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控缓冲止回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404 阅读:3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控缓冲止回蝶阀,是属于给水系统用的一种液控缓冲止回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是流阻数小,液压系统密封性可靠,内泄漏量低,振动小,工作平稳,使用寿命长,能量消耗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取代原来的止回阀和闸阀,在液压系统中还采用了锥面密封截止阀,代替了两位两通滑阀,有效的控制了液压回路中的内泄漏量,并采用了杠杆加力控制先导锥阀,使密封更可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是供给水泵站、水库、大坝等单位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用.(*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适用于给水系统的一种液控缓冲止回蝶阀。现有给水泵站一般是采用配套止回阀和闸阀来阻止水的倒流,使它正常运行,问题是流阻系数过大,其数值一般在2~3之间,造成液体流经阀门时能量损失大,同时还因止回阀关阀速度快而产生水击现象,使阀体、阀瓣及网络易受水击而损坏。近年来研制出的液控缓冲止回蝶阀在性能方面虽然有所改进,但仍存在一定问题1、流阻系数仍然偏大。2、液压系统密封性能不可靠,特别是内泄漏致使重锤下降周期过短,影响给水泵站正常运行。3、蝶阀全开时,蝶门振动很大,工作不平稳、机件容易损坏,且能量消耗大。本技术的目的是制造一种比现有液控缓冲止回蝶阀流阻系数更小,液压系统密封性能更可靠,降低内泄漏量,消除蝶阀全开时的振动,运行平稳、寿命长和能耗少的一种液控缓冲止回蝶阀,它可以取代原来的止回阀和闸阀,并减少流阻损失和消除水击现象。本技术是由阀体〔1〕、蝶板〔2〕、重锤〔3〕、液压系统〔4〕和配电箱〔5〕所组成。阀体〔1〕是该阀的主体,两端由法兰联接在给水网中,阀上的其它零件通过两根半轴与阀体〔1〕相联接,它通过两根半轴还与蝶板一〔2〕相联接。蝶板〔2〕是呈薄型双偏心。双曲面型或桁架型,这种形状不仅可以起到阻断和联通给水网的作用,而且可以消除蝶阀全开时的有害振动,还可有效的降低流阻系数。重锤〔3〕通过支臂与阀体〔1〕的一根半轴相联接,在阀门全开时重锤在举起位置,重锤主要起储存能量的作用;当关闭阀门时,重锤的势能将转为关阀主动力矩。液压系统〔4〕固定在阀体〔1〕上,在其内部用锥面密封截止阀代替了原来的两位。两通滑阀,有效的降低了内泄漏量,并采用了杠杆一〔9〕加力控制先导锥阀〔8〕进行传动,使密封更可靠。配电箱〔5〕主要是安装了供、开、关蝶阀的程序电路和一些电器、元件,当开启蝶阀时,配电箱供电,则液压油泵向油缸供油,电磁阀推杆向下,使阀座密封,而压力油作用于主阀芯向下运动进行工作。当关闭蝶阀时,则电磁阀断电而停止工作。本技术的优点是密封可靠,有效的阻止了液压系统的内泄漏,因此蝶板振动减少,工作平稳,消耗能量少,使用寿命大大提高,特别是本技术可与给水泵联动,能防止水击事故发生,确保给水站安全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液控缓冲止回蝶阀示意图。 图中〔1〕阀体;〔2〕蝶板;〔3〕重锤;〔4〕液压系统;〔5〕配电箱。 图2为蝶板〔2〕的具体形状,呈薄形双偏心,双曲面的示意图。 图3为蝶板〔2〕的另一种具体形状,也是双偏心并呈桁架的示意图。 在图2和图3中,Z为轴向偏心,J为径向偏心。 图4为液压系统〔4〕中的关键件,锥面密封截止阀的示意图。 在图4中,〔6〕为主阀芯;〔7〕为先导阀座;〔8〕为先导锥阀;〔9〕杠杆;〔10〕为电磁阀推杆。 在开阀时,由液压泵供压力油给液压油缸,使油缸伸长,推动半轴转动,起动开关。由于采用了杠杆〔9〕加力控制先导锥阀〔8〕使密封更可靠。 本技术的最佳性能的尺寸范围,是蝶阀的通径在400至2000毫米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控缓冲止回蝶阀,包括阀体、蝶板、重锤、液压系统和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蝶板〔2〕是采用薄形双偏心、双曲面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控缓冲止回蝶阀,包括阀体、蝶板、重锤、液压系统和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蝶板[2]是采用薄形双偏心、双曲面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液控缓冲止回蝶阀,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继礼李正常敖刃涛程少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常德七一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