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瑞和专利>正文

一种喷浆机之分叉式双头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99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浆机之分叉式双头龙,主要包括一呈Y形一体连通的一入浆管与二出浆管,入浆管截面积大于二出浆管截面积之和,入浆管藉一联结器与至喷浆头的管路连通,二出浆管分别各藉一联结器与至喷浆头的软管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一台喷浆机供二个喷头作业,由于出浆管内径减小,使喷浆头软管的重量降低,便于一人操作,同时软管内径减小使浆液流速增加,减少了浆液滴落,从而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提高资源利用率。(*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机具的附属零组件,尤指一种喷浆机与喷浆头的连结件。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在结构完成后,需对混凝土墙、柱、楼层地面等进行喷浆作业,使其表面均匀分布一层水泥砂浆,以利于日后的表面装饰(如贴砖或油漆等)。目前一般喷浆作业系将混凝土浆液通过喷浆机压入内径为38mm的输送铁管内,再送至欲行喷浆施工处,输送铁管末端接上一至两根长度10m、内径约为38mm的输送软管,软管末端接设喷浆头,利用压缩空气,使喷浆头喷出发散状浆液。在实际施工时,由于软管过长,使得管内容积过大,管内充满浆液时相当沉重,因此在喷浆作业时常需一人操纵喷浆头,另一人协助移动软管,这样不仅耗费人力,而且遇较高建筑时,往往要在操作架上作业,而操作架空间狭小,不但移动软管不便,而且操作过重的软管稍有不慎即可能发生坠落的危险;若缩短软管长度或减小软管管径,虽可降低重量,但软管长度缩短,限制了喷浆头移动的范围,而减小软管内径则使得单位时间的浆液喷出量较少,增加了作业工时,均不可取,因此长期以来,这种状况一直未有所改进;再则混凝土浆液相当黏滞,在通常使用压力下,当浆液自大管径喷出时,由于流速过低,常自喷出口处滴落满地,需再以一人定时铲除,不但耗用人力,且浪费混凝土浆液。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浆机之分叉式双头龙,藉其首创的分叉式结构,可使一台喷浆机将混凝土浆液输送至两个喷浆头作业,由于减小软管管径,同时降低了软管内的混凝土浆液的重量,减少移动软管的劳力,方便了喷浆作业。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分叉式结构,减小软管管径,提高混凝浆液的流速,减少混凝土浆液滴落,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技术的一种喷浆机之分叉式双头龙,主要包括入浆管、出浆管、联结器,所述入浆管藉一所述联结器与一连通至喷浆机的管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浆管与二个出浆管一体连通,该二出浆管分别各藉一所述联结器与连通至喷浆头的软管相连通;所述二出浆管间成小于180°的夹角,所述入浆管位于二出浆管轴线延伸线之间,三者呈Y形配置;且所述入浆管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二出浆管截面积之和。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于后图1系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系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使用示意图。图1所示,为本技术喷浆机之分叉式双头龙一较佳实施例,主要包括一入浆管10、二个出浆管20及三个联结器30,其中,入浆管10为一内径38mm之管体,出浆管20系内径为20mm之管体,入浆管10一端与二出浆管20末端一体连通,另一端藉一联结器30与一连接喷浆机之管线50连通,混凝土浆液通过入浆管10进入二出浆管20;二出浆管20轴向以小于180°角相交,入浆管10位于二出浆管20轴线延伸线之间,使混凝土浆液自入浆管10分流进入出浆管20时,不致产生滞流甚至逆流现象;二出浆管20另一端分别各藉一联结器30与连通至喷浆头的软管40连通;入、出浆管10、20分别于管外周缘处,径向环凹形成一第一搭槽22,并于该入、出浆管10、20餐末端与该第一搭槽22间,紧邻该第一搭槽22外侧处,环凸一第一止挡环24,该第一止挡环24与入,出浆管10、20末端间留有适当距离;联结器30主要包含一中介管32、一防漏套环34及一锁定环架36,其中,中介管32系内径为20mm之管体,近一端管外壁周缘处,径向环凹形成一第二搭槽324,并于此末端与该第二搭槽324间,紧邻该第二搭槽324外侧,环凹一第二止挡环326,第二止挡环326与中介管32未端间亦留有适当距离,其近另一端外壁周缘处,间断等距形成数个呈锥状的止滑环322;所述防漏套环34为具柔韧弹性材质(如橡胶)制成具一定厚度的环状体,其内缘两侧分别向内凸伸形成一环状止挡舌342,该止挡舌342外侧面向该防漏套环34内部方向倾斜,使该防漏套环34两侧分别轴套跨于中介管32、入、出浆管10、20,介于第一、二止挡环24、326间,且所述止挡舌342的最小内径略小于相套的中介管32与入、出浆管10、20外径,使能紧密联结中介管32与入、出浆管10、20,防止浆液外曳;所述锁定环架36主要由二个半环37、38相对枢接而成,该二半环37、38于环内壁中央部分,分别径向环凸形成一容置槽372,环内壁两侧分别径向环凸形成一搭靠部374,使该锁定环环架36跨接于中介管32与入、出浆管10、20之间,并容包防漏套环34于容置槽372内,其两端的搭靠部374分别嵌于第一、二搭槽22、326内,利用该搭靠部374与第一、二止挡环24、324相抵,可避免中介管32与入、出浆管10、20脱开。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使用时,将与入浆管10相接之中介管32与连接喷浆机之管线50相套,并利用该止滑环322顶抵于该管线50内壁(一般管径为38mm),以防止连结松脱,出浆管20亦分别以相同方式连通与喷浆头60相通之软管40(该软管40内径以20mm为佳),当各部分连接完成后,即可自喷浆机输送混凝土浆液依序通过管线50、联结器30、入浆管10、出浆管20、另一联结器30、软管40至该喷浆头60喷出,进行喷浆作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混凝土浆液黏滞性较大,与管路内壁间的摩擦,易造成流速降低,而利用两个出浆管20的截面积之和小于入浆管10的截面积,使浆液自入浆管10分流进入出浆管20时,流速提高,从而使混凝土浆液自喷浆头60喷出时,仍具有相当的流速,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浆液滴落,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减少清除滴落浆液的工作量;再者,由于分流后之软管内径较小,使其容积减少,重量降低,仅需一人操控喷浆头60即可进行喷浆作业,而不需再以一人配合移动软管;同时,运用本技术还可使得一部喷浆机组同时供应至两个喷浆头作业,对于相同喷浆面积而言,可降低喷浆作业所需时间,提高了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喷浆机之分叉式双头龙,主要包括入浆管、出浆管、联结器,所述入浆管藉一所述联结器与一连通至喷浆机的管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浆管与二个出浆管一体连通,该二出浆管分别各藉一所述联结器与连通至喷浆头的软管相连通;所述二出浆管间成小于180°的夹角,所述入浆管位于二出浆管轴线延伸线之间,三者呈Y形配置;且所述入浆管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二出浆管截面积之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浆机之分叉式双头龙,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浆管与出浆管于管外周缘处,环凹形成一第一搭槽,并于紧邻该第一搭槽外侧处,环凸一第一止挡环;所述联结器主要包括一中介管、一防漏套环及一锁定环架,其中,所述中介管于一端外壁周缘处,环凹形成一第二搭槽,紧邻该第二搭槽外侧,环凸一第二止档环;所述防漏套环为一具有弹性的环状体,其内缘两侧向内凸伸,分别形成一环状止挡舌;所锁定环架主要由二个半环相对枢接而成,该二半环于内壁中央部分,环凹形成一容置槽,内壁两侧分别环凸形成一搭靠部;所述锁定环架跨接于所述中介管与入浆管或出浆管之间,并容包所述防漏套环于容置槽内,所述搭靠部分别嵌于所述第一、二搭槽内,与所述第一、二止挡环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浆机之分叉式双头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介管于另一端外壁周缘处,间断形成数个呈锥形的止滑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浆机之分叉式双头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套环的止挡舌外侧面向该防漏套环内部方向倾斜,且其最小内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浆机之分叉式双头龙,主要包括入浆管、出浆管、联结器,所述入浆管藉一所述联结器与一连通至喷浆机的管路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浆管与二个出浆管一体连通,该二出浆管分别各藉一所述联结器与连通至喷浆头的软管相连通;所述二出浆管间成小于180°的夹角,所述入浆管位于二出浆管轴线延伸线之间,三者呈Y形配置;且所述入浆管的截面积大于所述二出浆管截面积之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和
申请(专利权)人:张瑞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