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内泄压阀的楔式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041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内泄压阀的楔式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闸板、阀杆、阀盖、支架、传动机构、密封件和安装件,主要是在阀杆下端部和闸板上分别制造相互配合的密封面,构成泄压阀装置,在阀门开启时,首先阀杆上提打开泄压阀,降低闸板进出口两侧之间的压差,然后提升闸板,具有开启力矩小,密封面的磨损少,密封性能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高压介质管道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门,特别是关于一种闸阀。
技术介绍
闸阀一般由阀体、阀座、闸板、阀杆、阀盖、支架、传动机构、密封件和安装件组成,属于多回转启闭阀门。在阀门开启过程中,由于闸板进出口侧压差较大,使阀门开启力矩很大,对密封面之间的磨损也较大,密封性能下降较快。因此,现有产品为了降低阀门开启力矩,一般在阀门进出口之间安装旁通阀,在主阀开启之前,先打开旁通阀,降低闸板两侧的压差,减小开启力矩和密封面之间的磨损,提高密封性能。但是,旁通阀装置使阀门结构复杂,成本提高,启闭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既具有开启力矩小、密封面之间的磨损少,又不增加产品成本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带内泄压阀的楔式闸阀。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座、闸板、阀杆、阀盖、支架、传动机构、密封件和安装件,主要是在阀杆下端部和闸板上分别制造相互配合的密封面,构成泄压阀装置,泄压阀的出口由泄压孔与阀门出口通道连通,泄压阀的进口由引压孔与阀门进口通道连通。在以上方案中,阀杆下端部制成正圆锥密封面与闸板上的圆孔密封面构成截止阀式密封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阀杆下端部和闸板之间组成泄压阀,在阀门开启时,首先阀杆上提打开泄压阀,使进口侧介质压力通过引压孔和泄压孔到出口侧,降低闸板进出口两侧之间的压差,然后提升闸板,降低闸板的开启力矩,减少密封面的磨损,提高阀门的密封性能,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闸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的带内泄压阀的楔式闸阀,由阀体1、阀座2、闸板4、阀杆7、阀盖8、支架9、传动机构10、密封件和安装件组成,在阀杆7下端部和闸板4上分别制造相互配合的密封面,构成泄压阀装置,泄压阀的出口由泄压孔5与阀门出口通道连通,泄压阀的进口由引压孔3与阀门进口通道连通。阀门开启时,阀杆7上提,其密封面与闸板4上的密封面脱离,进口通道介质通过引压孔3、泄压孔5到出口通道。引压孔3与泄压孔5通过闸板4上的环形通道相连通,如图2所示。在以上实施方案中,阀杆7下端部制成正圆锥密封面6与闸板4上的圆孔密封面构成截止阀式密封结构。阀杆7的正圆锥密封面6和闸板4上的圆孔密封面分别硬化处理。权利要求1.一种带内泄压阀的楔式闸阀,包括阀体(1)、阀座(2)、闸板(4)、阀杆(7)、阀盖(8)、支架(9)、传动机构(10)、密封件和安装件,其特征是在阀杆(7)下端部和闸板(4)上分别制造相互配合的密封面,构成泄压阀装置,泄压阀的出口由泄压孔(5)与阀门出口通道连通,泄压阀的进口由引压孔(3)与阀门进口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内泄压阀的楔式闸阀,其特征是阀杆(7)下端部制成正圆锥密封面(6)与闸板(4)上的圆孔密封面构成截止阀式密封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内泄压阀的楔式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闸板、阀杆、阀盖、支架、传动机构、密封件和安装件,主要是在阀杆下端部和闸板上分别制造相互配合的密封面,构成泄压阀装置,在阀门开启时,首先阀杆上提打开泄压阀,降低闸板进出口两侧之间的压差,然后提升闸板,具有开启力矩小,密封面的磨损少,密封性能好,且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高压介质管道使用。文档编号F16K39/00GK2890527SQ200520077929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刘 文 申请人:浙江宝龙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内泄压阀的楔式闸阀,包括阀体(1)、阀座(2)、闸板(4)、阀杆(7)、阀盖(8)、支架(9)、传动机构(10)、密封件和安装件,其特征是在阀杆(7)下端部和闸板(4)上分别制造相互配合的密封面,构成泄压阀装置,泄压阀的出口由泄压孔(5)与阀门出口通道连通,泄压阀的进口由引压孔(3)与阀门进口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龙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