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管压装系统及压装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818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发热管压装系统,包括,支架;冲压压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支架上下移动,所述冲压压头上设有一冲压条,用于发热管冲压;冲压座,安装于所述冲压压头下方的支架上,所述冲压座上设有与所述冲压条匹配、开口大小可调节的第一凹槽;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并作用于所述冲压压头,为冲压压头提供冲压动力;以及联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冲压条四周的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冲压座上的施压块,所述限位块在冲压压头作用于发热管表面之前或同时,作用于施压块以减小冲压座上第一凹槽的大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机械联动关系,同步实现对铝管的水平方向的固定和竖直方向的挤压。

Press mount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heating pi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t pipe press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a pressing head,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bracket and can move up and down relative to the bracket. The pressing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ing strip for pressing the heat pipe, a pressing seat,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bracket under the pressing head, and the press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ection matched with the pressing strip and the opening size can be adjusted A groove; a power device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and acting on the stamping head to provide stamping power for the stamping head; and a linkage structure, including a stop block arranged around the stamping strip and a pressure block arranged on the stamping seat, the stop block acts on the pressure block to reduce the first concave on the stamping seat before or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stamping head ac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heating pipe The size of the slo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of the aluminum tube is fixed and the vertical direction is extruded synchronously through the mechanical linkage relationshi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热管压装系统及压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车零部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发热管压装系统及压装方法。
技术介绍
结合图4所示,用于新能源汽车的PTC发热条100,一般包括PTC发热芯101和导热铝管102及散热器103,PTC发热芯需要插置于导热铝管的空腔内进行压合固定,然后通过胶粘的方式与散热器进行固定。目前的工业技术在将发热芯插置于到导热铝管的空腔进行压合固定时,往往会只提供上下方向的压力,容易导致发热管受力造成变形过大,增加产品的不合格率,造成物料成本的增加。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同步实现对发热管的横向和竖直方向挤压的发热管压装系统以及压装方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热管压装系统以及压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包括:一实施例中,一种发热管压装系统,包括,支架;冲压压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支架上下移动,所述冲压压头上设有一冲压条,用于发热管冲压;冲压座,安装于所述冲压压头下方的支架上,所述冲压座上设有与所述冲压条匹配、开口大小可调节的第一凹槽;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并作用于所述冲压压头,为冲压压头提供冲压动力;以及联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冲压条四周的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冲压座上的施压块,所述限位块在冲压压头作用于发热管表面之前或同时,作用于施压块以减小冲压座上第一凹槽的大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发热管压装系统的压装方法,包括:S1:动力装置启动,作用于冲压压头,带动冲压压头向下冲压;S2:冲压压头的压条作用于发热管表面之前或同时,冲压压头限位块接触冲压座滚轮,提供夹持块向内的压力;S3:冲压压头的压条在限位块提供水平方向压力的同时或之后,提供发热管竖直方向的冲压压力;S4:冲压完成,冲压压头上升,负压吸取机械手将发热管吸取至下道工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机械联动关系,同步实现对发热管的水平方向的固定和竖直方向的挤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发热管压装系统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发热管压装系统的冲压压头结构细节图;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发热管压装系统的冲压座结构细节图;、图4是PTC发热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应连同所附图式一起阅读的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完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中揭示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实施例;然而,应理解,所揭示的实施例仅具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本专利技术可以各种形式来体现。因此,本文中所揭示的特定功能细节不应解释为具有限制性,而是仅解释为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且解释为用于教示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事实上任何适当详细实施例中以不同方式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代表性基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管压装系统,包括,支架;冲压压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支架上下移动,所述冲压压头上设有一冲压条,用于发热管冲压;冲压座,安装于所述冲压压头下方的支架上,所述冲压座上设有与所述冲压条匹配、开口大小可调节的第一凹槽;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并作用于所述冲压压头,为冲压压头提供冲压动力;以及联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冲压条四周的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冲压座上的施压块,所述限位块在冲压压头作用于发热管表面之前或同时,作用于施压块以减小冲压座上第一凹槽的大小至其达到指定大小。进一步的,所述冲压座包括底部固定座以及设于固定座上方的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固定座之间可相对移动。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对称分布于所述冲压条两侧,所述施压块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夹持块两侧,与限位块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施压块包括固定块以及与固定块旋转连接的滚轮;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L型第二凹槽,所述滚轮可旋转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与所述限位块的宽度相匹配。在另一实施例中,滚轮可以替换成与固定块固定设置的,表面平滑的圆弧形滑块,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是能与限位块实现滑动卡合,提供施压块向内压力的技术方案都可以。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相对设置并且可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与所述固定座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凹槽,所述施压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相对的两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施压块在冲压压头限位块的作用下分别向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施加向内的压力,同时或者之后冲压条向第一凹槽内的发热管施加向下的压力,四方压力汇合于发热管,完成发热管的压装。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块上还设有限位弹性件,所述限位弹性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侧面,提供所述第一夹持块与第二夹持块相互远离的拉力,使第一凹槽宽度大于发热管宽度,并且能够在冲压压头施加的压力消失时,使得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能够恢复到远离固定座的状态。进一步的,所述冲压座上第一凹槽的短边开口处各设有一可滑动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水平设置于冲压座侧面,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持平设置,所述支撑件前端与第一凹槽接口处较窄,可穿插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同时略微插入于所述发热管空腔内,为冲压条的加压提供发热管开口处的支撑力,同时所述支撑件还为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移动提供导向。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前端为U形,其两凸出的尖角可插入发热管空腔,发热芯侧面。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上分别连接辅助动力装置,并且所述支撑件在辅助动力装置的作用下能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上表面上开设有第三凹槽,用于放置发热管裸露在外的发热芯的部分结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件可以在负压吸取机械手吸取未压装的发热管至第一凹槽后前推,卡住发热管两头,进一步进行发热管的定位压装。进一步的,所述每个限位块与所述施压块的接触面上设有锥度,便于冲压压头下压后限位块与施压块的滚动接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块上锥度的设置能减小限位块与施压块或者滑轮之间的摩擦,使得冲压施压过程更顺利。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杆,所述导杆穿过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冲压压头,提高冲压的稳定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杆的数量有4根,所述导杆位于支架上方的一端两两连接,可以预防冲压压头过度下压,造成发热管的损坏,也可以提高冲压压头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冲压压头的限位块底端低于和/或平行于所述冲压条底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冲压压头限位块底端低于和/或平行于所述冲压条底端,是为了保证在冲压条对发热管进行冲压前或同时,限位块能对施压块施加向内的压力,通过冲压压头的限位块与冲压座上的施压块之间机械联动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热管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n冲压压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支架上下移动,所述冲压压头上设有一冲压条,用于发热管冲压;/n冲压座,安装于所述冲压压头下方的支架上,所述冲压座上设有与所述冲压条匹配、开口大小可调节的第一凹槽;/n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并作用于所述冲压压头,为冲压压头提供冲压动力;以及/n联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冲压条四周的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冲压座上的施压块,所述限位块在冲压压头作用于发热管表面之前或同时,作用于施压块以减小冲压座上第一凹槽的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管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冲压压头,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并可相对于支架上下移动,所述冲压压头上设有一冲压条,用于发热管冲压;
冲压座,安装于所述冲压压头下方的支架上,所述冲压座上设有与所述冲压条匹配、开口大小可调节的第一凹槽;
动力装置,设于所述支架上并作用于所述冲压压头,为冲压压头提供冲压动力;以及
联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冲压条四周的限位块以及设于所述冲压座上的施压块,所述限位块在冲压压头作用于发热管表面之前或同时,作用于施压块以减小冲压座上第一凹槽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管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座包括底部固定座以及设于固定座上方的夹持块,所述夹持块与固定座之间可相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热管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对称分布于所述冲压条两侧,所述施压块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夹持块两侧,与限位块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热管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压块包括固定块以及与固定块旋转连接的滚轮;
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L型第二凹槽,所述滚轮可旋转安装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与所述限位块的宽度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热管压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块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所述第二夹持块相对设置并且可接近或远离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皓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瑞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