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料装置及配料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641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及配料机。其中,下料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物料的料瓶组件和壳体组件,料瓶组件的底部具有出料管路,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上壳与料瓶组件连接,出料管路的一端与料瓶组件可拆卸连接,出料管路的另一端与上壳连接,并与上壳同步运动;下壳,上壳与下壳可转动地连接,以使壳体组件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下料装置无法快速更换泵管的问题。

Blanking device and batch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lanking device and a batching machine. The blanking device includes a charging bottle assembly and a shell assembly for holding materials. The bottom of the charging bottle assembly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ing pipeline. The shell assembly includes: the upper she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harging bottle assembly, one end of the discharging pipeline is detachable with the charging bottle assembly, the other end of the discharging pipe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hell and moves synchronously with the upper shell; the lower shell, the upper shell and the lower shell are rotatably connected, In order to switch the housing assembly between the open state and the closed state.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blanking device in the prior art can not quickly replace the pump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料装置及配料机
本技术涉及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料装置及配料机。
技术介绍
中式餐饮在烹饪过程中,会在不同烹饪阶段需要向菜品中添加不同的调味料,而菜品中普遍使用的液体调味料种类较多,例如生抽、蒸鱼豉油、卤水、鱼露、烧烤汁、白醋、陈醋、白酒、黄酒、料酒等等。调味品种类繁多,增加了烹饪工作繁重程度,因此有智能烹饪设备上设计了自动下料装置,但在烹饪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更换各种调味料瓶,且自动下料装置的下料泵管长期使用容易损坏和引起细菌滋生等问题,因此,就需要设计一种可快速更换泵管的下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装置及配料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料装置无法快速更换泵管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物料的料瓶组件和壳体组件,料瓶组件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路,壳体组件包括:上壳,上壳与料瓶组件连接,出料管路的一端与料瓶组件可拆卸连接,出料管路的另一端与上壳连接,并与上壳同步运动;下壳,上壳与下壳可转动地连接,以使壳体组件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进一步地,上壳的一端与下壳枢转连接,上壳的另一端与下壳能够分离或对接,以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进一步地,上壳的一端两侧具有扣柱,下壳具有扣位,扣柱伸入到扣位内并能在扣位内转动,以使上壳和下壳能够相对转动;或下壳的一端两侧具有扣柱,上壳具有扣位,扣柱伸入到扣位内并能在扣位内转动,以使上壳和下壳能够相对转动。进一步地,上壳的一端具有卡接位,下壳具有卡接件,卡接位与卡接件卡接配合。进一步地,壳体组件还包括操作钮,操作钮与卡接件连接,并带动卡接件退出卡接位。进一步地,壳体组件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上壳和下壳抵接,以为壳体组件提供切换至打开状态的复位力。进一步地,复位件为扭簧,扭簧套设在上壳与下壳的枢转轴处。进一步地,下壳具有避让出料管路的避让结构,出料管路穿过避让结构伸入下壳内。进一步地,上壳具有供出料管路穿过的过孔和与出料管路配合的卡扣结构,出料管路的一端穿过过孔,并可拆卸地设置在卡扣结构处。进一步地,料瓶组件包括:上盖;料瓶本体;下盖,下盖与上壳可拆卸地连接,上盖、料瓶本体和下盖共同形成容纳物料的容纳腔,下盖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出料接口,出料接口与出料管路可拆卸地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料机,包括上述的下料装置。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壳体组件设置成可转动的上壳和下壳,并且出料管路与上壳能够同步运动,当需要更换出料管路时,仅需要将上壳与下壳转动分开,使得壳体组件打开,此时出料管路会跟随上壳一同运动,然后即可将出料管路从上壳上拆取下来。上述设置方式极大方便可出料管路的更换,也就方便了调料瓶的更换,并且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下料装置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的下料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料瓶组件;11、上盖;12、料瓶本体;13、下盖;20、壳体组件;21、上壳;211、扣柱;212、卡接位;22、下壳;221、扣位;222、卡接件;23、操作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料装置无法快速更换泵管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及配料机。其中,配料机具有下述的下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下料装置,包括用于容纳物料的料瓶组件10和壳体组件20,料瓶组件10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路,壳体组件20包括上壳21和下壳22,上壳21与料瓶组件10连接,出料管路的一端与料瓶组件10可拆卸连接,出料管路的另一端与上壳21连接,并与上壳21同步运动;上壳21与下壳22可转动地连接,以使壳体组件2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本实施例通过将壳体组件20设置成可转动的上壳21和下壳22,并且出料管路与上壳21能够同步运动,当需要更换出料管路时,仅需要将上壳21与下壳22转动分开,使得壳体组件20打开,此时出料管路会跟随上壳21一同运动,然后即可将出料管路从上壳21上拆取下来。上述设置方式极大方便可出料管路的更换,也就方便了调料瓶的更换,并且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在本实施例中,上壳21的一端与下壳22枢转连接,上壳21的另一端与下壳22能够分离或对接,以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通过控制卡扣部分的打开和关闭,使得上壳21能够相对于下壳22转动,从而将壳体组件20打开,使得出料管路暴露出来以进行更换。具体地,上壳21的一端两侧具有扣柱211,下壳22具有扣位221,扣柱211伸入到扣位221内并能在扣位221内转动,以使上壳21和下壳22能够相对转动。上壳21远离扣位221的一端具有卡槽作为卡接位212,下壳22具有卡扣作为卡接件222,卡接位212与卡接件222卡接配合。从而使得上壳21与下壳22之间能够打开和关闭,也就实现了壳体组件20的开闭。上述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加工制造以及后续的组装检修方便,同时简化了下料装置的结构。当然,上述扣柱211和扣位221、卡接位212和卡接件222的卡接方式也可以换成其他的连接方式,其设置位置可也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换,例如在下壳22上设置有扣柱,在上壳21上设置有扣位亦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出料管路是穿过上壳21伸入到壳体组件20内的,并且当上壳21转动时,出料管路还会跟随上壳21转动,因而在下壳22上设置有避让结构,出料管路穿过避让结构伸入壳体组件20内,保证出料管路能够跟随上壳21顺利转出下壳22,避免下壳22与出料管路之间发生干涉。避让结构优选为滑槽,当然,避让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并且其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下壳22的具体结构而设置。可选地,壳体组件20还包括操作钮23,操作钮23与卡接件222连接,并能够控制卡接件222动作,以带动卡接件222退出卡接位212,使得壳体组件20不再保持在关闭状态。壳体组件20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与上壳21和下壳22抵接,以为壳体组件20提供切换至打开状态的复位力。复位件优选为扭簧,扭簧设置在上壳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瓶组件(10)和壳体组件(20),所述料瓶组件(10)用于容纳物料,所述料瓶组件(10)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路,所述壳体组件(20)包括:/n上壳(21),所述上壳(21)与所述料瓶组件(10)连接,所述出料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料瓶组件(10)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料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壳(21)连接,并与所述上壳(21)同步运动;/n下壳(22),所述上壳(21)与所述下壳(22)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壳体组件(2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瓶组件(10)和壳体组件(20),所述料瓶组件(10)用于容纳物料,所述料瓶组件(10)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路,所述壳体组件(20)包括:
上壳(21),所述上壳(21)与所述料瓶组件(10)连接,所述出料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料瓶组件(10)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料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壳(21)连接,并与所述上壳(21)同步运动;
下壳(22),所述上壳(21)与所述下壳(22)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壳体组件(2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1)的一端与所述下壳(22)枢转连接,所述上壳(21)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壳(22)能够分离或对接,以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21)的一端两侧具有扣柱(211),所述下壳(22)具有扣位(221),所述扣柱(211)伸入到所述扣位(221)内并能在所述扣位(221)内转动,以使所述上壳(21)和所述下壳(22)能够相对转动;或
所述下壳(22)的一端两侧具有扣柱,所述上壳(21)具有扣位,所述扣柱伸入到所述扣位内并能在所述扣位内转动,以使所述上壳(21)和所述下壳(22)能够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21)的一端具有卡接位(212),所述下壳(22)具有卡接件(222),所述卡接位(212)与所述卡接件(222)卡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郑林坤王政军张捷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智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