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浇筑耐火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750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筑耐火母线槽,包括铜排,所述铜排灌封在绝缘体内,且两端伸出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位于铜排的两端设置有包覆部,所述包覆部的包覆厚度沿铜排的端部方向逐渐变薄,所述铜排的两端伸出包覆部并形成接电部。本浇筑耐火母线槽在外漏的铜排头上设置有包覆部,包覆部与绝缘体成型相连接,同时包覆部的根部包覆厚度大于接电部的厚度,整个接电部的强度可以保证,同时直接增加了不同相铜排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包覆部是连接在绝缘体的两端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保证铜排与绝缘体的结合性和密封性,防止外界水分进入到绝缘体内。

A kind of pouring fire-resistant bus duc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uring fire-resistant bus duct, which comprises a copper bar, the copper bar is filled and sealed in the insulation body, and the two ends extend out of the insulator, the insulator is located at the two ends of the copper bar and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ing part, the covering thickness of the covering part gradually thins along the end direction of the copper bar, the two ends of the copper bar extend out of the covering part and form a power connection part. The pouring fire-resistant bus duct is provided with a covering part on the leaking copper bar head, and the cover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sulator mol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root covering thickness of the covering part is larg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power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whole power connection part can be guaranteed, and the creepage distance between different phase copper bars is directly increased, so as to improv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As the cladding part is connected at both ends of the insulator, to a certain extent, it can ensure the combination and sealing of the copper bar and the insulator, and prevent the external moisture from entering the ins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筑耐火母线槽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
,尤其涉及一种耐火母线槽。
技术介绍
目前母线槽目前市场上的母线槽产品多为金属铠装式,防护等级达不到IP68,而浇筑母线槽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包覆铜排,相比金属铠装的组装方式,绝缘性更好,容易一次成型。但是也容易因为浇筑时的工艺手法问题,直接影响环氧树脂的浇筑质量,进而影响成品母线槽的绝缘性。而浇筑母线槽的质量问题一般容易出现在外露的铜排头部,外露的铜排头由于没有环氧树脂的绝缘保护,大多依靠空气进行绝缘,一些企业可能会在外露的铜排头外包覆一层绝缘膜,但是这样结构在遇到大电流的时候十分容易电离不同铜排件的空气,使得不同铜排连通短路,甚至击穿绝缘膜。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浇筑完成后的母线槽铜排之间的爬电距离太短,因此如何解决浇筑母线槽的这个问题是目前母线槽行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好,爬电距离长的浇筑耐火母线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浇筑耐火母线槽,包括铜排,所述铜排灌封在绝缘体内,且两端伸出绝缘体,所述绝缘体位于铜排的两端设置有包覆部,所述包覆部的包覆厚度沿铜排的端部方向逐渐变薄,所述铜排的两端伸出包覆部并形成接电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铜排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铜排上对应的包覆部根部在位于绝缘体端部外粘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铜排并排间隙设置,所有铜排上的包覆部呈锯齿状分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有包覆部的根部位于绝缘体端部外的区域均粘连并形成一体的连接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台与绝缘体端部圆滑过渡并形成一体。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铜排位于绝缘体内包覆有绝缘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体由环氧树脂浇筑成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体的两端内设置有绝缘夹,所述绝缘夹设置有用于安装铜排的卡口,所有卡口呈梳状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夹由环氧树脂一体浇筑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浇筑耐火母线槽在外漏的铜排头上设置有包覆部,包覆部与绝缘体成型相连接,同时包覆部的根部包覆厚度大于接电部的厚度,整个接电部的强度可以保证,同时直接增加了不同相铜排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包覆部是连接在绝缘体的两端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保证铜排与绝缘体的结合性和密封性,防止外界水分进入到绝缘体内。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的一种浇筑耐火母线槽,包括铜排1,所述铜排1灌封在绝缘体2内,且两端伸出绝缘体2,所述绝缘体2位于铜排1的两端设置有包覆部3,所述包覆部3的包覆厚度沿铜排1的端部方向逐渐变薄,所述铜排1的两端伸出包覆部3并形成接电部11。包覆部3的包覆厚度变化,可以相应地提高了整个外露铜排1的机械强度,避免在搬运存储过程中外露部分弯折情况的出现,同时使得相邻铜排1之间的爬电距离增加。其中在本申请中,所述铜排1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铜排1上对应的包覆部3根部在位于绝缘体2端部外粘连,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包覆部3能很好封堵绝缘体2与铜排1外露部分的连接处,提高了防护性,避免外界水分进入。参见图3,在本申请中的第二实施例中,所述铜排1并排间隙设置,所有铜排1上的包覆部3呈锯齿状分布,锯齿状整体上更加美观,同时便于后续的安装工作。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安全性,所有包覆部3的根部位于绝缘体2端部外的区域均粘连并形成一体的连接台31。所述连接台31与绝缘体2端部圆滑过渡并形成一体,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整个绝缘体2的端部密封性更好,同时可以避免整个母线槽在铜排1外露部分与绝缘体2部分强度变化过大。参见图4,在上述的所有实施例中,本申请中为了提高整个的绝缘性,所述铜排1位于绝缘体2内包覆有绝缘膜。而且,所述绝缘体2由环氧树脂浇筑成型,避免出现接痕;所述绝缘体2的两端内设置有绝缘夹4,所述绝缘夹4设置有用于安装铜排1的卡口,所有卡口呈梳状设置。绝缘夹4的设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固定不同铜排1之间的尺寸,提高了整个铜排在浇筑过程中应该保持的间距,保证防护性;所述绝缘夹4由环氧树脂一体浇筑成型。本浇筑耐火母线槽在外漏的铜排1头上设置有包覆部3,包覆部3与绝缘体2成型相连接,同时包覆部3的根部包覆厚度大于接电部11的厚度,整个接电部11的强度可以保证,同时直接增加了不同相铜排1之间的爬电距离,提高了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包覆部3是连接在绝缘体2的两端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保证铜排1与绝缘体2的结合性和密封性,防止外界水分进入到绝缘体2内。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筑耐火母线槽,包括铜排(1),所述铜排(1)灌封在绝缘体(2)内,且两端伸出绝缘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2)位于铜排(1)的两端设置有包覆部(3),所述包覆部(3)的包覆厚度沿铜排(1)的端部方向逐渐变薄,所述铜排(1)的两端伸出包覆部(3)并形成接电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耐火母线槽,包括铜排(1),所述铜排(1)灌封在绝缘体(2)内,且两端伸出绝缘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2)位于铜排(1)的两端设置有包覆部(3),所述包覆部(3)的包覆厚度沿铜排(1)的端部方向逐渐变薄,所述铜排(1)的两端伸出包覆部(3)并形成接电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耐火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1)设置有至少两组,每组铜排(1)上对应的包覆部(3)根部在位于绝缘体(2)端部外粘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浇筑耐火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1)并排间隙设置,所有铜排(1)上的包覆部(3)呈锯齿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浇筑耐火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有包覆部(3)的根部位于绝缘体(2)端部外的区域均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斌杰邓川鄂赵群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顺鑫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