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823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包括模具及其进胶机构,包括:主流道、牛角型流道和注塑模腔,主流道底部设置有牛角型流道,牛角型流道呈弧形,牛角型流道一端设置有注塑模腔,所述模具端端口横截面面积小于流道端端口横截面面积;还包括进胶;还设置有切断机构;其通过采用潜伏式进胶方法,将浇口设置于产品底部,消除了表面浇口痕迹,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同时能够切断牛角型流道与注塑模腔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脱模,同时脱模应力不集中,脱模成品率高,消除了冲料影的问题,实用性高,产品质量好。

An efficient injection method for product injec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glue injection method for product injection molding, including a mold and its glue injection mechanism, including: a main flow channel, a cow angle flow channel and an injection mold cavity, a cow angle flow channel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ain flow channel, the cow angle flow channel is arc-shaped, and a injection mold cavity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cow angle flow channel,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mold end port is smaller than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flow channel end port; the invention also includes The utility model also has a cutting mechanism; by adopting a latent glue feeding method, the gat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roduct, which eliminates the trace of the surface gat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aesthetic degree of the product; at the same time, the utility model can cut of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Niujiao type flow channel and the injection mold cavity, on the one hand,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rapid demoulding of the produc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moulding stress is not concentrated, the demoulding yield is high, and the punching is eliminated Material shadow problem, high practicality, good product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生产设备及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
技术介绍
注塑成型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生产技术之一,注射成型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近年来,注射成型也成功地用于成型某些热固性塑料。注射成型的成型周期短,能一次成型外形复杂、尺寸精确、带有金属或非金属嵌件的模塑品。因此,该方法适应性强,生产效率高。然而,现有的模具通常采用侧进胶,会出现多余的料头,料头高于点胶压合面造成压合不良,需要制作切料头治具,浪费生产成本,浪费生产时间,因此采用潜伏式进胶方法,免除料头的出现,同时,由于潜伏式进胶会在产品表面留有凹陷,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本申请就以上问题,对模具进胶方法进行了创新和改进。现在的模具进胶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现在的模具进胶方法大多会在产品表面形成料头,妨碍产品胶合,影响产品质量。2、现在的模具潜伏式进胶方法会在产品表面形成凹陷,妨碍产品胶合,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其通过采用潜伏式进胶方法,将浇口设置于产品底部,消除了表面浇口痕迹,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同时能够切断牛角型流道与注塑模腔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脱模,同时脱模应力不集中,脱模成品率高,消除了冲料影的问题,实用性高,产品质量好。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包括模具及其进胶机构,所述进胶机构包括:主流道、牛角型流道和注塑模腔,所述主流道底部设置有牛角型流道,所述牛角型流道呈弧形,所述牛角型流道包括流道端、过渡部和模具端,所述流道端设置于主流道上,所述流道端远离主流道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远离流道端的一端设置有模具端,所述模具端远离过渡部的一端设置有注塑模腔,所述模具端端口横截面面积小于流道端端口横截面面积;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进胶,向主流道内注入胶料,所述胶料通过牛角型流道绕过产品,从产品底部注入注塑模腔内。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进胶方法的设置,其采用潜伏式进胶方法,将浇口设置于产品底部,消除了表面浇口痕迹,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流道端呈圆锥形,模具端端口呈扁平状。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模具端端口形状的设置,能够在不影响浇口效果的情况下扩大流道与注塑模腔的接触面积,减缓胶体流速,减少冲胶纹的出现,产品质量高。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模具端一侧设置有切断机构,所述切断机构包括切断刀、刀座、连杆、凸轮、传动轴和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设置于模具表面,所述减速电机一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置于所述模具内部,所述传动轴行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外侧接触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凸轮的一端设置有刀座,所述刀座上设置有切断刀,所述切断刀设置于模具端一侧,所述传动轴和连杆通过轴承座连接于所述模具内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切断机构的设置,其通过切断牛角型流道与注塑模腔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脱模,同时脱模应力不集中,脱模成品率高,消除了冲料影的问题,实用性高,产品质量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刀座一侧设置有密封刀槽,所述密封刀槽设置于模具端上,所述密封刀槽包裹刀座和切断刀,所述密封刀槽靠近模具端的一端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切断刀对应,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密封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密封刀槽的设置,对切断刀进行了密封,避免流道内胶体流出,保护了切断机构,避免了胶体浪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密封刀槽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设置于密封刀槽内表面,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设置于刀座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复位弹簧的设置,提高了切断刀回正的速度和准确性,避免切断刀留在流道内影响正常注塑,提高了设备的生产稳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密封刀槽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刀座对应,所述限位块靠近刀座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层。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限位块的设置,限制了刀座的运动,避免了过度运动造成的冲击,减缓了末段冲击,平缓了末段加速度曲线,保护了设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模具端远离切断刀的一侧设置有残料落料口,所述残料落料口包括挡块、压力弹簧、滑动道和落料道,所述滑动道设置于流道端远离切断刀的一侧,所述滑动道与切断刀对应,所述滑动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设置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一端固定于挡板上,所述压力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滑动道端头,所述滑动道远离模具端的一端设置有落料道,所述落料道穿出所述模具。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残料落料口的设置,方便了残料的排出,避免堵塞流道,提高了设备的流畅度,减少了停机维护的时间。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主流道外侧设置有保温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循环管、保温介质和循环管接口,所述循环管缠绕于主流道上,所述循环管内设置有保温介质,所述循环管两侧设置有循环管接口,所述循环管接口设置于所述模具表面。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保温机构的设置,其通过向主流道附近不断输入高温介质,利用热传递的原理维持主流道内的温度,减少了冲胶纹的出现,提高了产品质量。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包括切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切断,所述减速电机带动传动轴,通过凸轮和连杆驱动刀座,从而驱动切断刀移动通过牛角型流道,切断牛角型流道与注塑模腔之间的联系。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滑动道呈一定角度倾斜。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滑动道的设置,能够方便切断刀切断时可能产生的残料排出模具,避免流道堵塞,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压力弹簧外侧设置有用于限位的伸缩管。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其采用潜伏式进胶方法,将浇口设置于产品底部,消除了表面浇口痕迹,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其通过切断刀切断牛角型流道与注塑模腔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脱模,同时脱模应力不集中,脱模成品率高,消除了冲料影的问题,实用性高,产品质量好。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设置了残料落料口,方便了残料的排出,避免堵塞流道,提高了设备的流畅度,减少了停机维护的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切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切断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残料落料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保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流道-1、牛角型流道-2、注塑模腔-3、切断机构-4、切断刀-41、刀座-42、连杆-43、凸轮-44、传动轴-45、减速电机-46、密封刀槽-47、复位弹簧-48、限位块-49、残料落料口-5、挡块-51、压力弹簧-52、滑动道-53、落料道-54、保温机构-6、循环管-61、保温介质-62、循环管接口-6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包括模具及其进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机构包括:主流道(1)、牛角型流道(2)和注塑模腔(3),所述主流道(1)底部设置有牛角型流道(2),所述牛角型流道(2)呈弧形,所述牛角型流道(2)包括流道端、过渡部和模具端,所述流道端设置于主流道(1)上,所述流道端远离主流道(1)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远离流道端的一端设置有模具端,所述模具端远离过渡部的一端设置有注塑模腔,所述模具端端口横截面面积小于流道端端口横截面面积;/n还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进胶,向主流道(1)内注入胶料,所述胶料通过牛角型流道(2)绕过产品,从产品底部注入注塑模腔(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包括模具及其进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机构包括:主流道(1)、牛角型流道(2)和注塑模腔(3),所述主流道(1)底部设置有牛角型流道(2),所述牛角型流道(2)呈弧形,所述牛角型流道(2)包括流道端、过渡部和模具端,所述流道端设置于主流道(1)上,所述流道端远离主流道(1)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远离流道端的一端设置有模具端,所述模具端远离过渡部的一端设置有注塑模腔,所述模具端端口横截面面积小于流道端端口横截面面积;
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胶,向主流道(1)内注入胶料,所述胶料通过牛角型流道(2)绕过产品,从产品底部注入注塑模腔(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道端呈圆锥形,模具端端口呈扁平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端一侧设置有切断机构(4),所述切断机构(4)包括切断刀(41)、刀座(42)、连杆(43)、凸轮(44)、传动轴(45)和减速电机(46),所述减速电机(46)设置于模具表面,所述减速电机(46)一端设置有传动轴(45),所述传动轴(45)设置于所述模具内部,所述传动轴(45)行设置有凸轮(44),所述凸轮(44)外侧接触设置有连杆(43),所述连杆(43)远离凸轮(44)的一端设置有刀座(42),所述刀座(42)上设置有切断刀(41),所述切断刀(41)设置于模具端一侧,所述传动轴(45)和连杆(43)通过轴承座连接于所述模具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产品注塑的高效进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座(42)一侧设置有密封刀槽(47),所述密封刀槽(47)设置于模具端上,所述密封刀槽(47)包裹刀座(42)和切断刀(41),所述密封刀槽(47)靠近模具端的一端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切断刀(41)对应,所述通槽内设置有密封层。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铁男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天丝利塑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