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两挡AMT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390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改进的两挡AMT变速箱,属于汽车传动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结合齿、第一同步环、啮合套、换挡拨头、第二同步环、第二结合齿、第三齿轮、输出轴、中间轴、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两挡AMT变速箱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简单可靠和经济性高等优点。况且,可以有效地减小花键磨损,延长花键使用寿命,防止轴承的轴向窜动,可达到更大的速比。

An improved two gear AMT gearbox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mproved two gear AMT gearbox,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including: an input shaft, a first gear, a second gear, a first combined tooth, a first synchronous ring, a meshing sleeve, a shift head, a second synchronous ring, a second combined tooth, a third gear, an output shaft, an intermediate shaft, a fourth gear, a fifth gear, a sixth gear, a second combined tooth, a first combined tooth, a first synchronous r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integration, compact structure, simple reliability and high economy. Moreov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ear of the spline,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pline, prevent the axial movement of the bearing, and achieve a larger speed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两挡AMT变速箱
本技术属于汽车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两挡AMT变速箱。
技术介绍
AMT(AutomatedMechanicalTransmission)中文名机械式自动变速箱。它是在干式离合器和齿轮变速器基础上加装微机控制的自动变速系统。AMT保持了原有机械变速器的基本结构,比较常用的进口AT(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成本低、易于制造、工作可靠及操纵方便等优点。如申请号为CN201721091820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两挡AMT变速箱其结构包括变速机构和换挡机构;变速机构包括变速箱壳体以及设在其中的行星轮机构和挡位齿轮组;换挡机构包括换挡气缸、由换挡气缸的缸杆驱动的换挡结合套以及控制缸杆往复动作的气动控制机构;换挡结合套与挡位齿轮组中的各个齿轮滑动配合。该技术方案采用驱动电机+两挡变速结构,可以有效降低驱动电机的扭矩需求,满足新能源车辆高、低速的各种性能需求。但其集成度不高,结构过于冗杂、可靠性不足以及经济性有待提高。又如申请号为CN201620876992.9的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轴式三挡AMT变速箱,包括箱体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变速机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输入轴及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主动齿轮组和被动齿轮组,所述主动齿轮组与所述被动齿轮组用于通过啮合传动实现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变速传动。本技术的两轴式三挡AMT变速箱采用两轴式结构,使动力传动只需一级减速就能完成,其传动效率较高。其通过换挡电机控制第一滑动齿套或第二滑动齿套滑动实现自动换挡,充分利用换挡电机转速易于控制的特点,通过换挡电机的协调控制,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换挡舒适性、平顺性,而且还进一步减少了动力损失,提高了系统效率,同样结构过于冗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两挡AMT变速箱。所述两挡AMT变速箱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结合齿、第一同步环、啮合套、换挡拨头、第二同步环、第二结合齿、第三齿轮、输出轴、中间轴、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壳体上部设有输入轴和输出轴,壳体下部设有中间轴;输入轴上设有第一齿轮,中间轴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输出轴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结合齿、第一同步环、啮合套、第二同步环、第二结合齿、第三齿轮,啮合套连接换挡拨头;第一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进一步地,壳体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第三壳体组合而成。进一步地,输入轴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进一步地,输入轴为空心轴,所述输入轴采用内花键连接电机输出轴。进一步地,输入轴、输出轴、中间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壳体。进一步地,输入轴左侧的轴承采用圆螺母和止动垫圈固定轴承内圈,通过轴承压板固定轴承外圈。进一步地,输出轴右侧的轴承采用圆螺母和止动垫圈固定轴承内圈,通过轴承压板固定轴承外圈。进一步地,中间轴两端的轴承采用圆螺母和止动垫圈固定轴承内圈,通过轴承压板固定轴承外圈。所述两挡AMT变速箱设置有两个挡位,分别为第一挡位、第二挡位;第一挡位状态下,换挡拨头连接啮合套抵贴右侧的第二同步环,第二同步环的锥面与第二结合齿的锥面连接,动力传递路径为:输入轴将动力传递到第一齿轮及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及中间轴,中间轴将动力传递至第四齿轮,第四齿轮将动力传递至给与其啮合的第三齿轮,第三齿轮最后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轴。第二挡状态下,换挡拨头连接啮合套抵贴左侧的第一同步环,第一同步环的锥面与第一结合齿的锥面连接,动力传递路径为:输入轴将动力传递到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将动力传递给与其啮合的第六齿轮,第六齿轮再通过中间轴将动力传递至第五齿轮及与第五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最后第二齿轮直接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两挡AMT变速箱集成度高,结构紧凑、简单可靠和经济性高等优点。况且,可以有效地减小花键磨损,延长花键使用寿命,防止轴承的轴向窜动,可达到更大的速比。2、本技术所述两挡AMT变速箱的输入轴采用内花键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输入轴做成空心轴,从中间壳体内插入油管伸至内花键处可润滑内花键,可以有效地减小花键磨损,延长花键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两挡AMT变速箱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两挡AMT变速箱的第一挡位动力传递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两挡AMT变速箱的第二挡位动力传递图。附图标记说明:1-输入轴、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第一结合齿、5-第一同步环、6-啮合套、7-换挡拨头、8-第二同步环9-第二结合齿、10-第三齿轮、11-输出轴、12-中间轴、13-第四齿轮、14-第五齿轮、15-第六齿轮,16-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所述两挡AMT变速箱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所述两挡AMT变速箱包括:设置在壳体16内部的输入轴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第一结合齿4、第一同步环5、啮合套6、换挡拨头7、第二同步环8、第二结合齿9、第三齿轮10、输出轴11、中间轴12、第四齿轮13、第五齿轮14、第六齿轮15;壳体16上部设有输入轴1和输出轴11,壳体16下部设有中间轴12;输入轴1上设有第一齿轮2,中间轴12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第四齿轮13、第五齿轮14、第六齿轮15,输出轴11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二齿轮3、第一结合齿4、第一同步环5、啮合套6、第二同步环8、第二结合齿9、第三齿轮10,啮合套6连接换挡拨头7;第一齿轮2与第六齿轮15啮合,第二齿轮3与第五齿轮14啮合,第三齿轮10与第四齿轮13啮合。进一步地,输入轴1与电机输出轴11相连接。进一步地,输入轴1为空心轴,所述输入轴1采用内花键连接电机输出轴11。进一步地,输入轴1、输出轴11、中间轴12的两端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连接壳体16。进一步地,输入轴1左侧的轴承采用圆螺母(图中未示出)和止动垫圈(图中未示出)固定轴承内圈,通过轴承压板(图中未示出)固定轴承外圈。进一步地,输出轴11右侧的轴承采用圆螺母和止动垫圈固定轴承内圈,通过轴承压板固定轴承外圈。进一步地,中间轴12两端的轴承采用圆螺母和止动垫圈固定轴承内圈,通过轴承压板固定轴承外圈。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两挡AMT变速箱设置有两个挡位,分别为第一挡位、第二挡位;如图2所示,第一挡位状态下,换挡拨头7连接啮合套6抵贴右侧的第二同步环8,第二同步环8的锥面与第二结合齿9的锥面连接,动力传递路径为:输入轴1将动力传递到第一齿轮2及与第一齿轮2啮合的第六齿轮15及中间轴12,中间轴12将动力传递至第四齿轮13,第四齿轮13将动力传递至给与其啮合的第三齿轮10,第三齿轮10最后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轴11。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两挡AMT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结合齿、第一同步环、啮合套、换挡拨头、第二同步环、第二结合齿、第三齿轮、输出轴、中间轴、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壳体上部设有输入轴和输出轴,壳体下部设有中间轴;输入轴上设有第一齿轮,中间轴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输出轴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结合齿、第一同步环、啮合套、第二同步环、第二结合齿、第三齿轮,啮合套连接换挡拨头;第一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两挡AMT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输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结合齿、第一同步环、啮合套、换挡拨头、第二同步环、第二结合齿、第三齿轮、输出轴、中间轴、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壳体上部设有输入轴和输出轴,壳体下部设有中间轴;输入轴上设有第一齿轮,中间轴上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六齿轮,输出轴上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一结合齿、第一同步环、啮合套、第二同步环、第二结合齿、第三齿轮,啮合套连接换挡拨头;第一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两挡AMT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两挡A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江高超赵志专徐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