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灌装泵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994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栓剂灌装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中药灌装泵体,包括泵体,泵体内开设有主进料道和若干灌注通道,每一条灌注通道均包括一吸料腔和一注射腔,所述吸料腔横向设置在主进料道的下方,所述吸料腔和主进料道的共同一侧竖向设置有所述注射腔,所述主进料道通过注射腔与吸料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主进料道横向设置在灌注通道的上方,相比现有技术,都是将下端的药物向上抽取,再通过注射头注入到栓壳内,但是本装置,通过将主进料道设置在最上方,因此药物会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向下流动,在通过活塞的抽取后,能够非常容易的就进入到吸料腔内,具有抽取方便的优点。

A Chinese medicine filling pump bod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uppository fill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ling pump body, which includes a pump body, the pump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feeding channel and several filling channels, each filling channel includes a suction cavity and an injection cavity, the suction cavity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below the main feeding channel, and the common side of the suction cavity and the main feeding channel is vertically provided with the injection cavity, The main feed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cavity through the injection cavity. The main feed channel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perfusion channel.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medicine at the lower end is extracted upward, and then injected into the bolt shell through the injection head. However, the main feed channel of the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so the medicine will flow downward due to its own gravity After the piston is extracted, it can easily enter into the suction cavity, which has the advantage of convenient extr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灌装泵体
本技术涉及栓剂灌装设备
,特指一种中药灌装泵体。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治疗疾病时经常使用到的栓剂,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在体温下会迅速软化的一种外用型药物,在栓剂类药品生产企业,人们利用栓剂在不同温度情况下呈现不同状态的原理,将在一定温度下呈糊状液态的栓剂灌入到包装条内进行栓剂的包装。现有栓剂灌装装置由于存有结构问题,栓剂在灌装过程中会凝固堵塞栓剂灌装装置的问题进而导致灌装效率低下,尤其是在灌输中药时,由于粘稠度比较高,不易抽取,如本公司之前申请的一篇[中国技术]CN201820169722.3一种栓剂伺服灌装系,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上的栓剂注射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栓剂注射组件做上下直线往返运动的伺服驱动机构,伺服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丝杆,丝杆通过丝杆螺母与所述栓剂注射组件相连;所述机架的上方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连接组件将动力传递至所述丝杆上,并驱动其转动。该栓剂伺服灌注系统能有效提升栓剂的灌注效率以及灌注质量,使整体的工作更加稳定,因此有必要研发一款新型的栓剂灌装装置以解决栓剂灌装装置不易抽取药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灌装泵体,通过将主进料道设置在其他流道的上方,使用重力,辅助灌装,解决不易抽取药剂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药灌装泵体,包括泵体,泵体内开设有主进料道和若干灌注通道,每一条灌注通道均包括一吸料腔和一注射腔,所述吸料腔横向设置在主进料道的下方,所述吸料腔和主进料道的共同一侧竖向设置有所述注射腔,所述主进料道通过注射腔与吸料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吸料腔的右端开设有竖直流道,所述吸料腔通过竖直流道与吸料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注射腔内活动设置有注射杆,注射杆的下方安装有注射头,注射杆内开设有注射流道,所述竖直流道通过注射流道连通注射头,注射杆连接有第二动力源。优选地,所述注射杆的侧壁开设有竖直的进料流道,所述主进料道通过进料流道与吸料腔相通。优选地,所述注射杆的侧壁还开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竖直流道通过第一流道与所述注射流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吸料腔的下方设置有所述注射流道。优选地,所述主进料道的底端处设置有第二流道,所述主进料道通过第二流道与注射腔连通。优选地,所述吸料腔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头部设置有两个活塞胶垫,活塞杆的尾部连接有第一动力源。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将主进料道横向设置在灌注通道的上方,相比现有技术,都是首先将下端的药物向上抽取,再通过注射头注入到栓壳内,但是本装置,通过将主进料道设置在最上方,因此药物会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向下流动,在通过活塞的抽取后,能够非常容易的就进入到吸料腔内,具有抽取方便的优点,使用不同高度的流道设置以及多个竖直流道的连接,巧妙的使用重力的辅助作用,使得抽取药剂能够更加轻松,避免了由于药剂粘稠而造成抽取费力或者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泵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泵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抽取药剂时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注射药剂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泵体;2-主进料道;4-吸料腔;5-注射腔;6-竖直流道;7-注射杆;8-注射头;9-注射流道;11-进料流道;12-第一流道;13-第二流道;14-活塞杆;15-活塞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中药灌装泵体。如图1所示,在泵体1内开设有主进料道2,在泵体1中分别装设有用于抽取药剂的活塞杆14和用于注射药剂的注射杆7。具体看图2,为泵体1的结构,在泵体1内开设有横向的主进料道2和若干灌注通道,每一条灌注通道均包括一吸料腔4和一竖向设置的注射腔5,当药剂在竖向设置的注射腔5体内时,由于有重力的原因,能够更加方便的将药剂注入下方的栓壳内,使药剂更加容易进入栓壳内,所述吸料腔4横向设置在主进料道2的下方,吸料腔4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杆14,所述吸料腔4和主进料道2的共同一侧竖向设置有所述注射腔5,注射腔5内活动设置有注射杆7,当吸料时,药物也会由于自身重力的原因,会趋向于向下方流动,因此主进料道2内的药剂会更加容易的被抽取到下方的吸料腔4内,不会产生由于药剂粘稠,而导致不容易抽取的问题。结合图2和图3,通过在主进料道2的底端处设置第二流道13,当药剂进入主进料道2时,会由于重力,自动流入第二流道13中,所述主进料道2通过第二流道13与注射腔5连通,在吸料腔4的右端开设有竖直流道6,当药剂进入吸料腔4时,会由于重力,自动流入竖直流道6中,所述吸料腔4通过竖直流道6与注射腔5相连通,注射时,药剂进入竖直流道6时,同时有重力的辅助作用,能够使药剂更加快速顺畅的进入注射流道9中,使药剂的注射更加轻松省力。结合图3和图4,在注射杆7的侧壁开设有竖直的进料流道11,同样也是利用重力的原理,能够让主进料道2中的药剂更轻松的通过进料流道11进入吸料腔4内,在活塞杆14的头部设置有两个活塞胶垫15,能够增加密封性能,获得更好的抽取效果,活塞杆14的尾部连接有第一动力源,由第一动力源实现进退功能,从而抽取及注射主进料道2中的药剂,所述第一动力源使用气缸,本技术通过使用不同高度的流道设置以及多个竖直流道的连接,巧妙的使用重力的辅助作用,使得抽取药剂能够更加轻松,避免了由于药剂粘稠而造成抽取费力或者堵塞的问题。结合图3和图5,在注射杆7的侧壁还开设有第一流道12,所述竖直流道6通过第一流道12与所述注射流道9相连通,注射流道9设置在吸料腔4的下方,在注射时,由于注射流道9和吸料腔4两者具有高度差,吸料腔4内的药剂能够更加容易的进入到注射流道9内。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1抽取药剂:参考图4,首先将注射杆7移动到图中的上端位置,此时注射杆7上的进料流道11正好连通主进料道2和吸料腔4,然后将活塞杆14向左抽取,此时主进料道2内的药剂将会依次经过第二流道13、进料流道11进入吸料腔4内。2.注射药剂:参考图5,首先将注射杆7移动到图中的下端位置,此时主进料道2与吸料腔4不再导通,注射杆7上的第一流道12正好连通吸料腔4和注射流道9,然后将活塞杆14向右抽取,此时吸料腔4内的药剂将会依次经过竖直流道6、第一流道12,最后通过注射流道9注入到栓壳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灌装泵体,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泵体(1)内开设有主进料道(2)和若干灌注通道,每一条灌注通道均包括一吸料腔(4)和一注射腔(5),所述吸料腔(4)横向设置在主进料道(2)的下方,所述吸料腔(4)和主进料道(2)的共同一侧竖向设置有所述注射腔(5),所述主进料道(2)通过注射腔(5)与吸料腔(4)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灌装泵体,包括泵体(1),其特征在于,泵体(1)内开设有主进料道(2)和若干灌注通道,每一条灌注通道均包括一吸料腔(4)和一注射腔(5),所述吸料腔(4)横向设置在主进料道(2)的下方,所述吸料腔(4)和主进料道(2)的共同一侧竖向设置有所述注射腔(5),所述主进料道(2)通过注射腔(5)与吸料腔(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灌装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腔(4)的右端开设有竖直流道(6),所述吸料腔(4)通过竖直流道(6)与注射腔(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药灌装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腔(5)内活动设置有注射杆(7),注射杆(7)的下方安装有注射头(8),注射杆(7)内开设有注射流道(9),所述竖直流道(6)通过注射流道(9)连通注射头(8),注射杆(7)连接有第二动力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灌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明朱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缘迎包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