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泵站供水系统中的启闭设备,具体是一种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包括液压缸和球阀;其中:所述阀杆的轴线与活塞杆的轴线相互垂直,活塞杆的端部通过曲柄与阀杆的顶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左右两腔分别通过水管与电磁换向阀连通,该电磁换向阀通过又一水管与球阀的进水腔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通断由中控室中的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控制;所述活塞上固定有穿出缸盖的指示杆,该指示杆的端部固定有永磁体磁钢,在缸盖外固定有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电子传感器,该电子传感器将信号反馈给中控室中的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所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减小了体积、能够缓开缓闭、中控室可视操控和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栗站供水系统中的启闭设备,尤其是一种减小体积、能够缓开缓闭、中控室可视操控和提高安全可靠性的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
技术介绍
在栗站供水和管网系统、污水工程、石油化工管道中的启闭设备,广泛采用水栗、止回阀、电动阀,在关闭栗站或突然停电时,栗站为快速关闭,在贮水压力下会产生水锤,水锤将对设备或管网造成损坏,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和爆管事故发生,由于使用部件较多,且采用止回阀带来高电耗。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液动球阀,它由阀体、球体、阀杆、上盖、支座、传动装置等组成,尽管通过传动装置能控制阀门开闭,但是它没有缓开、缓闭功能,达不到消除开栗和停栗水锤的作用;同时,该阀无工作工况状态显示【即中控室无法看到阀的实际状态】。因此、中控室无法准确判断该阀的真实工作状态,有可能导致误操作造成事故。本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的中国专利号201320749623X公布的技术方案存在体积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小体积、能够缓开缓闭、中控室可视操控和提高安全可靠性的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包括液压缸和球阀,所述液压缸又包括缸体,缸体的两端分别由缸座和缸盖封闭,位于缸体内腔中的活塞将缸体的内腔分为左右两腔,与活塞一体的活塞杆穿出缸座;所述球阀又包括阀体,位于球阀的阀腔中的截球体,与截球体一体的阀杆穿出球阀的阀盖,所述阀杆与阀盖之间设置有轴承;所述阀盖通过支座与缸座连接为一体;其中:所述阀杆的轴线与活塞杆的轴线相互垂直,活塞杆的端部通过曲柄与阀杆的顶部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左右两腔分别通过水管与电磁换向阀连通,该电磁换向阀通过又一水管与球阀的进水腔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的通断由中控室中的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控制; 所述活塞上固定有穿出缸盖的指示杆,该指示杆的端部固定有永磁体磁钢,在缸盖外固定有支架,在支架上与指示杆端部终点对应的A、B两位置处设置有电子传感器,该电子传感器将信号反馈给中控室中的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在液压缸的左腔位置处的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本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减小了体积、能够缓开缓闭、中控室可视操控和提高了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液压缸;101、缸体;102、缸座;103、缸盖;104、活塞;105、活塞杆;2、球阀;201、阀体;202、截球体;203、阀杆;204、阀盖;205、轴承;3、支座;4、曲柄;5、电磁换向阀;6、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7、指示杆;8、支架;9、电子传感器;10、流量控制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图中的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包括液压缸1和球阀2,所述液压缸1又包括缸体101,缸体101的两端分别由缸座102和缸盖103封闭,位于缸体101内腔中的活塞104将缸体101的内腔分为左右两腔,与活塞104—体的活塞杆105穿出缸座 102 ;所述球阀2又包括阀体201,位于球阀2的阀腔中的截球体202,与截球体202 —体的阀杆203穿出球阀2的阀盖204,所述阀杆203与阀盖204之间设置有轴承205 ;所述阀盖204通过支座3与缸座102连接为一体;其中:所述阀杆203的轴线与活塞杆105的轴线相互垂直,活塞杆105的端部通过曲柄4与阀杆203的顶部连接;所述液压缸1的左右两腔分别通过水管与电磁换向阀5连通,该电磁换向阀5通过又一水管与球阀2的进水腔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5的通断由中控室中的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控制;所述活塞104上固定有穿出缸盖103的指示杆7,该指示杆7的端部固定有永磁体磁钢,在缸盖103外固定有支架8,在支架8上与指示杆7端部终点对应的A、B两位置处设置有电子传感器9,该电子传感器9将信号反馈给中控室中的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 ;在液压缸1的左腔位置处的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0。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流量控制阀10采用针形调速阀。上述结构中,所述液压缸1和球阀2、流量控制阀10以及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和电子传感器9均采用市场销售产品。所述电磁换向阀5和电子传感器9均采用电缆与中控室的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导通。参见附图1,上述的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关阀时,操纵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上的关阀微动开关给电磁换向阀5断电,驱动介质被输入至液压缸1的右腔,推动活塞104向左移动,由于指示杆7与活塞104紧固连接,指示杆7也随之向左移动,安装在指示杆1端部的永磁体磁钢也随之向左移动,永磁体磁钢与支架8上B点处的电子传感器9发生位移,磁感应作用被消除,电子传感器9将这个直流24V反馈信号通过电缆线迅即传输给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上的全开阀信号灯息灭,同时运行信号灯亮,此时该活塞104继续向左移动,当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关闭到位时,设在指示杆7端部的永磁体磁钢与支架上A点处的电子传感器9产生磁感应作用,电子传感器9将这个直流24V反馈信号通过电缆信号线又迅即传输给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上的全关阀信号灯亮,同时运行信号灯息灭,表示该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处于关闭状态;开阀时,操纵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上的开阀微动开关给电磁换向阀5送电,驱动介质被输入至液压缸1的左腔,推动活塞104向右移动,当指示杆7向右移动与设在支架A点处的电子传感器9发生位移,磁感应作用被消除,电子传感器9将这个信号通过电缆信号线又迅即传输给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上的全关阀信号灯息灭,同时运行信号灯亮,此时该活塞104继续向右移动,当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开启到位时,设在指示杆7端部的永磁体磁钢与设在支架上B点处的电子传感器9产生磁感应作用,电子传感器9将这个信号通过电缆信号线又迅即传输给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上的全开阀信号灯亮,同时运行信号灯息灭,表示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处于全开启状态,从而起到准确监控该阀实际工作状态的作用,有效保证了自来水厂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安全,能帮助控制室操作人员真实、准确掌握该阀门的工作状态。改变了旋塞阀无缓开、缓闭功能、无工作工况状态显示状况,中控室可实时监控到旋塞阀的工作工况状态,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在整个过程中,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的启闭是球阀2的启闭,球阀2的截球体202通过阀杆203的移动实现,阔杆203由曲柄4市动转动,曲柄4由活塞杆105市动。显然,上述所有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所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畴。综上所述,由于上述结构简单、减小了体积、能够缓开缓闭、中控室可视操控和提高了安全可靠性。【主权项】1.一种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包括液压缸(1)和球阀(2),所述液压缸(1)又包括缸体(101),缸体(101)的两端分别由缸座(102)和缸盖(103)封闭,位于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液动多功能球式缓闭旋塞阀,包括液压缸(1)和球阀(2),所述液压缸(1)又包括缸体(101),缸体(101)的两端分别由缸座(102)和缸盖(103)封闭,位于缸体(101)内腔中的活塞(104)将缸体(101)的内腔分为左右两腔,与活塞(104)一体的活塞杆(105)穿出缸座(102);所述球阀(2)又包括阀体(201),位于球阀(2)的阀腔中的截球体(202),与截球体(202)一体的阀杆(203)穿出球阀(2)的阀盖(204),所述阀杆(203)与阀盖(204)之间设置有轴承(205);所述阀盖(204)通过支座(3)与缸座(102)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203)的轴线与活塞杆(105)的轴线相互垂直,活塞杆(105)的端部通过曲柄(4)与阀杆(203)的顶部连接;所述液压缸(1)的左右两腔分别通过水管与电磁换向阀(5)连通,该电磁换向阀(5)通过又一水管与球阀(2)的进水腔连通,所述电磁换向阀(5)的通断由中控室中的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控制;所述活塞(104)上固定有穿出缸盖(103)的指示杆(7),该指示杆(7)的端部固定有永磁体磁钢,在缸盖(103)外固定有支架(8),在支架(8)上与指示杆(7)端部终点对应的A、B两位置处设置有电子传感器(9),该电子传感器(9)将信号反馈给中控室中的稳压电源控制显示器(6);在液压缸(1)的左腔位置处的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冉启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