所述立杆围合形成有若干个供培养瓶放置在内的堆叠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组件、第二旋转组件、培养支架转移组件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培养支架的固定组件,所述横向移动组件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沐芸文曲波杜祥熙李晓智吕新志熊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赛动生物自动化有限公司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