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923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温板,它包括上盖板(1)、腔体(2),上盖板(1)和腔体(2)上均设置有条状均匀分布的微槽组(3),腔体(2)上还均匀布置有支撑柱(4)和位于腔体(2)两端的导冷口(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加工制造简单、结构强度好,腔体密封性高,散热效果好。

A kind of uniform temperatur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mperature equalizing plat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cover plate (1), a cavity (2), a micro groove group (3) with uniform strip distribution arranged on the upper cover plate (1) and the cavity (2), a support column (4) and a cooling guide port (5) at both ends of the cavity (2) are also uniformly arranged on the cavity (2).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good structural strength, high cavity sealing and good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温板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散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均温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通讯等行业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热功耗不断提高,同时电子器件体积越来越小,使得电子器件的热流密度大幅增加,利用传统的散热组件已经很难解决相关的散热问题,其中均温板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多好的解决办法,一般情况下,均温板与热管散热器的工作原理相同,但热流传递方式不尽相同。现有电子设备使用的均温板散热装置包含了液态的工作介质来传递热量,依靠液态的工作介质的工作腔内表面丝网等毛细结构的吸液芯回流。但内部工作腔采用烧结方式制成,其烧结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若内部工作腔采用金属编织网,但其平面方向的蒸汽腔通道较小,不利于制作薄板均温板。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035170.4的均温板,它包括底座和盖板,底座和盖板结合构成腔体结构,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鳍片,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散热效果良好,但其采用螺柱设置在底座边缘方式连接底座和盖板,不能很好地提高均温板整体结构强度及腔体地封闭性,容易往腔体内引入杂质,底座上设置有多个竖状鳍片,由于仅单面设置鳍片,导致鳍片高度较高,工作液体中存在的杂质容易堆积在鳍片底部影响工作介质的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加工制造简单、结构可靠性高,腔体密封效果好,散热效果优异的均温板。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均温板,它包括上盖板和腔体,所述上盖板和腔体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若干微槽组,微槽组通过激光雕刻或化学腐蚀制成,微槽组表面光滑有助有工作介质的流动,微槽组由若干矩形微槽或三角形微槽组成,单根矩形微槽或三角形微槽槽宽为0.1mm~0.2mm,槽深为:0.2mm~0.5mm,单个微槽组槽宽为10mm~20mm,相邻两组的微槽组间距为10mm~20mm;所述腔体由数控铣床加工而成,加工精度高,腔体上相邻微槽组之间设置有支撑柱用于增强腔体的结构强度及刚度,支撑效果可靠,且不影响均温板槽道内冷凝液回流,支撑柱在腔体结构表面通过数控铣床加工完成,因此支撑柱和腔体为一体式结构,不存在密封问题;腔体上沿单个微槽组首尾两端均设置有导冷口,所述均温板由上盖板和腔体通过真空扩散焊接形成密闭的腔体,抽去密闭的腔体内的空气并往腔体内灌注丙酮、水或者乙二醇等工作介质,由于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所以腔体内不会留存钎料焊剂堵塞微槽,工作介质带动热量沿微槽组中往导冷口方向移动排除热量。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均温板采用的微槽组及微槽结构加工制造简单,微槽结构为矩形或三角形,散热接触面积大,微槽雕刻在上盖板及腔体上,与整个均温板内部无焊接及固定等问题,支撑柱和腔体为一体式结构,不存在密封问题,个别微槽堵塞不影响其他微槽正常工作,整个装置可靠性较高,导热性能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上盖板1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微槽组3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盖板,2-腔体,3-微槽组,4-支撑柱,5-导冷口,31-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3所示,一种均温板,它包括上盖板(1)和腔体(2),所述上盖板(1)和腔体(2)上均设置有沿上盖板(1)或腔体(2)表面均匀条状分布的若干微槽组(3),微槽组(3)由若干微槽(31)组成,单根微槽(31)槽宽为0.1mm~0.2mm,槽深为:0.2mm~0.5mm,单个微槽组(3)槽宽为10mm~20mm,相邻两组的微槽组(3)间距为10mm~20mm;所述腔体(2)上相邻微槽组(3)之间设置有支撑柱(4),支撑柱(4)用于增强腔体(2)的结构强度及刚度;所述腔体(2)上沿微槽组(3)首尾两端均设置有导冷口(5)用以排除热量。所述均温板由上盖板(1)和腔体(2)通过真空扩散焊接形成密闭的腔体(2),抽去密闭的腔体(2)内的空气并往腔体(2)内灌注丙酮、水或者乙二醇等工作介质,所述均温板导热路径为从微槽组(3)中往导冷口(5)方向。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均温板内工作介质从热源吸收热量后气化,沿着上盖板(1)的微槽组(3)内的微槽(31)把热量带到导冷口(5),所述微槽(31)设置为矩形或者三角形,增大了与热源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腔体(2)内的工作介质快速地吸收并转移热量,工作介质降温后液化,在腔体(2)内微槽组(3)的毛细力作用下回到热源位置。由于设有多组微槽组(3),每组微槽组(3)包含若干微槽(31),在有个别微槽堵塞情况下,其余微槽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因此整个均温板导热可靠性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盖板(1)和腔体(2),所述上盖板(1)和腔体(2)上均设置有多个微槽组(3),微槽组(3)由若干微槽(31)组成,所述腔体(2)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柱(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盖板(1)和腔体(2),所述上盖板(1)和腔体(2)上均设置有多个微槽组(3),微槽组(3)由若干微槽(31)组成,所述腔体(2)上还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槽(31)为三角形或者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为腔体(2)经铣削成型的凸台结构,支撑柱(4)位于相邻的两组微槽组(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两端均设置有导冷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