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188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LED灯管端盖制造的铜针装配设备,其包括基台、控制台和电控箱,控制台装配于基台的第一端面,电控箱装配于基台内,铜针装配设备还包括转台、压针装置、铜针上料装置、端盖上料装置和多个固定座,压针装置包括支撑架、调节组件、压力组件和检测组件,铜针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盘与铜针上料机构,第一送料盘连接于铜针上料机构的分料组件,铜针上料机构的取料组件连接于支撑架;端盖上料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送料盘与端盖上料机构,端盖上料机构装配于第一端面。铜针上料装置将铜针运送至固定座,端盖上料装置将端盖运送至放置有铜针的固定座,压针装置对铜针进行铆压,从而实现铜针自动装配,提高铜针装配效率。

A kind of copper needle assembly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pper needle assembly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LED lamp end cov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console and an electric control box, the console is assembled on the first end face of the base, the electric control box is assembled in the base, the copper needle assembly device also comprises a turntable, a needle pressing device, a copper needle feeding device, an end cover feeding device and a plurality of fixed seats, and the needle pressing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regulating component and a pressure The copper needle feeding device includes a first feeding plate and a copper needle feeding mechanism, the first feed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material distributing component of the copper needl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material taking component of the copper needle feed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 frame; the end cover feeding device includes a second feeding plate and an end cover feeding mechanism which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end cover feeding mechanism is assembled on the first end face. The copper needle feeding device transports the copper needle to the fixed seat, the end cover feeding device transports the end cover to the fixed seat where the copper needle is placed, and the needle pressing device rivets and presses the copper needle, so as to realize the automatic assembly of the copper needle and improve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of the copper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针装配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LED灯管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铜针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LED灯管的端盖需要装配有铜针,然而,目前的生产工艺为人工将铜针插装于LED灯管的端盖,随后将端盖放置于铆压机内以铆压铜针,从而使铜针连接导线。由于需进行铜针人工插装,从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LED灯管端盖制造的且可提高铜针装配效率的铜针装配设备。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铜针装配设备包括基台、控制台和电控箱,控制台装配于基台的第一端面,电控箱装配于基台内,铜针装配设备还包括转台、压针装置、铜针上料装置、端盖上料装置和多个固定座,转台、压针装置、铜针上料装置和端盖上料装置均装配于基台,铜针上料装置、端盖上料装置和压针装置沿转台的周向布置,多个固定座位于转台;压针装置包括支撑架、调节组件、压力组件和检测组件,调节组件装配于支撑架的第一竖板,检测组件装配于支撑架的第二竖板,压力组件装配于支撑架的横板;铜针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盘与铜针上料机构,第一送料盘连接于铜针上料机构的分料组件,铜针上料机构的取料组件连接于支撑架;端盖上料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送料盘与端盖上料机构,端盖上料机构装配于第一端面。由上述方案可见,铜针上料装置将铜针运送至固定座,端盖上料装置将端盖运送至放置有铜针的固定座,压针装置对铜针进行铆压,从而实现铜针自动装配,提高铜针装配效率。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气缸与调节件,调节件连接于调节气缸的活塞杆,调节气缸的缸体连接于第一竖板。优选的,压力组件包括压力油缸与压力件,压力件连接于压力油缸的活塞杆。优选的,分料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固定架装配于第一端面,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均装配于固定架,第一夹板连接于第一驱动件,第二夹板连接于第二驱动件。进一步的,沿垂直方向,第一夹板位于第二夹板上方,第一驱动件位于第二驱动件上方。进一步的,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均设置有夹持部,夹持部相对于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靠近取料组件,夹持部为U型。进一步的,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均为气缸。优选的,取料组件包括第一连板、第二连板、取料气缸和取料气动夹爪,第一连板装配于横板,取料气缸通过第二连板连接于第一连板,取料气动夹爪连接于取料气缸。优选的,端盖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一上料气缸与上料气动夹爪,第一板装配于第一端面,第二板装配于第一板,第一上料气缸可活动地连接于第二板,第二上料气缸装配于第二板,上料气动夹爪连接于第一上料气缸的活塞杆。进一步的,调节组件、压力组件、检测组件和多个固定座均位于转台的同一侧,多个固定座沿转台的周向均匀布置。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实施例的结构局部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实施例的压针装置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实施例的压力组件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实施例的铜针上料装置的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实施例的分料组件的结构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实施例的第一夹板的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实施例的端盖上料装置的结构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图10是LED灯管端盖的结构图。图11是图10所示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制造LED灯管端盖46的铜针装配设备100包括基台1、控制台2和电控箱3,控制台2装配于基台1的第一端面4,电控箱3装配于基台1内,铜针装配设备100还包括转台5、压针装置6、铜针上料装置7、端盖上料装置8和多个固定座9,转台5、压针装置6、铜针上料装置7和端盖上料装置8均装配于基台1,铜针上料装置7、端盖上料装置8和压针装置6沿转台5的周向布置,多个固定座9位于转台5,多个固定座9沿转台5的周向均匀布置。铜针装配设备100还包括凸轮分割器,凸轮分割器驱动转台5每次转动角度为60°。参见图2至图4,压针装置6包括支撑架10、调节组件11、压力组件12和检测组件13,调节组件11装配于支撑架10的第一竖板14,检测组件13装配于支撑架10的第二竖板15,压力组件12装配于支撑架10的横板16。调节组件11包括调节气缸17与调节件18,调节件18连接于调节气缸17的活塞杆,调节气缸17的缸体螺纹连接于连接板21,连接板21连接于第一竖板14,调节气缸17的缸体通过连接板21连接于第一竖板14,调节件18为圆柱体。压力组件12包括压力油缸19与压力件20,压力件20连接于压力油缸19的活塞杆,压力件20为阶梯状圆柱体。调节组件11、压力组件12、检测组件13和多个固定座9均位于转台5的同一侧。检测组件13包括激光距离传感器与连接板49,激光距离传感器装配于连接板49,连接板49的一端装配于第二竖板15。参见图1、图2、图5与图6,铜针上料装置7包括第一送料盘21与铜针上料机构22,第一送料盘21连接于铜针上料机构22的分料组件23,铜针上料机构22的取料组件24连接于支撑架10。分料组件23包括固定架25、第一驱动件26、第二驱动件27、第三驱动件28、第一夹板29和第二夹板30,固定架25装配于第一端面4,第一驱动件26、第二驱动件27和第三驱动件28均装配于固定架25,第一夹板29连接于第一驱动件26,第二夹板30连接于第二驱动件27。沿垂直方向,第一夹板29位于第二夹板30上方,第一驱动件26位于第二驱动件27上方。第一夹板29与第二夹板30均设置有夹持部,第一夹板29与第二夹板30结构相同。沿垂直方向,第一夹板29的夹持部31位于第二夹板30的夹持部上方。夹持部相对于第一驱动件26与第二驱动件27靠近取料组件24,夹持部为U型。第一驱动件26、第二驱动件27和第三驱动件28均为气缸。分料组件23还包括活动件45,第三驱动件28的活塞杆与第一夹板29均连接至活动件45。参见图3与图5,取料组件24包括第一连板32、第二连板33、取料气缸34和取料气动夹爪35,第一连板32装配于横板16,取料气缸34通过第二连板33连接于第一连板32,取料气动夹爪35连接于取料气缸34。参见图1、图2与图7,端盖上料装置8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送料盘36与端盖上料机构37,端盖上料机构37装配于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包括基台、控制台和电控箱,所述控制台装配于所述基台的第一端面,所述电控箱装配于所述基台内,其特征在于:/n所述铜针装配设备还包括转台、压针装置、铜针上料装置、端盖上料装置和多个固定座,所述转台、所述压针装置、铜针上料装置和所述端盖上料装置均装配于所述基台,所述铜针上料装置、所述端盖上料装置和所述压针装置沿所述转台的周向布置,多个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转台;/n所述压针装置包括支撑架、调节组件、压力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装配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竖板,所述检测组件装配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竖板,所述压力组件装配于所述支撑架的横板;/n所述铜针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盘与铜针上料机构,所述第一送料盘连接于所述铜针上料机构的分料组件,所述铜针上料机构的取料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架;/n所述端盖上料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送料盘与端盖上料机构,所述端盖上料机构装配于所述第一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包括基台、控制台和电控箱,所述控制台装配于所述基台的第一端面,所述电控箱装配于所述基台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针装配设备还包括转台、压针装置、铜针上料装置、端盖上料装置和多个固定座,所述转台、所述压针装置、铜针上料装置和所述端盖上料装置均装配于所述基台,所述铜针上料装置、所述端盖上料装置和所述压针装置沿所述转台的周向布置,多个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转台;
所述压针装置包括支撑架、调节组件、压力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装配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一竖板,所述检测组件装配于所述支撑架的第二竖板,所述压力组件装配于所述支撑架的横板;
所述铜针上料装置包括第一送料盘与铜针上料机构,所述第一送料盘连接于所述铜针上料机构的分料组件,所述铜针上料机构的取料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架;
所述端盖上料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送料盘与端盖上料机构,所述端盖上料机构装配于所述第一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气缸与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连接于所述调节气缸的活塞杆,所述调节气缸的缸体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组件包括压力油缸与压力件,所述压力件连接于所述压力油缸的活塞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针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料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第三驱动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固定架装配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三驱动件均装配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初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迈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