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文科专利>正文

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724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闸,此闸既可分路又可止退,属流体输送装置。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多采用拖式混凝土泵进行混凝土浇筑,现行的泵送管道都是采取一路泵送施工,这样在施工中管道拆、换需要停止混凝土的泵送,特别是在施工工作面比较宽的时候,拆管、移管再接管,更需要停止很长的时间。这样延长了整个混凝土浇筑时间,又耗费了拖式泵、搅拌车等待拆、接管时空转的能源。如采用分路止退闸,可同时在两条管路中交叉作业,避免拆管、移管、换管时停止混凝土的泵送,从而提高施工速度,提高效率,节约能源。有效地解决当前拖式泵在泵送施工中换、接管速度慢和大量浪费能源的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闸,此闸即可分路又可止退,属流体输送装置。二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多采用拖式混凝土泵进行混凝土浇筑,现行的泵送管道都是采取一路施工法,这样在施工中管道拆、换需要停止混凝土的泵送,特别是在施工工作面比较宽的时候,拆管、移管再接管,更需要停止很长的时间。这样延长了整个混凝土浇筑时间,又耗费了拖式泵、搅拌车等待拆、接管时空转的能源。如采用分路止退闸,可同时在两条管路中交叉作业,避免拆管、移管、换管时停止混凝土的泵送,从而提高施工速度,提高效率,节约能源。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有效的解决当前拖式泵在泵送过程中换、接管速度慢和大量浪费能源的问题,所采用的新技术如下该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闸,两端各设与闸体相连接的液压千斤顶一个,闸体分为闸座、闸盖、闸滑心。闸座上设有两个管道出口,闸盖设有一腰形槽,闸滑心上设有一个管道出口。闸滑心通过设在闸体两端的液压千斤顶的顶压,使闸滑心在闸座与闸盖的腰形槽中变换闸滑心与闸座两个管道出口位置,从而达到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效果。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管道出口(1)(5)(7);闸盖(2);闸滑心(3);闸座(4);液压千斤顶(6);螺栓(8);千斤顶挂脚(9);卡槽(10);限位腰形槽(11)。图2为图1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该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闸体两端设有挂液压千斤顶(6)的挂脚(9),通过千斤顶(6)挂在闸盖(2)与闸座(4)的挂脚(9)上,使用时千斤顶(6)推动闸滑心(3)与(3)相连接的管道出口(1)在闸座(4)和闸盖(2)限位腰形槽(11)中移动,闸滑心(3)管道出口(1)随着千斤顶(6)在闸座(4)闸盖(2)中往返运动,使其管道出口(1)与闸座(4)上的管道出口(5)、(7)交叉、错位而变换出口(1)与出口(5)、出口(1)与出口(7)的位置,而达到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闸,它是由闸座(4)、闸滑心(3)、闸盖(2)通过螺栓(8)相互连接组合后形成的整个闸体,其特征在于闸阀体上设有管道出口(1)(5)(7),并在管道出口(1)(5)(7)一端设有与混凝土输送泵管连接的卡槽(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闸,其特征在于闸座(4)闸盖(2)两端各设有与千斤顶(6)所连接的千斤顶挂脚(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闸,其特征在于闸盖(2)中间设有限制闸滑心(3)上管道出口(1)往返运动的限位腰形槽(11)。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闸,此闸既可分路又可止退,属流体输送装置。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多采用拖式混凝土泵进行混凝土浇筑,现行的泵送管道都是采取一路泵送施工,这样在施工中管道拆、换需要停止混凝土的泵送,特别是在施工工作面比较宽的时候,拆管、移管再接管,更需要停止很长的时间。这样延长了整个混凝土浇筑时间,又耗费了拖式泵、搅拌车等待拆、接管时空转的能源。如采用分路止退闸,可同时在两条管路中交叉作业,避免拆管、移管、换管时停止混凝土的泵送,从而提高施工速度,提高效率,节约能源。有效地解决当前拖式泵在泵送施工中换、接管速度慢和大量浪费能源的问题。文档编号F16K11/065GK2740855SQ200420069259公开日2005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郑文科, 郑昱 申请人:郑文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泵送管道分路止退闸,它是由闸座(4)、闸滑心(3)、闸盖(2)通过螺栓(8)相互连接组合后形成的整个闸体,其特征在于:闸阀体上设有管道出口(1)(5)(7),并在管道出口(1)(5)(7)一端设有与混凝土输送泵管连接的卡槽(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文科郑昱
申请(专利权)人:郑文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